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的“状元洞”,陈母教子的故事,三兄弟俩状元一进士
阳光里的他 发表于:2020-8-17 09:52: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30
四川南充阆中古城,因其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是一处地灵人杰、物产富饶的风水宝地。记得多年前的一档四川台的综艺节目《两天一夜》,节目中的阆中古城变得鲜活起来,一直是我的向往之地。



阆中古城三面邻水,群山环绕,水波浩渺的嘉陵江恰似一条玉带轻柔地缠绕古城,呵护千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自隋唐有科举制度以来,这里逐渐成为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之地。



清朝时,阆中曾作为四川的临时省会长达十七年,这是大家没想到的吧?朝廷在阆中设立贡院,是四川省乡试的举办地。《阆中县志》里面有记载,令人惊叹的是,在13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共走出了116名进士、402名举人,其中阆中籍的状元就有四人。



阆中古城南面有一座大象山,山上有一处隐藏在竹林间的天然洞穴,它长34米、宽约20米、高约4米,山中涌出的泉水汇入洞口前面的瑞莲池。我们现在把这里叫“状元洞”,“状元洞”里发生了陈母教子的故事流传甚广。



话说北宋时期,阆中古城已经成为了巴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商贸发达,市井繁华。在陈氏三兄弟年少时,他们的父亲陈省华赴陇城为官,母亲带着他们在阆中县城生活。年幼的兄弟三人怎能抵御闹市的诱惑,每日总想着去玩耍,无心读书,陈母愁眉不展。



陈母她的全家住在阆中古城的三陈街,成天车来人往,很是嘈杂,影响孩子学习。陈母无奈之下把三兄弟送到这个石洞里面读书。



当陈氏母子来到山洞前,陈母问陈氏兄弟,“知道为什么要带你们到这里读书?”,陈尧咨看了看母亲,谨慎而小心地说,“让我们勤奋求学,以后能像父亲一样当官”。陈母又问“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当一个好官吗?”,陈氏兄弟摇了摇头答不出来,陈母指着山洞说,你们看着这个山洞,夏天的时候可以为人们遮阴,冬天的时候可以为人们挡风,当官就要像这山洞一样,在百姓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陈母的悉心教育下,兄三人醒悟过来,终日在山洞里发奋读书。陈母每天都要过嘉陵江送来一些饮食,供这三个孩子读书。在清幽的山林间,陈氏兄弟以武练体、以文修身,还效仿天文学家落下闳观天察地,感悟自然之道。正所谓功到自然成,经过多年努力,陈氏兄弟终于在科考中一举夺魁,大哥陈尧叟、三弟陈尧咨相继高中状元,二弟陈尧佐也考取了进士。



三兄弟在母亲的教诲下和家乡文化的影响下,在离开家乡出任地方官时,表现可圈可点。陈尧叟担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由于当地天气炎热,疫病肆虐,百姓苦不堪言。陈尧叟深知,仅靠药物治疗并非长久之计,唯有改变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疫病。他下令组织百姓植树造林,教人们凿井取饮用水。几年后,大片荒山变成绿地,不仅改善了环境,水源地也得到了净化。从此,疫病得以彻底根除。



而陈尧咨在郓州为官时,采用疏导的办法,带领官民凿出了一条长达四十多里的运河,把梁山泊的积水引到海中,化解了数万顷良田被水淹没的危机。陈尧叟和陈尧佐先后官至宰相,陈尧咨文武双全,成为将军。兄弟三人的杰出才华,让皇帝也为之赞叹。宋真宗为表彰他们的政绩,御笔为状元洞前的凉亭题写匾额“紫薇亭”。阆中人为了纪念他们,又在状元洞一侧,建起“捧砚亭”和“教子堂”。



讲完这个故事,会不会有人比较眼熟?那就对了,这个故事曾出现在《三言二拍》里。元代的时候,关汉卿根据三陈的故事,专门写了一个杂剧叫《陈母教子》,明代的冯梦龙又把它收进“三言二拍”里面,所以在明清的文人中,影响颇大。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