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打造多项阅读阵地 构建百姓文化粮仓
123456848 发表于:2021-2-10 23:10:2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8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古美好的生活便有“书香”相伴,人们对于书香的情怀,绵延至今,从未断绝。近年来,高坪相关部门以“书香高坪”建设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城乡书房、农家书屋等为主阵地,着力营造高坪“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构建出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加强阵地建设,打造便民阅读平台
2020年11月,高坪区首个集办卡、借还书于一体的24小时智能微型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



“有了智能微型图书馆后,我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可以借书还书。”高坪三小五年级学生刘丹菲正与同学一起借阅图书,自智能微型图书馆设立以来,自己和同学每天都会来看书借书。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能微型图书馆操作方法清晰易懂、步骤上也更加简便。
高坪区图书馆业务部主任沈海平告诉记者:“以前,读者必须到区图书馆办理借阅证,现在在智能微型图书馆就可以办理了。”



智能微型图书馆的设备与自动贩卖机相似,操作界面由触摸屏、身份证识别区、使用说明等功能区组成,市民持身份证刷卡后点击借书选项,就可从图书柜中选择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归还功能与借阅功能相类似,选择还书选项后,只需将图书放置于尚有空间的存放区域,关闭柜门,点击确认即可完成还书。
下一步,区图书馆还将在城区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再投放近10台智能微型图书馆,并对陈列书籍有选择性进行投放,从而更有效地拓展市民参与全民阅读的空间与积极性。
强化社区书屋建设,解决市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柔和的灯光、清新的盆栽、舒适的沙发……走进清溪街道琴台路社区的社区书屋,处处流露着舒适、惬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文学经典、幼儿启蒙各类图书一应俱全。不少居民或站或坐,静静地看书。在少儿阅读区,孩子们坐在长桌边,听家长为他们讲故事。



“现在来居委会办事就可以顺便把书借回家阅读,方便多了。”社区居民林影说,图书室内书籍种类丰富,为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下了班或放了学,先到社区的书屋里借本书然后再回家,是清溪街道琴台路社区居民养成的新习惯,在电子产品盛行的当下,这间书屋被居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培养的是阅读习惯,改变的是生活方式。
琴台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伦全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希望市民能用书里的词句来洗涤平时因忙碌而浮躁的心灵,让阅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阅读陶怡情操。”
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农家书屋作为图书馆的基层服务点,距离群众最近,与群众联系最紧密,更是打通群众与阅读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读书的好去处。
中午时分,阙家镇利光村的村民吃过午饭,三三两两结伴来到村头的农家书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起来。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不少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我们帮助很大” 东观镇灵观音的村民黄成武表示,自从村上设立农家书屋以来,每当遇到一些农业生产和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都会来这里查阅相关书籍。
本着为农民提供新信息、新知识的宗旨,农家书屋根据本地村民文化状况、农业产业结构、风土人情等村情配备内容健康、实用性强的好书,让村民喜欢看更看得懂,眼下,村民闲暇时进书屋阅读学习成为一种新时尚。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高坪区不断加强阅读阵地建设,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向前迈进。
目前,高坪在全区各地共设立了23个图书馆,共计投放图书6万册左右,建立1个智能微型图书馆和1个爱心驿站,年后将投入使用另外2台能微型图书馆。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珠丽 报道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