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前面的太蓬山之四其实还并未写完,现在所写的之五部分,其实是因忽然中途想到,所以赶紧先记录下来,待以后再补进其相应的位置去。
在几乎将太蓬山能够找到的史料都查阅了之后,突然发现,有关太蓬山的记载,隋唐时候却少有记载。按理唐朝是太蓬山摩崖石刻和佛教寺庙的起源并且最趋于鼎盛的时期,那么自然也就有关于太蓬山的记载。但出人意料恰恰这一时期,有关太蓬山的文字记载显得最少,而是从宋朝才逐渐记载下来,并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尤以宋时对于太蓬的留诗最多。
太蓬山遗留下来的那些古迹,从文化艺术角度来说,尤以唐宋时期最为鼎盛辉煌。明清虽然数量不错,但却逊色唐宋。五代、元朝和民国数量最少。
为了获得太蓬山曾经有过的所有古迹和现存情况,我特意花了数日来苦熬分类汇总整理,千辛万苦之后,最终得出了如下一组比较准确的数据:
(这还只是一个最初统计,日后我还将继续搜集统计出更为准确的数据)
唐朝建有景福寺和御书楼,现存摩崖造像8龛,石刻题记7处。
五代石刻1处。
宋朝石刻题记20处,诗39首。
元朝石刻3处,题字1处,诗3首。
明朝建有小蓬观,石刻6处,题记游赋3,诗29首。
明清期间,建有4道寨门。
清朝建有舍利塔,石刻10处,诗24首。
民国建有三清殿,石刻2处。
此外还有不详年代建有蓬山馆和9处石刻。
纵观历朝文字古籍记载,从官方文字记载的角度看,隋唐和五代期间,几乎很少。自宋以后,就逐渐多起来了。这也可能与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是相吻合的。因为在宋朝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北宋蕲州人毕昇,才完成胶泥活字印刷术这一人类伟大创举。所以在这之前,文字记载肯定没有活字印刷术之后来得方便容易。
并且我们营山这地方,是在北大中祥符五年(1012)才被宋真宗想起我们营山这个地方,终于将朗池县第一次改为营山县,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营山县第一次被叫着营山县的开始。也就是说,这这之前,我们营山这一块地盘,其实一直都他妈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号的,不是被叫着巴郡或巴西郡、就是被叫做安固、良山、绥安、宕渠、蓬州、或者朗池县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就好像一个被在漫长改朝换代的历史变革中随时都在被抛来弃去的流浪儿一样,所以我们营山和太蓬也就很难以文字的方式被记载在官方的史料之上。
所以作为营山人,我们应该特别感谢一下那个曾经还说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宗皇帝,如果不是他的伟大出现和特别恩赐,我们营山人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拥有属于我们营山人自己的营山县名。
也许就是这两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了刚才我所发现的隋唐和五代期间少有文字记载的疑惑。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这一部分被人为毁掉,但紧随其后的宋朝却有文字记载,这就又否定了这样的假设。
所以在那时期,我们现在只能看见那些幸存在太蓬山上的摩崖造像和石刻古迹,而古籍之中的文字记载却没有。
另外,我还特别好奇开元二年这个时间点。
因为在后来对于太蓬山的古籍记载中,唐先天二年、开元元年、开元二年总是会很敏感地被提到。
比如后面我将会仔细说到的那块《安禄山题龛》,里面就与先天二年有关,而在由宋朝人王象之编撰的《宋元地理志丛刊》里,也可以看见上图关于透明巌(岩)也是在大唐开元二年便隐隐可数了。
所以现在关于太蓬山古迹实物最早的记载就可以追溯到唐朝这个时候了。
唐朝开元二年,也就是唐先天二年,癸丑年。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在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唐玄宗,以后还会和我们太蓬山的贵妃传说扯上关系的唐明皇。也就在这一年登基之后,唐玄宗果断地干掉了太平公主,最终牢牢地将皇帝应有的权力握在手中。天下从此真正属于唐玄宗的天下了,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他在位前期,勤于政事,政治上有所作为。他任用了姚崇、宋璟等一批贤臣大相,励精图治,继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后,又开创了唐朝另一个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唐玄宗虽然后来被安史之乱搞得败走马嵬坡,仓皇逃到了蜀国。但他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712-756)共有44年之久。分别包括三个年号:先天年是指(712-713年)、开元年为(713-741年)、天宝年(742-756年)。
也就是在李隆基当皇帝的前一两年时间内,太蓬山上就早已有了透明岩的记载,后面要讲的那块最让人好奇的安禄山题龛也就开始在透明岩上出现了。
虽然唐玄宗到最后遭遇了不幸的安史之乱。但在中国文化史上,他却开创了一个绽放精彩魅力的辉煌历史高度—唐诗。
唐玄宗除了能当皇帝之外,他在文化艺术上还有很高的造诣,他擅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他还有特别深厚的音乐才华。正是因为他对文化艺术的特殊天赋和情有独钟,所以在唐玄宗时期,几乎涌现出了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高适、贺知章、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孟浩然、刘禹锡等一大批灿然如星的唐诗大咖们。
但令我有些纳闷的是,那么多伟大唐朝诗人,为什么就没有来到太蓬山来到此一游和给我们的太蓬山留诗纪念呢?
估计这与那时《蜀道难》入蜀很不容易也有关系,因为那时进入我们蜀地只有三条官方驿道可走。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这是三条官方驿道。
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剑门蜀道。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
阴平道是一条从成都通向陇西的古道,因途中的重要枢纽阴平(今甘肃文县)而得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阴平道几乎算不上是一条有着真正交通意义的古道。历史上,这里一直都数百里荒无人烟,其地貌原始而险峻,山野樵夫也闻之色变,除川、甘两省匪人私贩等相通往来以外,绝少行人,所以古书上又称之为“邪径”,取其“非正道”之意。然而,在古代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条“非正道”却是“用兵者不可不识”的天险。
而最后一条米仓道,我就要好好来说说了。
因为这条古驿道就与我们营山有关系了,也就是如果要走官驿进入我们营山境内就必须要走这最后一条蜀道了。
汉中盆地与巴蜀之间,有大巴山脉横阻。大巴山脉中的一段,名米仓山。穿越米仓山的道路,汉唐时称米仓道,两宋时称大竹路。大竹路的得名,是由于该路南段产竹,并置大竹县。大竹县为巴山地区一个较大的山货土特产集散地,商贸繁盛,故以县名路。
米仓山亦称大巴山、小巴山,故路又有大巴路、小巴路之名。但一般通称米仓道。《读史方舆纪要》记:"自南郑而南,循山岭达于四川保宁府之巴州,为米仓道。"
米仓山为大巴山中的一段,危峰林立,层峦叠嶂,山坡陡峻,攀登艰难。唐代学者贾耽称:"兴元(府)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云山,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
《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记:"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极言其山高路险之状。
又记:"秦民有王行言以商贾为业,常贩盐鬻于巴、渠之境。路由兴元之南,曰大巴路,曰小巴路。危峰峻壑,猿径鸟道,路眠野宿,杜绝人烟。鸷鸟成群,食啖行旅。行言结十余辈少壮同行,人持一挂杖,长丈余,钢铁以刃之,即其短枪也。才登细径,为猛虎逐之,乃露宿于道左,虎忽自人众中携行言而去。"
上述记载,均说明那时我们这一条驿道山高路险且有野兽尝危及行人之状况。
米仓道北端呈"Y"字形,由城固、南郑、沔县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
唐宋时期,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东3条路径会于米仓道。
其中,西路沿濂水西侧而上,经今南郑县郭滩、高台、新集、濂水、圹口、庙坝,越米仓山,到焦家河后,或溯焦家河东至大坝,再折南经关坝,沿难江(今称南江)而下至难江县(今四川南江县),或顺焦家河西去,到白头滩后折东南行,经中坝子、新民、杨坝亦至难江县。此路险居岩侧,陡临深渊,上下攀登,十分难行。
中路由南郑南去,经草堰、周家坪(今南郑县治所)、青树、红庙塘到喜神坝后,或折西南至庙坝,接合"西路"至难江,或南行10里至庙坪(南郑至南江公路经地),再折东行,翻越一个小垭口,下褒城坡,约5里左右至小坝,复由小坝沿冷水河上源东支流而去,越米仓山至大坝,再南行经关坝顺难江而下亦至难江县。此路庙坝附近的牛脑壳(牛头岭),山势高峻,登顶北望,南郑县历历在目,是控制米仓道之险地。
东路溯冷水河而上,经油房街、高家岭、牟家坝至郑家坝后,或折西南经秦家坝至小坝与中路合,或折东南经清石关、回军坝、西河至碑坝后,再折西南沿沙坝河而下,亦可至难江县。此路地当老林,崎岖幽径,野兽出没其间,加之道路迂远,一般行旅很少选取此途。但由碑坝沿碑坝河南行,或沿后河而下,可达通州通川县(今四川达县)。这是唐宋时期沿子午道或傥骆道经汉中去东川的道路。南宋时,川东夔州路支援汉中的军需物资,多经由此路运给张浚指挥的军队。而我们营山那时可能主要就是走的这条官驿道。
西县(治所即今勉县老城)亦有路人米仓道。此路沿定军山东侧南行,经今杨家山、阜川、大河坝、钢厂至濂水,入南郑、米仓山间的"西道"而行。由城固入米仓道,大体是溯南沙河而上,经七星店、元坝、小盘后,或折西经法镇入南郑至米仓山的"中道",或折东南经大盘、两河口、岩窝坪、廖家坝、西河至碑坝,人南郑至米仓山间的"东道"。行旅由西县、南郑、城固等地去川北、川东,选择何途,取决于出发地和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唐代梁州之南为集州,顺难江而下,可至巴州、渠州、合州、渝州。
米仓道是连接汉江、长江的一条南北通道。渠州北境有大竹县,大竹县的山货土特产品,促进了米仓道(大竹路)的交通繁荣。
汉唐以来,由汉中越巴山去巴蜀主要有三途:东为荔枝道,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三条道路互为犄角,互有联系。"巴控扼梁(州)、洋(州),吾蜀孔道。形势绝剑关之险,飞蹬逾栈道之危,犄角利(州)、阆(州),连衡绵(州)、剑(州),遮蔽东、西川,最为襟喉要害也。"
"巴之北境即米仓山,(南宋)绍兴(1131)以来,出兵之孔道。"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逆曦之变(指吴曦叛变),士大夫之南逃者,亦多由米仓山东归,此正趋荆楚之路"。
战乱时期,金牛道若被阻断,官使商旅即借取米仓道往返于成都、汉中、长安间。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岐兵伐蜀,围西县安远军,蜀中书令、北路行营都统"王宗侃遣裨将林思谔自中巴间行至泥溪,见蜀主告急"。泥溪在益昌、剑州间的金牛道上,林思谔人蜀,乃由米仓道经巴州西至益昌。陆放翁《夜梦行·南郑道中》诗云:"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孤云山、两角山位于米仓山米仓道旁,望云、九井两个险滩在川陕交界附近的嘉陵江金牛道侧,都是极为险峻之地。陆放翁以米仓道、金牛道并提,说明宋代由汉中人蜀,两道均可通行。金牛道是秦蜀间的主干驿路,米仓道为穿越巴山的辅助路线,军事上有迂回之便。而川北的人民和商贩,则视难江至南郑间的米仓道为出入汉中的捷径。
唐代米仓道设有驿站,可能一度辟为驿路。但古文献留下记载的只有米仓道南、北两端的驿名。《太平广记》引《定命录》云:"兴元之西四十里驿曰鹄鸣,滨汉江,前依巴山。韦处厚出开州刺史,……泊到鹄鸣,先访之。"韦处厚是经行米仓道先至巴州,再东南行至开州。巴州治所化成县南有清水驿。米仓道南、北端既有驿站设置,则中间必当有驿站之设。
以上特意把那时进入蜀地的几条主要官方驿道介绍一下,就是想说明那时要想来到我们太蓬山并不容易,所以那些喜欢风花雪月的风流才子们也就很难颠簸辛苦专程跑到太蓬山来吟诗刻赋,欣赏这一山风景了。
唐朝佛教盛行,整个大的历史背景,现在我们依然还是可以从描绘唐僧取经的《西游记》里一窥当时佛教繁荣的盛景。
我们的太蓬山也早在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之时,山顶即修建有普济寺了(后称景福寺)。但至于普济寺具体是哪一年修建,由谁负责修建?现已不得而知了。但根据可考的古籍记载,至少在公元888年的时候,就已经修好了。距今1130多年的千年历史,完全是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真正的古刹了。
普济寺这个名字,总感觉非常熟悉,好像在其他什么地方也听说过一样。佛教世界里面很多寺庙与菩萨,好像都充满着浓浓的似曾相识的禅宗气息,所以我又特意好奇去查了一下关于普济寺的资料。
但当我好奇在网上地图输入普济寺三字,在点击瞬间,眼前的中国地图上竟然一下子冒出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普济寺红色标注。
天啊,没有想到中国大地竟然有这么多普济寺的地名。
细细数了一下,共有55个市地图上有普济寺的地名,网上一共找到93条记载。
这些普济寺不知道是地名叫普济寺,还是都建有寺庙?无论地名也罢,寺庙也好,普济寺作为佛教的象征之一,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沉积发展,早已在神州大地留下了无数的印记,这便是宗教延续的精神力量。
普济寺已不只是我们太蓬山上的专利,在网上搜寻了一下现在有哪些普济寺,在其他几处地方也有普济寺的记载,我特意留意了一下:
浙江舟山普济寺:俗称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山,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
广州惠州的普济寺:建于明朝初年,显圣七百余年,普渡济世,功辉日月。 五台山的普济寺:南台顶上普济寺,普济寺建于宋,明成化年间予以重修。
云南丽江的普济寺;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丽江五大寺之一。 辽宁辽阳的普济寺:位于辽阳县河栏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上面这些普济寺应该是目前国内比较出名的普济寺了。但究其创建的历史与我们太蓬山的普济寺相比,则都要逊色。
普陀山的普济寺,现在算名气最大的,但也比我们太蓬山的普济寺要晚28年。剩下其他那几处宋明之后的普济寺就更不要说了。至少从最初修建的时间来说,太蓬山上于公元888年就已修好的普济寺,实在算得上最早的普济寺了。
可惜,网上却没有太蓬山普济寺的任何信息。
普济寺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佛教的种子,从唐时起,就已经播种在太蓬山上了,从那时起,在这一方土地上生存繁衍的人们,心中也就多了一份精神的寄托与期盼。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追溯一下太蓬山顶有普济寺出现的公元888年吧!
那一年的3月6日,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僖宗李儇驾崩了,唐僖宗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在位15年,享年27岁。遗诏立寿王杰为皇太弟,3月8日,于僖宗柩前即皇帝位,是为昭宗。
唐昭宗,攻书好文,尤重儒术。四年之后,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在普济寺遗址始建景福寺,县志载“唐天复年间(901-904)建太蓬山景福寺。”唐昭宗天复八年修‘景福寺碑’。三重大殿,气势雄伟,香火鼎盛,僧众达400余人。故后世有古籍载称太蓬山:“空灵奇杰,蜀士称雄,为蜀北佛教圣地。”
作者:剑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