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观音庵社区“12345”创新基层“治理圈”
寒郁轩良 发表于:2020-12-21 11:18:5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3


王玫玲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如何提升水平?四川南充西充晋城街道观音庵社区推行“12345”工作机制,在城市社区探索打造基层“治理圈”,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一张“红网”两种模式

打造居民自治圈

12月9日,观音庵社区的棕树湾小区,绿化带里草青树绿,路面干净平坦,车辆规范停放,增设的健身器材上多了许多锻炼的身影……而此前,该小区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小区。

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华勇介绍,棕树湾小区环境的改善,是该社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打造居民自治圈所解决的“大事”之一。近年来,该社区直面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织密一张“红网”(即建设“红色小区”“红色楼栋”、申报“红色商铺”等,形成一张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轴心”作用,推行“五步工作法”和“订单制”管理“两种模式”。针对有关社区建设、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通过提议、共议、定议、决议、评议等方式进行民主决策;针对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等“小事”,则采用“居民下单、小区接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居民评单”的“订单”管理模式,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今年8月,社区接到棕树湾小区居民对小区治理的提议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了解情况,针对问题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和小区业主委员进行共议,召开议事协商会,定议了包括人财安全、基础设施损毁、乱停乱放等6大类30余个问题,于9月引进正规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

“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小区环境大变样。”在小区改造提升评议中,居民何德中竖起了大拇指。

三支队伍四项功能

构造公共服务圈

今年1月,该社区广泛发布志愿者“召集令”,28名党员干部站出来,主动认领公益岗位,示范带动200余名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通过自主建、择优选、对外引等方式,该社区组建起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干群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凝聚起治理合力。

“为了把便民落到实处,把‘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我们延伸志愿服务触角进小区、到家庭。”高华勇介绍,志愿服务队已深入街头、小区、楼栋、住户家中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卫生清扫等公益服务,组织安全教育、应急演练、义捐倡议等活动,深入困难家庭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

同时,按照建设一体化社区理念,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亲民化’便民中心,推行‘精细化’网格管理,实行‘全方位’应急管理,拓展‘四项功能’,提升服务水平。随着一体化社区的建成,“高标准阅览室”“残疾人康复中心”“童伴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亲民服务阵地受到众多群众喜爱。

多方联动五大行动

营造社会共治圈

12月9日,临近下班时间,观音庵社区“群众说事室”内仍是一片“喧哗”。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和城管局工作人员正对广场舞扰民问题进行面对面协商。

据了解,该社区辖区内的城北广场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但附近居民却深受广场舞噪音困扰。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组织多方协商,议定划定广场舞区域、调整时间段等内容,矛盾很快得到化解。

“大家的事大家说、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人民群众才是社会治理的主体,要让‘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高华勇介绍,社区党组织搭建平台,不定期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共同为治理难题“诊断开方”。为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社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掌上社区五大创建行动,营造“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治氛围。

随着社会共治圈逐渐成熟,社区居民纷纷自觉当起社区共治的末枝“哨兵”,实现党组织领导、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