阆中清真寺寄怀
我放心你带套猛 发表于:2020-4-25 09:51: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7
一幅清康熙8年的镏金“清真寺”匾额,将我迎进了位于阆中古城礼拜寺(蟠龙)街南段的“清真寺”长方型古院落。头戴白色回族特色礼帽的清真寺管理员,和蔼可亲地打开寺正门,表达着欢迎游客参观了解清真寺的热情。近距离地以敬畏之情,拜访了这座寻常很少留步的阆中回族民众心中的圣殿。



一进院里,芬芳的桂花扑鼻而来,沁人心扉。院前的花园里,石榴花、果同树,红红火火,兰色的三角梅怒放一隅,3个葫芦形的柚子挂坠树上,格外显眼。更有少见的无花果,清涩地傲首顶叶丛中,给人一阵惊喜!高大的黄桷兰树,繁花盛开,香飘一片天地,树杆部生出的一枝嫩芽,嫩黄叶丛中的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繁花朵朵,清香醉人。真是秋色满院,花果争艳,给人第一完美印象就是“重视清洁讲究卫生”的清真风格。



儿时在民族小学就学的记忆中,教室窗户就可以看见清真寺全貌。寺院大殿座西向东,寺里人们的活动清晰可见。常见头戴白色礼帽的阿訇双手捂耳念叨有词率众礼拜,给人以厚重的神秘感!有年夏季一天上午,突然刮起的阵风将寺里一棵古树吹倒,树上鸟窝里的鸦雀摔在雨地上或死或伤,发出凄惨的叫声;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大殿经过维修,气宇轩昂庄严肃穆。远望殿内,素洁空旷,阿訇面壁而立,清心祈祷。



以前听回民同学说过,世界上3大宗教,与其它2大宗教不同的是,惟独回(伊斯兰)教是“信仰纯清无染,独一无偶。信真主是无形象、无方位、无所在、无所不在”的没有偶像雕塑的宗教。先圣真主安拉(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就在回民心中,人们顶礼膜拜,无声祈祷,虔诚无限。而其它宗教,则有耶稣、释迦牟尼为偶像雕塑,供信众崇拜。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则有张(道陵)天师为偶像了。阆中古城里有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净圣庵、长青寺等宗教设施,信众们和谐相处,互相尊重,成为古城民族团结的佳话。



南侧紧挨的民族小学,教学搂上的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昔日的平房校舍已成楼房建筑,1923年由清真寺创建的清真小学,解放后更名为民族小学,成为阆中古城区久负胜名的名校。当年与弟弟在母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模范队员刘文学”等情景仍记忆犹新。那些老师那些同学那些读书写字作文唱歌跳舞打麻雀捉蝉虫参加集体劳动等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无限感慨……人生短暂,一不留神进入花甲之年。孙子辈的校友们现在比起我们那时,在信息量翻天覆地增长的前提下,书包沉重了,家庭作业增多了,学习压力大多了,校服统一了,安全系数可靠了,文娱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稀有了,补课培训常态了,零食消费增加了……总之,是有得有失。或许,校友们还没有当年的我们自由快乐!



阆中古城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669年(康熙8年),仿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设计,于1672年建成使用至今,历经344年风雨。寺门3通,庭院宽敞花木繁茂四季飘香。大殿面积620平方米,设格扇殿门5通,立柱排列,明5暗3,悬空支柱,俗称“二郎抬山”。寺内曾先后聘任经学渊博德高望重的中、外(法国、阿富汗)学者担任阿訇,造福一方平安。清真寺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命名为“全国100座驰名清真寺”之一,2002年被省政府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慕名参观礼拜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攻占阆中古城后,曾设回民自治区苏维埃于清真寺内,成为川陕苏区唯一的回民基层苏维埃红色政权。回民中的共产党员马光明、回民青年马文友、蒲杰泉、蒲文训等,在红军代表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起30余人的“回民游击队”,配合红军战斗。为了进一步壮大回民武装力量,又同博树垭的回民武装实行合并,统一整编为“阆中回民游击队独立营”,全营约80人,马光明任营长。在创建和保卫新苏区的战斗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部分游击队员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游击队员高冬娃,在强渡嘉陵江的战斗中,被敌机炸伤臀部而光荣牺牲,年仅10余岁。



革命烈士马文玉(马加林、周志平、王建平),1909年出身于古城一回族贫民家庭,1929年冬秘密加入中共保宁联立中学地下组织,1930年在古城建立起首个店员工会,展开了工运活动。他于街道、店员、回民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马骈臻、马文远、马长玉、蒲子重、母万春、马光明、马淑芳(又名马中键)、马茂云等先后入党,并在街道建立起党的支部;1933年9月,在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社会贤达郎家拐马家大院回族马云宵先生的配合下,马文玉亲自护送去红四方面军传达中央指示的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的廖承志(何柳华)、中央交通员杨德安(王志奇)、罗世文(四川省委书记)3人,机智勇敢地圆满完成护送任务;1933年在重庆工作期间被党组织派出国读书,1937年回国后被分配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工作,1938年夏天,被调任重庆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1940年,奉调赴八路军120师,先后任少校参谋和山西晋北军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7月,在河北邢台地区与日寇的反扫荡战斗中,不幸以身报国,时年34岁。



中共四川省委在筹建重庆、遂宁两个地下交通大站时,阆南中心县委还推荐了一批有白区工作经验、对党忠诚的回民党员去两地担任交通员任务。1934年,遂宁交通站遭破坏,交通站负责人马长玉被敌抓捕。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组织和同志,壮烈牺牲,年仅20岁;回民爱国青年马堡真,参加八路军后,为开展皖东敌后根据地,在与日寇进行残酷的肉搏战中,将满腔热血抛洒在安徽楠木镇。阆中回民,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英勇牺牲和伟大贡献,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阆中人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回首阆中古城清真寺,两侧青砖雕塑画像拥戴的寺门无比庄重,品味300年古寺里《穆斯林的荣辱观》中的“10荣10耻”,回民信仰真主爱国爱教的字里行间,彰显着民族大义和人性的哲理,犹如苍穹中的一钩新月,闪烁着永恒的光辉。

文、图/张建新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