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数十万人次观看直播,现场感人肺腑,这场活动让人看到了时代力量
塞翁364 发表于:2020-5-22 20:02: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48

阆中市残联举办阆中脱贫“自强模范”·云分享活动


05











17

5月17日上午,阆中市残联在残疾人活动中心举办“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阆中脱贫“自强模范”·云分享活动,残联机关全体人员与残疾人代表,以及数以万计观看活动直播的网友齐聚一堂,讲述励志故事,分享助残经历,表扬先进典型,共同庆祝第30个“全国助残日”的到来,再一次奏响了向上向善、扶残助残的“大合唱”。







领导讲话





阆中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廖小英在活动中向全市6.5万残疾人及其亲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受到表彰的自强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了祝贺!廖小英说,阆中广大残疾人要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超越自我,超越障碍,以奋斗者的姿态投身建设幸福美好新阆中的伟大实践;广大阆中残疾人工作者,要进一步密切联系残疾人群众,把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残疾人群体,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汇聚爱心和力量,积极为残疾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机遇,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阆中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显著成果,广大残疾人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城市发展与时代建设中,涌现出以“轮椅上的主播”——刘洪、“独臂羊倌”——李伟、盲人“歌星”——任亚等为代表的一批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等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书写了人间大爱,激励着广大残疾人朋友奋发自立的精神。









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正均宣读了对自强模范、助残先进的表扬决定;参会嘉宾为他们颁发了沉甸甸的奖牌与证书。







活动上



刘洪、李伟、任亚、邵雪平、李忠富等人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励志故事与助残经历,将自强不息、助残向善的精神信念传达给更多的人。活动现在还举行了助残捐赠仪式,张飞牛肉公司、佳怡服装公司等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一直以来,阆中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与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助残惠残项目,在残疾人脱贫攻坚、康复托养、志愿助残、残疾人基层组织方面卓有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从2016年降至2019年的385人,受到广大残疾人朋友一致称赞。













2020年,面对更为多元与开放的发展契机,阆中残联将继续在“量服”服务、脱贫攻坚、就业创业、康复医疗等方方面面持续发力,积极倡导助残社会风尚,引领广大残疾人朋友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



阆中市残联 2020年自强模范展播



近年来,阆中市残联全面深耕残疾人事业,落实落地了一系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残疾人工作新局面,点燃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梦想,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残疾人先进典型。在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阆中市残联举办阆中脱贫“自强模范”·云分享活动,评选出10个残疾人自强模范,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风采。



刘洪——轮椅上的主播






土生土长的阆中妹子刘洪,出生于1981年,她拥有平静的童年,快乐的成长,学业、工作、婚姻、为人母……就像每一个平凡女子的人生一样波澜不惊。但是2013年6月,一纸骨癌诊断书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左下肢高位截肢让这个爱美、乐观的女子瞬间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2015年,在家人与阆中残联的帮助下,她逐渐走出阴影先后开了一个淘宝店和内衣实体店,开始重新找回了昔日的乐观与开朗,对生活有了更美好的向往与追求。2018年,她所在团队代表四川参加“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预赛暨2018年全国轮椅舞蹈比赛”,获得全国第三的佳绩,刘洪也收获了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她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2019年,阆中市残联倾力打造的残疾人手工艺品销售中心—善艺工坊,刘洪在残疾人手工艺品销售中心开启了新的人生历程,她走上了“直播带货”的岗位。她每天都早早到店为直播做准备,调试直播设备、整理妆容…每件事都做得有条不紊、细致入微。经过实践,现在每月通过直播拓宽销售渠道,每月可销售5000余元的商品,受到当地领导高度称赞。


任亚——身残志不残 书写不凡人生



任亚,视力一级残疾。在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次踢球不小心球砸到了眼睛,导致眼睛几乎失明,从前的天真烂漫,一下子就变得没有生机和活力,从懂事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在父母的帮助下就读于成都市牛市口针推学校,并学完了所有针推技术。
1997年先后取得了中医医师资格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开办了盲人诊所,2010年取得盲人医疗按摩师证;2012年4月被南充市残联选为第五届主席团成员,并担任南充市盲人协会副主席;2014年参加全省残疾人技能大赛,获得盲人按摩项目全省一等奖,同时取得按摩技师资格证;2017年5月取得阆中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17年开办盲道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残疾人盲人按摩,提高残疾人生存技能,并积极支持、鼓励、引导残疾人创业就业,目前,任亚盲人按摩机构已安置10余名残疾人就业。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虽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去拚同样可创造人间奇迹,同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李松——电商创业在行动



李松,肢体二级残疾。出生于1990年9月4日,先天残疾——脑瘫,8岁才走路,10岁才去上学,11岁随班就读,12岁由于学习困难跟不上同龄人进度,转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了10年,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毕业后因为残疾程度较重,找不到工作,天天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情绪十分低迷,看不到任何希望。后来市残联举办了电商培训班并推荐他参加,通过一个月的学习,自己又在网上查找资料自学,慢慢的在淘宝上开了个网店,销售阆中市特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卖出了第一件商品,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收入--5元钱,虽然赚得的钱不多,但是从此让他对电商充满了信心。
市残联组织的每次电商培训他都主动积极参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2018年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学习编织钩针,大力发展残疾人产品,推动残疾人销售,李松主动请缨,担任起了残疾人钩针编织产品的销售任务,两年多来又推陈出新,增开了拼多多,目前,平均每月销售100余单,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他的电商事业让他挺直了腰站稳了脚,让他的人生绽放精彩。


李伟——“独臂羊倌”的别样人生



阆中市治平乡赛云观村肢体残疾人李伟,男,生于1991年,1996年因意外伤害致左手截肢,丧失信心,2010年在同乡的带领下,外出进入建筑工地务工,因身体条件限制,觉得力不从心,对未来自身发展一片迷茫,于是他决定回乡。幸运的是,2013年,经阆中市残联的选拔推荐,李伟获得了参加阆中及南充残运会的机会,在此期间,李伟认识了很多身残志坚的朋友,大家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特别友好,并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在残运会田径项目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那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自那以后,他有了信心和生活目标,便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养羊。在养殖初期,一切都不算平稳,可没过多久,小羊发烧、流涕随即而来,他请来了当地的兽医治疗后效果依然不佳,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阆中市残联得知这个消息,主动为李伟带来了专业养殖人现场指导,经过细心照料,没过多久,羊的病情被慢慢抑制下来了。这场风险让李伟更加努力地钻研养殖技术,2016年,李伟获得南充市创业楷模;2017年,通过培训获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称号,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合格证;2018年,获得乡村兽医证。目前,李伟共养殖肉羊500多只,修建钢架羊舍1000平方米,完善了环保相应设施设备,年纯收入15余万元。


敬长清——用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新成就



敬长清,生于1965年,现年55岁。现家住思依镇杨家河村五组,肢体四级残疾。
五岁时的一场病,由于没有得到好的治疗造成身体残疾。成人成家后,看到别人发家致富,过上了好日子,敬长清暗自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但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并无多大起色。后来在当地政府、市残联的帮助和支持下,敬长清有了更足的信心和决心,他坚持勤劳致富,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他想别人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做到,不能怨天尤人,要做到不等不靠不闲。就这样,说干就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在种植业方面,比如2019年就种植了15亩小麦,16亩油菜,14亩玉米,10亩水稻;在养殖业方面,养猪16头,养鸡120只,养鸭40只,养殖中蜂4桶,自己还修建了养鱼塘,现养鱼10亩。目前,枣碧杨家河村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他利用空闲时间还在景区打工,一年下来取得了16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同时受电影公司委托,利用晚上到附近的乡村放电影,年收入9000元;就这样,2019年他家的纯收入近50000元。
敬长清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他心中清楚有今天的成果,不会忘记感恩市残联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也决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要在这千载难逢的好时代用自己的双手干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干出让别人对残疾人刮目相看的一番新成就。


李荣华——巧手织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李荣华,女,现年36岁,家住四川省阆中市洪山镇得阳村, 双下肢瘫痪、肢体二级残疾。2004年李荣华患脊膜膨出,辗转成都、上海等多地治疗无果,最终双下肢瘫痪。突如其来的的病残,导致李荣华无法再正常生活、工作,这对李荣华来说如晴天霹雳,一度让她感到苦闷迷茫。在家人及阆中残联长达一年的劝导关爱下,李荣华逐渐走出阴霾,积极面对人生道路中的坎坷,尝试着在轮椅上帮助家人料理家务,并积极学习养殖,弥补家庭日常生活和医药费开支。乐观自信、自立自强的李荣华于2007 年赢得本村小伙的青睐,收获了爱情,2008年更喜得一子,拥有了一个和美幸福家庭。


因丈夫长年外出务工,李荣华独自一人精心照顾年迈的公公和年幼孩子的饮食起居,将家里的生产生活料理的井井有条,2014年家庭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南充市残联、阆中市残联在洪山良善垭村建立残疾人手工编织基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开展了手工编织技术培训。李荣华克服身体不便,积极参加培训和网上自学,经过一个多月的钻研学习,很快掌握了手工编织技术,居家灵活就业,月收入1000余元,实现了为家庭增收,家中逐步脱贫奔康。




马明妹——一针一线织就美丽人生



马明妹,生于1976年,肢体四级残疾,家住阆中市王家嘴社区。1991年,上初中的她骑车途中遭遇车祸,致右小腿、脚踝受伤,造成三级残疾。提起那场意外,她仍然心有余悸,天性不服输的她,一直坚持锻炼,让自己适应了不依靠外物,可独立行走。2018年阆中市残联在保宁王家嘴社区组建了残疾人手工编织基地,她积极参加手工编织培训,通过认真学习能编织造型卡通、充满童趣时尚的婴儿毛线鞋、毛线帽等手工制品,实现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019年马明妹牵头成立了阆中市阆苑善坊工艺编织有限公司,成功注册了“阆苑善坊”商标、并办理了营业执照。
两年来,公司的编织系列产品通过淘宝、拼多多、微信、直播带货等平台共销售3000余件,销售金额10万余元。目前,公司稳定居家编织就业残疾人8人,月收入1000余元;带动从事编织的残疾人12人,月收入500余元;带动网上销售人员4人,月收入1000余元,助推了残疾人脱贫增收,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残联的称赞,马明妹凭借自己的乐观坚强与命运不断抗争,用一根钩针,一针一线织就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蒲云洪——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



蒲云洪,男,回族,1972年8月出生,视力一级残疾,家住博树回族乡清真村。
2015年因意外受伤,致使眼睛失明,鉴定为视力一级残疾。2009年回乡治病,2016年在阆中城区开办洗脚房,后因博树回族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所在的村为脱贫攻坚示范村,是博树乡村旅游发展的集中点,他家正好居住在逍遥谷景区内,又在清真寺、文化广场附近,具有开办农家乐的优越条件,在市残联和乡政府的帮助下,他不等不靠,在2019年发展特色农家乐,共投资20余万元,建成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娱乐、就餐、休闲的场所,年收入约8万元,同时带动当地2名残疾人就业。
他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别的残疾人等在“等”、“靠”、“要”时,他做为一名奋发有为的残疾人,却凭勤劳、勇敢和智慧在旅游产业中开拓出一条路来。蒲云洪能够克服自体重度残疾的困难,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坦途,他自己充满对党和政府脱贫致富政策的深深感恩,也对省市残联和当地党政领导的帮助念念不忘。
身体也许有残缺命运也许有瑕疵,但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感天动地无怨无悔!蒲云洪说“我们虽然是残疾人,也要主动致富,咱不给政府添麻烦”。


宋碧英——技术培训插上脱贫奔康翅膀



宋碧英,现年45岁,家住阆中市枣碧乡杨河村7组,肢体二级残疾,丈夫杨正书,听力二级残疾,属一户多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宋碧英从小因意外事故导致终身残疾,成年后,与听力残疾人杨正书结婚,并生育一子,由于夫妻均为残疾人,加之缺乏农村种养殖技术,尽管非常勤劳,但收益始终不好,家庭一直贫困。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通过参加阆中市残联举办的多次种养殖技术培训学习,宋碧英才知道过去的蛮干苦干没有得到要领,致富无望。现在在种植业方面,宋碧英夫妇克服自身残疾的不便,利用所学的技术,承包了25亩土地,其中栽植香桃5亩,可望在2020年正式投产,其余20亩种植了小麦、水稻、玉米、黄豆、油菜、薯类等农作物,年收入达2万元。在养殖业方面,他们利用所学的技术,养殖了四头育肥猪,100只鸡,50只鸭,年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2019年5月份,阆中市残联组织她到阆中市蜜生元中蜂培训基地进行学习,掌握了中蜂养殖技术,购买了4桶中蜂,市残联补贴了50%的扶持资金,目前,中蜂养殖情况很好,已增至8桶。杨家河属乡村旅游景区,游客纷至沓来,村残协帮助联系销售土蜂蜜,年收入5000元左右。
技术培训,让宋碧英夫妇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宋碧英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及各级残联给他们提供了学习种养殖业技术机会,提高了增收致富的能力,让他们插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翅膀。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及残联的期望,用学到的技术用心搞好种养殖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宋海昌——养殖大人的致富路



今年52岁的宋海昌,是思依镇桥河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严重畸形,肢体二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就业创业,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成为残疾人自强的模范。
早些年,宋海昌曾搞过竹编、养过鱼、做过服装缝纫,也在外务过工,但生活一直过得很困苦,2014年,宋海昌被评为贫困户,在他看来,成为贫困户很不光彩,便下定决心要甩掉贫困帽子,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养猪。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帮扶下,注册建立了绿丰家庭农场,农场面积12亩,养殖公猪1头、母猪23头,年出栏仔猪及育肥猪达450头,养蜜蜂50箱,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1月荣获帮扶单位阆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业自立”荣誉称号。
眼看就要过上好日子,不料去年8月非洲猪瘟袭来,场内大小各种猪132头,全部被捕杀掩埋,受消杀影响蜜蜂也基本都飞走了,经济损失达40余万元,多年的艰辛努力全部化为泡影,家庭还负债累累,但他牢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于是清理好圈舍又搞起了鸡鸭孵化和养殖,很快2000只鸭子、300只鸡又让养殖场热闹非凡,2019年12月被市自规局和思依镇人民政府评为“脱贫奔康之星”。如今,他的养殖场月孵化销售小鸡达3000只;复养母猪10头,育肥猪2头,预计年收入将达20万元,脱贫的曙光就在眼前,致富的目标即将实现。


转载说明:本文转自《南充晚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