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政策“层层加码”不是积极防疫之举
落败的青春阳落s 发表于:2021-1-29 11:27: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71
文/张小草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近期,各地也陆续出台鼓励群众就地过年的倡议和相关政策措施。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负责人介绍了《通知》有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1月28日《经济日报》)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关于返乡、就地过年的政策备受关注。网上流传的一些段子:“乡愁是一张张核酸检测证明,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呆在那头,别回这头”“ 国家倡导‘低风险地区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到了村一级则直接就是一个字‘滚’”……夸张的表达,透出几分荒唐和尴尬,却又生动揭示出“就地过年”政策被“层层加码”“逐级加戏”的现实。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区疫情防控普遍压力较大。翻看各地关于返乡的规定不难发现,“加码”的情况在不同地区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要求“外省返乡人员须进行居家健康监测14天,期间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的;有强调“低风险地区返乡后居家观察期间需要做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血清抗体检测”的;甚至还有的提出“如特殊情况必须回乡,需提前到社区居委会报备登记,人员抵达后实行14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诚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是看齐意识的体现,但必须要明确,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更安全更好地运转,保障人们尽可能正常地生产生活,而不是擅自加码、添堵添乱。防疫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治理能力和面临的风险程度,倘若为了“省事”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给有返乡需求的群众人为“设障”或者直接“拒之乡外”,所谓的“硬核政策”很难说没有规避责任、投机偷懒、增加社会矛盾的嫌疑。

减少人员流动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举措,但倡导“就地过年”不等于“禁止返乡”,返乡政策“比严斗狠”不等于“严防死守”。“层层加码”的现象反映出一些地方干部担当能力不足、治理能力缺乏,这不仅不利于精准防疫政策的落实,更不利于凸显和传递政府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政策温度、维护同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大局稳定。

疫情防控是对治理能力和智慧的一次大考,必须要下好“绣花功夫”,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目前有的地方采取的“一刀切”措施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明确表态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给少数执行政策“跑偏”“变味”的地区“敲了边鼓”,也为各地制定返乡政策“定了调子”。

“就地过年”与春节返乡并不是对立的。为“就地过年”的群众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的同时,也要为符合条件的返乡人群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一些地区已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非常明确、详细的返乡政策规定和问题解答,并发布在易于搜索的微信公众号、官网等渠道;有的还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解读,并留下明确的咨询部门、联系人和工作电话甚至手机号码。这些积极的做法为各地返乡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科学精准的防疫政策,考验着每一名干部、每一个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智慧。春节是我们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让“就地过年”的人能够留得安心,让春运返乡的人能出行顺畅,如此,方能让大家都有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