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名特产小吃 回味南充李家锅盔
风吹吹蛋蛋疼风w 发表于:2020-5-23 19:07: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17




名特小吃看果城。眼下,街头巷尾打着“李家锅盔”招牌的摊点有增无减。是真是假? 嗜好小吃的市民并不在乎几个零花钱, 更没雅兴去评头论足。 我却不然,就“李家锅盔”的真伪便跟家人发生过争执。原因是,在基层文化调研的日子里,我曾数十次辗转于顺庆李家场。往返期间, 总要捎几个货真价实的李家锅盔回家。当然,我并非说市面上的锅盔都是冒牌货, 但至少与我眼见为实的李家锅盔有所差异。






  走进李家镇,寻访李家锅盔。场头场尾的老少爷们(儿) 谁都能聊上四言八句,且有顺口溜流传:“走进李家场,闻到锅盔香, 若不买几个, 枉自白赶场。”据悉,“李家锅盔”系世代相传。在发面、揉面、擀面、拌料(酥、酱、炒、盐芝麻)、做型、煎烤等一系列工序中,均有类似绝活手工不成文的口传心授。 换句话说:“手艺传内不传外”。因此,“李家锅盔”的牌子名副其实,备受顾客们青睐,常年生意兴隆。要说质量也好、分量也罢,回头客有口皆碑:正宗!若趁热品尝,香酥可口、绵软入味,十足令人口服、心服。不言而喻,若灌上凉粉、冷面或卤肉类,那才叫人一见就嘴馋。

  李家锅盔还有一大特点: 买回家即使是放上几天(盛夏除外),回热后味道丝毫不变。无论是夹着腊肉蒜苗吃、切成块状炒肉吃,还是放进火锅泡汤吃等等,任君选择,投其所好的吃法,在家庭与餐馆里已司空见惯。 甚至就连外地宾客也对此锅盔赞不绝口。这不是炒作。笔者虽不算好吃嘴, 但年轻时常年出差在外,可以说,走遍大江南北,辗转巴蜀大地, 若单挑锅盔的打揉煎烤手艺,至少该授予李家锅盔一枚银牌。

  在李家买锅盔要候轮子。 这话不假,没准有时一等便个把钟头。据说,如今这位李家少师傅每日只打上午,而且揉打多少斤面粉都讲究定额。说来有趣,回想1994年隆冬,时逢“农村文化工作会议”于李家镇召开,在各路同仁们提议下,“李家锅盔” 之少壮传人应邀为会议一展身手。 嗬!“噼里啪啦”,响亮悦耳的节奏、驾轻就熟的手法。整个上午,少师傅脚不离火炉、手不离面杖,但仍供不应求,与会众多代表围在火炉旁,手嘴都不闲,乐滋滋地品尝着这名不虚传的家乡小吃。

  2012年初春,正值南充市新一轮民间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编纂工作启动之际,我再度赴李家采风,打捞和笔录濒临消失的民间歌谣。随着岁月的更替,李家镇日新月异, 一座屹立在镇中心的牌坊古朴雅阁,一条兴盛的“李家特色锅盔商业街”为古镇镶上了一道壮观的美景,点缀出名扬巴蜀的饮食文化品牌。

  有道是,生活系文艺创作的源泉。我在与李家锅盔多次面对面接触时, 脑海里总泛起案头上的一首首民谣。 正是那沿街小儿郎随口哼唱的几句顺口溜,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融会贯通川北民俗的风格,撰写出一首具有口头性、地域性的原创川北民歌《李家锅盔二面黄》。行文至此,不妨将歌词一晒:走过多少大城市, 赶过多少小乡场/要说民间小吃,还是老家故乡/川北顺庆李家场,走拢就闻到锅盔香/小生意做得人气旺,小火炉越烧越亮堂/小案板舞起擀面棒,噼里啪啦打得昂/场头打起场尾响,打来了天边出太阳/打得那树上飘落叶,打得那麻雀飞上梁/打来了多少回头客,打出个品牌传四方/面团团揉出新花样,酥饼饼烤成二面黄/少师傅累得拍肩膀,小徒弟忙得伸颈项/(白)遇上这赶场天噻,那轮子排得硬是长/前头掂走了几口袋,后头又在装纸箱箱/(唱)炉子头、案板上,看到那锅盔要扫光/胖大嫂抓倒就啃几口,笑坏了街边小儿郎/他扯起嗓门高声唱:李家锅盔二面黄/嘿,喷喷(方言碰碰)香!

  源于本土流传民谣, 虽历经笔录和整理, 但凡推上舞台, 必须进行二度创作。故而,作品在加工打磨时,采用了“高于生活”的编创手法,使语言文字更为生动。歌词问世后,相继在有关刊物和网络媒体转发,且由群众文艺团队谱曲排演、参赛传唱。其间,收获众多观众和网友热情的评语, 盛赞家乡特色小吃———李家锅盔。(南充晚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