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乡村振兴:沃野逐梦天地宽
楚一帆 发表于:2020-5-25 17:52:4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97
今日顺庆

顺庆全媒体记者 黎涛

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通报了2019年全省各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位情况,将全省183个县(市、区)农民收入情况划分成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四个组,其中,顺庆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95元,入列高收入组,其增加额为1826,排名第21位,增速10.5%,为全省第2位。

数据的背后,是该区农村一处处孕育脱贫希望的奔康产业园、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新居、是一个个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是一张张透着丰收喜悦的动人笑脸……

产业打底 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兴则百业兴,推进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初夏时节,顺庆乡间一片繁忙,站在芦溪镇龙南山村极目远眺,但见产业路纵横交错、晚熟柑橘树亭亭玉立。



芦溪镇晚熟柑橘产业园

然而,过去的龙南山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没有产业支撑,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务工,家中留下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和孩子,庄稼地没人耕种,地里一年四季长满杂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顺庆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于2018年3月引进海越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晚熟柑橘产业,荒山荒坡及撂荒地里全部栽上了柑橘树。目前,产业园面积达4730亩,解决了1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郑德友是龙南山村的一名老农人,掰起指头,他给记者算了两笔账。第一笔账是他家2017年的收入:2亩多地春种秋收,再养些家禽,除去肥料、饲料等成本,一年到头除了填饱肚子,能落到包里的只有四五千元。另外一笔账是在2019年,他在晚熟柑橘产业园打工,家中的2亩多地流转给业主后,土地流转金、树苗管护费,加上平时在园区打工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挣2万元。

目前,在海越农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该村的致富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500余亩蒲公英种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苗苗”

在顺庆,荒山变“金山”的成功实践不止这一处。在该区双桥镇五通山村,当地村民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把500余亩蒲公英种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苗苗”。

“我们村就是靠着这个‘金苗苗’脱的贫。”该村第一书记彭明说,五通山村是“插花村”,有贫困户32户107人,为做好做实脱贫攻坚工作,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通力协作,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立了以瓜蒌、蒲公英等中药材种植为主的脱贫攻坚产业园。32户贫困户或入股分红、或承包管服劳务,多种方式实现增收。目前全村3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从去年情况来看,仅产业园就为每户贫困户增收1万多元。

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取得预期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为决战全胜同步全面小康,顺庆区按照“村村有脱贫支柱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工作思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发展水果、蔬菜等脱贫奔康产业园,全区31个省级贫困村12364人,于2018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整村全域脱贫,脱贫成效初显。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发挥好脱贫奔康产业园在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我区出台了《脱贫奔康产业园管护考核办法》,将各乡镇产业园管护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对有业主的园区,按每个园区不少于5万元的标准落实管护资金和考核奖补资金。”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熊红说,截至2019年底,该区在31个省级贫困村建立了35个奔康产业园,累计投入资金近9000万元。






渔溪镇太古岛以油菜花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区紧紧围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以农业科技力量为支撑,以农村改革为动力、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造出了渔溪蔬菜、搬罾锦绣田园、芦溪晚熟柑桔、潆溪柑桔、桂花藤椒、沿江特色水果等多个现代农业园区。



南充市农科院科研中心

此外,记者了解到,该区通过招商引资和园区示范引领,已建成专业蔬菜产业基地3万亩、经果产业基地5万亩、花卉林木基地2万亩,“一区、三带、多园”的都市农业产业格局蓝图已经铺开。

基础配套 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的“五一”假期,受到疫情影响,外地游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这也成了“本地游”的一次“验靶”。日前,记者从顺庆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五一”期间,顺庆揽客近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亿元。从游客来源看,大部分市民选择了“本地游”。



新复乡七坪寨玻璃栈道

本地火爆的旅游市场中,不得不提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潆溪街道板凳垭村的“果海酒村”。



鸟瞰“果海酒村”

走进“果海酒村”,看到的是绿树环绕下的一栋栋川北民居、走过的是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漫山遍野的晚熟柑橘树,波光粼粼的生态鱼塘,让人流连忘返。

生态宜居,在板凳垭村,村民实实在在地看得见,感受得到。



“果海酒村”彩虹滑道

“我在这里体验了充满刺激感的彩虹滑道、品尝了地地道道的农家美食,感受到了幽静安逸的田园生活,不虚此行。”今年“五一”期间,在“果海酒村”民宿中“打卡”体验后的市民吴蓉告诉记者。

“果海酒村”还设立了酒文化与农耕文化两个博物馆。在一个小小的村落中设立博物馆,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在酒文化博物馆中,布置有果酒酿造工艺展示以及盛酒器皿等,还为游客置备了许多可以品尝的果酒佳酿。在农耕文化博物馆,布置有上百件传统农耕生产用具、用品等。文化传承与振兴,在这里得到了最好地诠释。

“‘果海酒村’是顺庆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动实现农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来描述这里恰如其分。

然而,过去的板凳垭村却是省定贫困村。村貌差、道路破损严重、无支柱产业,这些都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近年来,板凳垭村抓住乡村旅游开发契机,通过实施农村污水、垃圾、厕所改造,加强乡村治理,引入旅游元素,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村容村貌。

如今,该村围绕晚熟柑橘基地已经修起了10公里长的旅游环线,道路沿线及周边区域相继建起了500亩莲藕产业园、300亩梨园、300亩核桃园和200亩清水养鱼塘,通过连接国道212线的快速通道,将村子到市区的车程由1小时缩短至20分钟,完全融入顺庆区实施的全域旅游圈。

当前,板凳垭村不仅退出了省定贫困村序列,还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集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田园民宿、儿童游乐,以及酒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顺庆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日前,记者从顺庆区水务局获悉,今年,该区将完成顺庆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顺庆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共兴污水处理站的新建工程,同时还将完成15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升级改造。届时,该区将拥有41座现代化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污水处理体系。

生态宜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样是重要一环。2019年,该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示范乡镇、村社的建设经验,按照“先易后难、典型示范”的思路,重点推进了铁路沿线区域和乡村振兴2个示范乡镇、11个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10.4万立方米,清除路障258处,治理农村“三乱”859处,危旧(乱搭乱建)房整栋拆除1.24万平方米,农房修缮7.2万平方米,维修垃圾池327口,风貌塑造1105户,有效推动了全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多管齐下,立竿见影。漫步顺庆乡间,河畔边、山路旁、乡舍间、植树造绿,清污去垢,绿化行动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蔚然成风。一个个“美丽新村”正加快建设,处处“颜值爆表”,绿色正成为顺庆乡村人居环境的最亮底色。

文化铸魂 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一道必答题。该区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辟文化宣传阵地、开创乡村地域特色、开拓精准扶贫新领域等方面入手,给出了一套“标准答案”。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在顺庆乡村,文化当先,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村的人文风貌和乡土风情。



金台镇的“民情茶馆”在该区乃至全市都有着较大名气,在这里,镇村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给群众讲政策,实实在在为民解忧。“民情茶馆”于2013年7月正式“开业”,逢场天对外“营业”,茶水一律免费,茶馆里还配备了专业调解员。“有事去茶馆说”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口头禅。遇到矛盾纠纷,老百姓首先想到的便是“民情茶馆”。

据介绍,金台镇茶文化历史悠久,茶馆多、茶客多,老百姓喜欢在茶馆里谈天说地、畅所欲言。茶馆逐渐成为老百姓了解政策、倾诉心声、寻求帮助的场所之一。“以茶为媒搭建民心桥,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举措。”金台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民情茶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茶馆收集社情民意已经超过1.5万条,调解纠纷近4000起。正因如此,2019年8月22日,金台镇“民情茶馆”登上了《人民日报》法治版,在全国走红。

如果说“民情茶馆”是解民忧,那么农家书屋则是扶民志。



近年来,顺庆区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建设完善乡级文化站18个,文化院坝4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31个,231个农家书屋藏书量近30万册,内容涵盖农业科技、法律法规、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各方面,切实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蒋斌是共兴镇七沟村村民,他的经历就与农家书屋的建设息息相关。蒋斌曾辗转于深圳、上海、重庆等地打工,搬过砖、运过沙、当过包工头,2018年,在村“两委”干部的动员下,他回乡发展李子、柑橘产业,并在果园里套养跑山鸡。因缺乏养殖经验,刚开始时,蒋斌几乎一直在亏损。

“不会就多看书……”打定主意,执着的蒋斌一头扎进农家书屋,翻看书籍,学习技术。经过两年时间的不断学习与探索实践,蒋斌从“门外汉”变为“土专家”,养鸡变得轻车熟路。去年,他家销售跑山鸡2000余只,收入达10余万元。果禽结合、生态种养,让蒋斌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顺庆,像蒋斌这样通过农家书屋寻找致富的“锦囊妙计”、成为种养能手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以书为媒,获益良多。

农家书屋提升了群众思想的维度,乡风文明感恩教育大讲堂这类活动则提升着群众思想的高度。



乡风文明暨感恩教育大讲堂活动

近日,由顺庆区政协组织,在该区芦溪镇龙南山村开展的乡风文明暨感恩教育大讲堂活动引来了上百名村民聆听。

董应国正是当天前来听课的村民,他曾经是一名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脱了贫,目前在村里的晚熟柑橘产业园打工。“现在国家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应该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董应国说,人可以穷,但思想不能掉队,所以村里之前每次开展这类道德讲堂活动他都不会缺席。



除了感恩教育,辖区文明村创建、“四好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创建同样如火如荼。近年来,该区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试点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加强领导、逗硬考核、创新载体、保障投入,以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文明创建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抓手,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区共建成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25个。

乡村振兴,大美顺庆,已在路上。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