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营山:打好“三场战役” 奋力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术数古籍专卖疤 发表于:2020-4-27 10:25:2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60
鲜艳的红旗飘起来,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1月26日,四川南充营山县三兴镇葫芦村文化院坝热闹非凡,“绥山大舞台 文化乡村行”送演出到脱贫攻坚第一线活动走进该村,看演出、学先进、吃坝坝宴,村民和帮扶干部在热烈的氛围中分享喜悦、畅谈变化、展望未来。

“近3年,全村水泥路、水利设施、住房、农网改造、通信等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在稳定青蒿、黑瓜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引进业主发展洋葱、油牡丹、川芎等产业,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日子越过越幸福。”葫芦村4组七旬村民肖端阳告诉记者。

近年来,营山县坚持“不丢下一户,不落下一人,质量要高,标准要严”的目标和信念,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如今,脱贫基础更加夯实,脱贫产业更加兴旺,迎检工作更加扎实,今年2月将接受省级考核评估。“大考”临近,记者走进营山,感受这个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的火热态势。

补短板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水泥路通到了山顶人家(李永谦 摄)

驱车来到营山县消水镇新渡村,在这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村里,一条平坦宽阔的通村水泥路蜿蜒向前延伸。消水镇距离县城55公里,而新渡村属于消水镇的“掉角村”。2018年前,全村没有一寸水泥路。

“过去那是啥日子,不堪回首。去镇上赶集,雨天泥泞难行,不得不穿筒靴,走在街上,大家都晓得这人来自新渡村。”新渡村党支部书记李玉林说,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新渡村去年新建了一条长7.2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和一条2.8公里长的产业路。帮扶单位还筹措资金修建了一条长2.5公里的通组公路。该村兴隆渡口实施了“渡改桥”工程。“交通能有如此大的变化,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啊!”李玉林感慨地说。

“用水靠天,吃水靠担”一度是营山绝大多数乡村的真实写照。缺水的历史给营山县大庙乡鸡山村村民郭绍仪留下难忘记忆:每天到水井里去担水,做饭前还要将水沉淀。特别是天旱年间,吃水毫无保障,真是到了“吃水贵如油,家家为水愁”的地步。

鸡山村党支部书记冯绍全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建有3个集中供水站、4口山平塘、7口蓄水池,生活生产用水有了保障。“如今,龙头一开,清水自然来。”郭绍仪笑着说,他家水桶已经“下岗”,被当作“古董”收藏了起来,留下来教育孩子。

据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明远介绍,营山着力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和短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大投入,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整合资金、整合项目、整合力量,加快推进乡村道路联网和村道公路建设,实现了100%的村通上了硬化路,行路难成为历史。

近3年,全县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40处、分散供水工程8540处,150个贫困村及其他非贫困村共计13.48万农村居民不再喊渴。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有效解决生产用水难题。2015年以来,全县共投入9.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3.1万余户,改善了1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不仅如此,全面建成贫困村文化室(文化院坝)、标准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和通信网络,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等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建基地 打好产业发展增收“翻身战”



营山黑山羊一一致富"领头羊"(谢露 摄)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因地制宜,贫困村的产业才能落地生根。产业兴,脱贫才有保障;产业强,脱贫才能长效。”营山县委副书记朱胜国说。

多山之地,适合养羊。黑山羊是营山县一张响亮“名片”,2009年“营山黑山羊”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录。为做大做强黑山羊产业,营山招引黑龙江恒阳牛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屠宰能力30万只、年产羊肉制品5400吨的黑山羊加工产业园,同时在城南、凉风、茶盘等5个乡镇建成“营山黑山羊”核心养殖(扩繁)基地。

兴盛的黑山羊产业对于贫困户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大庙乡古楼村六旬村民李映强尝到了“借羊还羊”的甜头。“2018年2月,我领回4只小羊,每只约15公斤。当年11月返给基地,每只羊约35公斤,长了约20公斤,按照每公斤30元的价格,4只羊就挣了2400多元,同时还产了5只羊羔归自己。”李映强说,养殖过程中由基地统一技术、防疫、收购,自己做的是无本生意。

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营山坚持党政引导、龙头带动、群众主体、金融支持、专合组织“五方联动”,区域布局、流域连线、全域连片“三位一体”,市场化运作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一个个产业园的建设,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带动了农民创业,既解决了农业提质增效,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给贫困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朱胜国介绍,依托“新(店)—法(堂)—朗(池)”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区、黑山羊产业示范带和道地中药材、晚熟柑橘、木本油料(花椒)等“一区一带一基地”,营山150个贫困村村村建起了产业园。2018年,建成晚熟柑橘3万亩、道地中药材基地3万亩、九叶青花椒基地4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启动建设营山黑山羊核心场2个、扩繁场9个,全县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1726家,黑山羊养殖户达17553户。

强保障 打好消除绝对贫困“歼灭战”



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村民聚居点(鲜润 摄)

聚焦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营山县建立“保险+救助+基金”机制,健全完善基本医保扛大头、大病保险和补充保险减负担、民政大病救助兜底线,“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服务”等健康扶贫政策和机制,实现了贫困人口健康医疗保障全覆盖。

“过去一人患重病,拖垮一家人,现在有了好政策,我们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营山县双流镇马铃村村民何光方说,去年他患脑血管疾病,住院治疗总共花费3万多元,多亏有了健康扶贫政策的支持,通过医保报销,最终自己只支付了3000元。

营山坚持教育为上,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困难群众上得了学、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而失学,营山县建立健全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2017年至今,营山县共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资金4502万元,资助7.3万人次,有效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子女就学难题。同时实施“梯度支教”,让农村娃接受优质教育。

罗明远告诉记者,营山县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

“2014—2018年,全县减贫7762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退出的133个贫困村,全部达到‘一低五有’标准;53个乡镇均有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和便民服务中心。”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表示,摘帽不是终点,下一步营山将培育壮大营山黑山羊、道地中药材、环保生猪、绿色果蔬四大十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让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四川,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