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真语文? “巧”诵古诗情
飘渺九月 发表于:2021-4-4 12:34:5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28
——记郭林芳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磨课活动

郭林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致力于提升团队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3月24日,工作室开展“送课下乡”磨课活动。曹书萍老师在涪江路小学试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赵州桥》第二课时,詹巧巧老师在仪凤街小学试教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古诗二首》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曹书萍老师试教的《赵州桥》分为五个板块:回顾课文,导入新课;聚焦重点,探究方法;学习迁移,读写结合;巧记“美观”,积累语言;总结课堂,拓展延伸。每个板块的教学活动都紧扣目标,落实重难点。特别在第二板块的教学中,曹老师立足三年级学生学情,教路清晰,层次分明,运用主题阅读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教学不着痕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自然发生。



詹巧巧老师首先从单元整体框架入手,揭示单元主题——“大自然的秘密”。她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整堂课用美读诗文、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逐一落实。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描述,对古诗内容有了初步认知。接着通过两个教学活动,配一配、猜一猜,落实对诗歌的品读。






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工作室参与磨课活动的老师们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赵州桥》一课,老师们建议在学习第三自然段“龙的姿态”时,三组句子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学生活动,既要保证教学时间充裕,又要把握学生的课堂状态,松弛有度;其次,在小练笔中,建议用出示图片的方式来代替文字的呈现。对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听课老师建议诗文要读出层次: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中理解—读出诗情—读出韵味,层层递进,螺旋上升,达到对诗歌的深入理解。








美玉靠琢磨,好课靠打磨。磨课的过程是不断积淀的过程,是优化教法学法的过程,是集体思维碰撞的过程。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文稿:曹玲 周玲
编辑:李秀梅
审核:郭林芳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