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城墙你去过几个
幂倾城淮 发表于:2020-9-17 11:04:4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1
1、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



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2、南京城墙

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



南京城墙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但部分地段有破损。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华门(聚宝门),为世界之冠。

3、荆州城墙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是古城的第一道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

4、襄阳城墙

湖北省襄阳市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



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增辟二门(大北门、长门),连同原有四门,各建城楼一座。六个城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全国罕见。

5、兴城城墙



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城墙为正方形,周长3274米,南北和东西各长800多米,高10米,上宽4.5米。

城墙四面正中各设城门,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城墙四角设台,突出于城角。在城区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一座,现存西、南两座城门楼,城郭之间为护城河。

6、平遥城墙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周长6公里,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墙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砖,白灰包砌。环城辟城门6道,城门外均有吊桥,门外筑瓮城,瓮城上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由于瓮城共有6座,形成乌龟形状,故有乌龟城之说。



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称于世。现北、东、南三面城墙及东西隅的魁星楼,经修整而更加完好。

7、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

(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

(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

(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

(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



德胜门箭楼

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



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位于古城区南城新巷,长100米,高5.3米,厚4米,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建成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阆中古城的主要建筑有古城墙、古城门、古牌楼、古文化街区、古树、古寺庙和其他古遗迹7个方面。阆中市尚存的宋代古城墙只有50米长,城墙顶部和两侧还间或长着草木。

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



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长14公里,高11.3米,底宽6.66米,上宽5米多,内外用大块青砖包砌,城墙外侧是排列整齐的城垛和炮台。



据文献记载,开封最早的城池建筑在战国时期,大梁城共有12个城门,其中东门名夷门,大约在今日铁塔附近;西门名高门,在今日城西的东陈庄。明代以前的城墙,除皇城为砖筑外,其他城墙全为土筑,只有城楼和城门用砖砌。古城城外有宽16.66米,深3.33米的护城河围绕,在城门口的护城河上修有吊桥。开辟五个城门,南为南薰门,北为安远门,西为大梁门,东北为仁和门,又称曹门,东南为丽景门,又称宋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四个城角各建一座角楼。

10、大理城墙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



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1、歙县城墙

安徽省歙县的古城,由府城、县城两部分壁联而成。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南宋末方腊起义和元末农民战争后,都经过大修。现存城墙约1500米,以及西门月城。



东、南两谯楼、应公井、蛤蟆井、打箍井等宋以前古迹。大北街、斗山街、中山巷等街巷则基本保持着明、清风貌。县城在府城东侧,城墙建于明嘉靖34年(155年),倭寇犯境之后。城墙沿山脊构筑,现存残迹,惟新安门、问政门较完好。古迹有古紫阳书院、文庙等。府城和县城内现存明清牌坊16座。

12、潮州城墙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实际仅用了8个月时间。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将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墙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从三阳门之南,环绕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后,全长951丈,并辟“贡英”、“湖平”、“凤啸”、“和福”4个城门。乾道6年以后,新修东城,北从金山起,沿着韩江堤岸,与南端的旧城相接,长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



东城设4个城门,连同原来的旧城,全城共设11个城门,即:三阳门、小南门、下水门、浮桥门、竹木门、上水门、州学门、凤啸门、和福门、湖平门和贡门。城上构筑锯状矮墙共4000多堞。目前,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城楼、广济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

13、凤凰城墙

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现存北门城墙,后又经修复,整个城墙连接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前临清澈的沱江河。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建于清朝年间,锈迹斑斑的铁门。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14、汀州城墙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长约4公里,它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犹如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观音挂珠”美誉。



2003年10月先后分段修复了紫阳祠至朝天门186米古城墙,紫阳祠至云骧阁小门49米古城墙,云骧阁至宋慈亭67米古城墙,还新筑了“涌金”城门一座。至此,修葺一新,巍峨壮观的汀州古城墙,从朝天门至紫阳祠,再沿坡而上,翻过云骧阁,顺陡峭山势盘桓而下,经上官周亭,直抵宋慈亭,与1993年修复的古城墙相连,沿汀江穿过丽春门,一直通到五通门,全长达671米。

15、建水城墙

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22年(公元1389年)扩建为砖城。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600年,仍旧巍然屹立。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州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也不多见。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

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 ,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17、寿县城墙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22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寿县的古城墙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



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

18、夔州城墙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面积为1700平方米,城墙总长182米、高7.37米,保持了原“夔州古城墙”历史风貌。“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其中,依斗门,又名大南门,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得名于杜甫诗名“每依北斗望京华。”城门保存完好,系条石垒砌,高13.7米,长27米,厚13米。三峡工程后整体迁至宝塔坪。奉节,古属夔州。



这里,初为夔子国,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战国时,这里属楚国管辖,秦汉年间改为鱼复县。关于“鱼复县”的名称,传说与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改称奉节县,隶属夔州府。因奉节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奉节的县名,而称它“夔州”或“夔府”。



19、榆次城墙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城“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且墙基增宽一丈,达到了五丈,墙高增加五尺,达到三丈五尺,城墙上增设敌台20个,角楼4座,增设警铺16个,同时,重新清理了护城河,在护城河外设置掩护性建筑。



榆次城设有四门,上建楼橹。城之东门名叫迎曦门,南门叫观澜门,西门叫带汾门,北门叫望岳门。

20、隆里城墙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古城至今保存着古城墙、古街、古井、古建筑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



城墙高一丈二尺,城壕深一丈,城周围三里三分,东西南北有炮台者四,后改为鼓楼祀神,四炮楼保存较完好。隆里古城不大,城墙周长约1500米,在古代有2米多高,这个小小的石头圈子建于明洪武年间。

21、青岩城墙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距市区约29公里。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天启4年至7年(公元1624年-1627年)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



城门上大书“定广门”三个字。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筑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一派青灰苍黑。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

22、曲阜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



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1.41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23、盘橐 城墙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目前,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

24、巍山城墙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为棋盘式街道格局。有25条街,18条巷,街道纵横交错。



巍山北城楼名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

25、凤阳城墙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600多年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农民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创了明王朝,营建了大明王朝第一座都城,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中都城共有内、二、外三道城墙:“外城”周长30.36公里;二道城称“禁垣”,周长7.67公里,高2丈;内城称“紫禁城”,周长3.68公里,近似方形,高15.15米,墙底宽6.9米、顶宽6.4米。



▲安徽凤阳明中都城墙西门 图:张志刚

中都皇城为最里面一道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规模比北京故宫还大10000多平方米。中都城(罢建后)有9座门、28街、104坊、3市、4营、2关厢、18水关。其布局严格遵守传统的对称原则,重点突出的是中轴线上宫阙的建筑布局。

26、归德城墙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南墙长950.6米,北墙长993.4米,东墙长1210米,西墙长1201米,周长4355米。高6米,顶阔6米,址阔9米。南为拱阳门,拱券式建筑,门洞全长21米,台高8米。北为拱辰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门上原皆有城门楼,1943年毁于炮火。现北城门楼与南城门楼均已修复。



四门之外原皆有瓮城,每瓮城各1座扭头门,民国年间被拆除。城墙四面共有9座敌台,形制大小不一,西门向南的第一个马面呈半圆形建筑,其余皆呈凸出墙外马头形。城墙角各有一处角台,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城墙上城垛口3600个。城墙外3.5米为护城河,宽处500米,窄处25米,水深1-5米,绕城一周。护城河外550米处的护城土堤,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7米,高5米,明嘉靖19年(1540)筑成,今堤上果树飘香。

27、洛阳城墙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汉魏洛阳城城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三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6米左右。

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外郭城正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代称建国门,唐朝、北宋继续沿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发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3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作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都城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2007年,工作人员在定鼎门遗址区发现了骆驼蹄印,它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历经1000多年,隋唐洛阳城遗迹保存完好。

28、广府城墙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其民居古朴雅致极具明清风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犹如镶嵌在冀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为一体的古镇典型。广府古称曲梁,自西汉起,历代为郡、府、州、县治所。隋唐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十四步。



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元朝侍郎王伟做郡守时,将土城增扩为9里13步(4522米)。明嘉靖21年(1542年),知府陈俎调集9县民工,历时13年将土城改为砖城,城高12米、宽8米,建垛口1752处。嘉靖43年(1564年),知府崔大德又增修四瓮城。古城内外历史文物及遗存众多,有广府古城、弘济桥、杨露禅和武禹襄故居、毛遂墓、藏兵洞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步步皆古迹,处处有风情。行走在古城深处,整齐的青灰色民居,分列街道两边。围绕在古城墙四周的是长约5公里的护城河。

29、苏州城墙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时值今日,苏州仍拥有的城门或者沿用的地名有(从正北顺时针):平门、齐门、娄门、相门、葑门、南门、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10个。能够看到较完整城墙的有盘门到胥门段;能看到城墙遗址(有土墙,但无城砖)的有南门到葑门段、相门到娄门段、金门到阊门段;拥有古城门的有:盘门、胥门;拥有残存城门的是阊门;民国后新建带罗马风格的城门:金门;恢复重新建设的城门及城楼的:阊门、葑门;拥有完整瓮城或遗址的:盘门、阊门;能够参观的带有水门的城门:盘门(古建)、阊门(重建)和葑门(重建);已无遗迹可寻的城门:相门、齐门、娄门、平门等。



历史上,苏州最早的城墙是8陆门8水门。苏州是当年的大城,又是水乡。拥有地理之便的苏州,连护城河都修得那般宽阔。苏州城墙大多都拥有两条水道,叫做内城河和外城河,这是两条军事防御的沟壑。

30、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

31、西昌古城墙



西昌古城位于凉山州中部,总面积26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是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西昌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



32、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它的历史要追寻到宋代。宋庆历二年在此建用来停战船的刀鱼寨,明洪武九年在原刀鱼寨的基础上修筑水城,总面积27万平方米,南宽北窄,呈不规则长方形,负山控海,形势险峻,它的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炮台、护城河等海港建筑和海防建筑保存完好,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



33、大同城墙



大同城墙位于大同市中心区域,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大同城筑邑历史悠久,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



现存城墙是明代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于明洪武五年增筑起来的。建有主城门和阳、永泰、清远、武定四座,同时还建有护城河、吊桥、城楼、箭楼、月楼、乾楼 望楼、角楼、控军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2008年起因古城墙夯土墙体遗存较好得以修复,对70%夯土城墙进行包砖整体修复,由于梁思成对大同城楼的测绘资料齐全,照片文献详实,而且城墙根基条石,马面基础均砖墙等均有遗存,为修复提供了详细依据,因此保证了建筑原真性,保护修复完的大同城墙蔚为壮观。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南部,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