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扶贫?设备入股来扶贫
123456825 发表于:2020-6-4 23:05: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29
南部老鸦镇流杯桥村,刘鸿文创办的长龙流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生产力植入法”推进贫困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的典型合作社。

在长龙流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股权量化后,当地残联将30万元股权资金与业主自身筹措的15.9万元资金合并一处,为合作社建仓储100平方米,购置带旋耕机的拖拉机2台。



这一项目虽然仅投入了30万元,但对合作社而言,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种植面积超过800亩以上,同时机械租用年新增收入达10万元以上。由于生产条件的提高,计划将新增种植地300到500亩,仅二次分红可为每一名参股残疾人增收300元左右。

据悉,南部县长龙流杯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目前开展的业务范围包括花卉、苗木、果树、生态林、蔬菜种植、收购、贩运、销售,农机耕播、收割等服务。



【浙江新闻+】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计划安排,2018年,温州市与南充市共同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其中,明确由洞头区结对帮扶南部县,帮扶时间三年。从此,两地在产业培育、人才交流、教育医疗、康养旅游、劳务合作等方面,开启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作为中国晚熟柑橘之乡、中国钓鱼城和中国桂花城,南部县有着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人文优势。

南部县,年出栏肉牛5万余头,年出栏生猪30余头万头(其中:野山猪5000余头),年产优质大米、粮油1000余吨(其中黑粮食80余吨),年产柑橘50000余吨,年产优质水果2000余吨,年产各种菌类200余吨。

连绵不绝的大山给了农特产独特的生长环境。“三黑一菌”(黑花生、黑豆、黑芝麻、花香菇)等南部县特色作物正是满足了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

前不久,我们实地走访、调研了南部县的这些农特产企业和生产基地。今起,推出“舌尖上的扶贫”系列报道,重点推介南部县农特产品以及企业,以消费扶贫助力发展。

市场合作,无问东西,浙川携手,共奔小康。不管您是普通消费者和商场、超市等采购商,都可以从中寻找合作商机,寻觅市场机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