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柏村: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人
确实是个孩子谥 发表于:2020-7-16 18:55: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32
仲夏六月,距离阆中城区45公里的石滩镇药柏村处处皆景。田地里秧苗茁壮成长,玉米成排成行;脱贫奔康产业园里群众辛勤劳作,果实缀满枝头;村子里水泥路蜿蜒延伸,农家院舍修葺一新……一幅致富奔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A强化培训 村民争当技术能手

阆中市石滩镇药柏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小山村,从2017年起,阆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点帮扶该村,23名帮扶干部担负起145户贫困户396户非贫困户的帮扶重任。

该村贫困户数占总户数26.8%,怎样拔掉穷根,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帮扶单位的社保局决定首先从转变群众的观念出发,在全村进行“志智帮扶”,在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

扶贫扶智,重在引导。“我们坚持年初做好培训规划,围绕老百姓切实需求,开设种养殖技术、家庭生活技能、日常安全知识、环保卫生知识、文明新风等课程,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阆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石凯介绍说。

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阆中市社保局组织培训老师在药柏村蹲点调研,认真听取村两委关于本村项目建设、惠民措施、民情民俗等相关情况介绍,大量走访聆听群众意见,结合实际因地因材施教,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内容大到国家政策法律,小到家庭经营理财、环境卫生、待人接物、文明礼仪,一样都不落下。

培训学到技术。今年52岁的贫困户侯开波原来在广东一家酒店打工,后来因为妻子生病,双方父母都年事已高需要照料而回到家中,却一直苦于没有技术没有活干。村上的技术培训和农民夜校,让他高兴不已,仅有桑树修剪基础的他学习了田间农作物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他以自家果园做试验,反复钻研果树栽培及养护技术,并于2017年取得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证书,成为当地的“土专家”。村上的150多亩奔康产业园建成后,他第一个入园,成为了奔康园管理的技术管家,他天天扎在园区里,以过硬的技术,赢得了2019年奔康产业园的大丰收,对此他的工资也由以前每年的1万元涨到现在的3万多元。“我虽然是一名贫困户,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实现了我的价值!”快言快语的候开波说道。

据初步统计,2018年—2019年,全村共开展7轮35场农民夜校培训,参训数量达到3000多人次,真正地把知识、信心送到了每一位村民的心坎上。同时为了促进培训效果,在全村大力实行“六顺、六净、六知晓”先进家庭评比活动,按照指导—整理—打分的方式督促全村村民全面整治家庭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得到大改善,村风村貌得到大转变。

村民郑登均是该村的养猪大户,年养殖100多头生猪,以前污水直排,臭气熏天,周边邻居对此意见很大。借助“六顺、六净、六知晓”先进家庭评比活动,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将评比现场会开到了他家里,并现场传授养殖农户清洁卫生做法。后来,他家迅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污水和臭味都没有了,周围的邻居也受到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现在郑登均已然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B电商助力 农副产品畅销全国

网络销售新风扑面,社保局也给药柏村带来了电商福音。6月27日,在药柏村电商服务站,站长侯林正在忙碌着整理相关农产品订单信息,组织货源和加工服务。“前几天刚把上万斤挂面卖掉,近期需要新菜油的订单又多了起来,我正准备加工!”

为了把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迅速销售出去,真正增加贫困户收入,社保局联合乐山商业银行、石滩镇村两委一起行动,在全村大力推行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消费扶贫模式,于2019年在药柏村成功建立产业扶贫电商服务站,精准服务每一户贫困户。

该村电商服务平台是以药柏村老村委会为阵地升级改造而来,并引进了该村米面油加工坊侯林为电商平台管理业主,先后投入资金5万余元,按照电商平台建设标准,对平台办公室、仓储室、加工房、包装室、网络电脑设备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总建设面积达600多个平方米,建立了适宜加工、存储的良性环境,同时建立了收购价格、加工、销售、产品质量等完整的标准体系。

2019年10月,奔康产业园3万多斤“爱媛38”柑橘大面积投产,面对几万斤水果,电商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时间,社保局扶贫干部与村干部筛选分类、印制包装、营销宣传、打包运输,忙得不亦乐乎,在20天时间内就将3万多斤柑橘外销成都、云南、广东等地,并由此增加了村集体近20万元收益。

药柏村大米由优质杂交水稻种种植而成,在当地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下,大米产量高、口感佳。2019年,全村就销售了7000多斤。如今只需在广播和微信上发一个通知,村民们就会将农副产品送到电商服务站,或者侯林亲自上门收购,在较短的时间内,药柏村的农副产品就随网络和物流销向全国各地。

“我们村上有这样的电商平台真的太好了,农民不再为销售发愁!我们把农产品收购加工环节与电商平台无缝对接,使农副产品变成了商品,药柏村的土货走向全国各地了!”第一书记赵兴文说道。

目前,该平台已运行一年多时间,全村541户村民中的145户贫困户、310户非贫困户通过电商服务平台,销售大米、小麦、水果、鸡、鸭、蛋类、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累计收入60多万元。

C扶持加力 村民干部一家亲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当先。为了调动药柏村农民发展种养殖业的积极性,促进产业规模化、管理效益化,2017年至2020年的3年间里,社保局先后投入70多万元进行产业发展扶持,邀请专业机构对全村小麦、水稻、玉米种植、家禽饲养等实行跟踪服务,农药、病虫害预防全部实行统防统治,保障产品全生态绿色、全高品质输出;同时对村150多亩“柑橘爱媛38”奔康产业园,从树苗施肥、防虫、挂果护理、销售等进行一条龙管理。村上的种养殖产业从种植到病虫害预防、再到收割销售实现全程标准化,大大保证了农副产业的产值产量。

“我们帮扶干部和贫困户、非贫困户就像亲戚一样亲,大家建立了微信群,随时在群里互动,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而且哪家老人生病了需要什么药物,哪家需要什么生活物品,帮扶干部都热情帮我们代购!”药柏村老党员郑登茂说道。

三年间,药柏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0元以上,144户贫困户入股奔康园实现利益联结,4人成为村上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现在的生活真是大变样了,村上的公路通了,水电气通了,土地流转有补偿、到园区务工有收入、年底有分红,安逸得很啊!”建档立卡贫困户郑坤明流转承包了该村土地,分别种植了30多亩爱媛38柑橘和30亩蔬菜,成为该村脱贫致富典型。像他一样,该村有10多户贫困户学有一技之长,并走上了致富之路。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成都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