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安化乡:革命精神代代传 偏远山乡大变样
音乐之家1 发表于:2020-4-28 21:37:4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20
9月27日,“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营山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举行。活动开始前,主持人说:“在新中国7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从咱们营山走出去的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特地委托她的小儿子谢亚旭送来她的祝福:‘祝愿家乡好,祖国强,人民更幸福!’”

王定国,今年106岁,营山县安化乡人,“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是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女红军,曾获得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殊荣,2009年9月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王老激励着家乡一代又一代人,全乡上下传承红色基因,干群同心、攻坚克难,实现山村大变样。

百岁老红军 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代言人

10月16日,翻过一座座大山,绕过一道道山梁,深入到营山县安化乡爬山村,了解王定国这位百岁老红军的传奇红色故事。

爬山村四周都是大山,山高坡陡。王定国当年居住过的老房子至今仍在,一间堂屋、两间卧室用篾壁隔开,一间狭小的厨房早已废弃。“以前就是茅草屋,后来对房子进行了整修。”爬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远强说,村上一直在保护王定国居住过的老房子,安排人定期打扫和维修。

1913年2月,王定国出生在安化乡爬山村灯笼庙半山腰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等职。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一个震撼世界的艰难征程。在王老记忆中,牺牲与战斗永不磨灭:“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二万五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在长征路上的一次战斗中,王定国受伤了,从腿部伤口流出来的血很快冻成了冰,她包扎后,强忍伤痛,照样行军。历经艰辛,王定国最终还是走出来了。1936年10月,她跟随部队到达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至此,她走完了长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定国离休后脚步不停,70多岁推动长城保护,80多岁挽救失足少年,90多岁还重走长征路、参加植树造林,百岁时组建了王定国公益慈善专项基金——这样传奇的一生,值得世人铭记和学习。王定国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她不仅是长征的亲历者,还是长征的见证者,更是长征精神在当代的代言人。

打造校园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代代传

营山县老促会会长李荣成说,安化乡是王定国、蔡绍周、魏忠福等一大批老红军的出生地和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又是牺牲于重庆渣滓洞的李犹龙、李怀普、李仲炳等地下党烈士的家乡。安化小学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革命先辈崇高精神。

如今,校园红色文化成为了该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在教学大楼外墙上,“发扬王老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传承红军魂,书写青春诗,共圆中国梦”等标语十分醒目,操场前的墙壁上一幅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一间活动室里,革命烈士李怀普之子、安化小学退休教师李名舜正组织师生编排话剧《怕死不是共产党员》,生动再现了安化地下党员李怀普被捕和被严刑审问的情景。学校红色文化长廊前,一名老师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解安化籍老红军王定国的长征故事及其他革命志士的感人事迹,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据该校校长李建平介绍,全校上下反复研讨,提炼的“居安思进 育化睿智”校训,无不蕴含着伟大革命精神的传承。编印了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红色的魅力》,重点宣传安化乡红色革命人物的先进事迹,创作、传唱了具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校歌《成功从这里启航》。在校园走廊、教室墙壁上装饰了红色文化字画、红色文化诗词、红色文化故事。班级精心布置教室,每个班确定特色班名,如雨来班、江姐班、雷锋班等。组织学生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颂红色诗词,看红色题材电影等活动,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辉在安化小学工作了20多年,是该校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让红色文化浸润校园,悠久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罗辉说道。

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喜看老区换新颜

爬山村流传有“有女莫嫁爬山村,害了女儿害子孙”的顺口溜,由此可见村里自然条件的恶劣。李远强说:“过去王老多次回来,都没能到爬山村,只因路太烂。近年来,安化乡抓住市林业局结对帮扶爬山村的机遇,积极争取县级相关部门支持,解决了吃水、行路、用电、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并着力培育核桃、花椒产业。”

爬山村11组村民陈阳毅,过去住在马鞍山半山腰,自然条件差,不通公路、缺水等制约着他家发展。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7年底他家搬迁下山,不仅住上了新房,而且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陈阳毅说,今年他夫妇俩种植水稻7亩、玉米套种红薯4亩,养殖肉牛1头、生猪4头、山羊4只、鸡鸭鹅40多只,年收入可观,成为了全村有名的脱贫致富示范户。

爬山村旧貌换新颜是安化乡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据该乡党委书记李佳介绍,近年来,安化乡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打了一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并在牛心、印心、黑堰、龙古4个贫困村建起面积达1100亩的脱贫奔康产业园,支持、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10个,引进养殖公司,目前养鸡规模达4万只。(彭杰)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