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名列开国十大元帅之首。他一生中参加了无数场大小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位指挥过国民党军队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的共产党将领。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数度艰难的抉择,始终不忘初心,终于成就了他毕生所求的革命理想。
[size=1.059em]一、童年仇视不公,旧式军阀将领出身,入党一波三折
朱德出生于清王朝末期,那时皇室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统治制度腐败到了骨子里,在西方列强的窥视和不断的蚕食下,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拼命劳作仍然朝不保夕,就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
朱家是四川省仪陇县众多佃户家庭中最普通的一个,朱德的祖父租了丁姓地主家的田地。旧时的封建制度对穷苦百姓没有丝毫公平可言,朱家每年要上交50石粮食作为田地的租金,田地的产量有限,即使朱家拼尽全力劳作一年,也很难吃饱。更别说遭遇灾年,粮食减产,光是交租都不够,还要向地主家赊粮,被对方百般刁难。
朱德自懂事起便学会帮助母亲干活,长到八九岁已经能够下地劳作。朱德自小心中就有一个疑问,为何他们全家已经这么辛苦了,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丁家的人甚至不用亲自劳作,却餐餐鱼肉,个个衣着光鲜?
饿得实在受不了时,年幼的朱德气愤又不解地问家里人,可是被压榨惯了的大人们没办法给朱德解惑,唯有脸上的表情更加悲凉。
1895年,朱家好不容易攒齐了年租,地主却无理蛮横地突然加租,朱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年三十那天,被地主从佃租的房子中赶了出来。寒风呼啸,刚满九岁的朱德被迫与父母分别,跟随祖父和伯父搬到大湾生活。
世道的不公和地主的为富不仁本就在小小的朱德心中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骨肉分离更是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他一腔的怒火却不知该向谁发泄。
朱家还保留着读书赶考改变全家命运的旧式思想,即使家境贫寒,家里人还是没有放弃送朱德去私塾读书。十岁那年,朱德遇到了对他影响颇深的老师席聘三。
席聘三饱读诗书却不迂腐,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时刻心系民族危亡。授业之余,席聘三经常与朱德讨论时局,在他的谆谆教导下,朱德深切了解到了还有许多人如他一样遭受着苦难,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和列强的侵略,朱德开始关注时局。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戊戌变法,席聘三特地找到了“公车上书”的文稿,向学生们讲述爱国人士为变革和救国做出的努力。那是朱德第一次受到新思想的洗礼,他终于明白,想要改变当前民族的处境,必须推翻封建腐朽统治,强民强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朱德与同学们一同慷慨激昂,恨不得马上冲到北京去,把列强通通赶出中国。席聘三教导同学们,西方国家之所以比我们强盛,是因为科学,要好好治学以后研究西洋学问,师夷长技以制夷。朱德跟随席聘三学习了八年,从少年起便确立了爱国主义思想。
1906年,朱德到 顺庆府官立中学堂学习,这是一所新式学堂,学校的校长 张澜和教师们大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爱国人士。在学校里,朱德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民族危亡的紧迫感,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读书,就是为了救国!
1909年年后,朱德离开家,跋涉了70多天奔赴云南,在他看来,云南是祖国的边境,军事是重中之重。到了云南后,朱德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而后跟随校长李根源加入了同盟会。在操练之余,朱德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为今后做准备。
待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朱德已经是滇军中的司务长,他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战斗意识,在云南起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蔡锷(è)对他非常赏识,朱德在滇军中连升6级,最终坐上了旅长的位置。
朱德在滇军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在不断的混战中,朱德也逐渐认清了旧式军阀的本质。军阀们为了争夺地盘不断内耗,连年的战火让老百姓们颠沛流离、民不聊生。这样的生活与朱德的初心背道而驰,旧民主主义没办法真正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朱德迷茫了,他想改变,但却看不清楚方向。
十月革命让马克思主义的春风席卷了中华大地,朱德阅读了大量关于俄国革命的文件和报道,俄国革命的胜利让他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真正让朱德明确前路的是五四运动,各种进步思潮让朱德茅塞顿开,他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革命,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朱德终于明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他唯一的出路。
1922年,朱德离开了云南,他下定决心要寻找民族救亡图存的真理,他想起了席聘三的教导,他决定到欧洲去学习西方科学和社会主义。这年6月,朱德在报纸上读到了新工人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消息。
其实早在1921年,朱德的好友孙炳文就曾经在信中建议朱德尽快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德知道不久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都是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朱德认识到共产党正是他所向往的那种代表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进步党派,他马不停蹄地赶赴北京拜访孙炳文,想要加入共产党。
孙炳文的想法与朱德的不谋而合,但是怎么才能联系上共产党呢?孙炳文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李大钊。李大钊与孙炳文是好友,又是共产党的负责人,但是两人来到李大钊工作的北京大学红楼时,才知道李大钊已经出发去南方了。
朱德和孙炳文等不及李大钊回来,决定立刻动身去上海,拜访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两个人费尽周折才打听到陈独秀的行踪,于1922年8月来到《新青年》的编辑部见到了陈独秀。
朱德心中一时激动万分,不知该从何处说起,所幸从小时候的经历开始讲述。陈独秀听得十分认真,但待听到朱德说他在滇军中任旅长时,脸色瞬时阴沉如水。陈独秀沉默了一会才委婉地拒绝,他说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进步组织,他们可以为工人阶级的事业奋斗终身甚至献出生命。但是朱德是旧式军阀中的高级将领,在世界观上就与共产党不相同,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审查才可以加入。
朱德并没有因为陈独秀的拒绝而放弃,他坚决道:虽然我是军阀队伍中的军官,但我的部队从来不会做对老百姓有害的事情,我想加入共产党。
面对这样的朱德,陈独秀有些犯难,他虽然能感受到朱德的渴望,但朱德毕竟是国民党的军官,这个身份非常棘手,共产党正处在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阶段,不能有一点点闪失,他更不能冒这个险。
陈独秀起身从书架上拿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以及他亲自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交给朱德,同时劝说道,共产党与国民党性质不一样,是一个纪律严谨周密的组织,以朱德这样的背景,如果有心,即使在军阀部队中,也可以对革命起到正面作用。
朱德被陈独秀拒绝并没有灰心,反而觉得他想为革命冲锋陷阵的信念前所未有的坚定。同年9月,朱德和孙炳文一同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去寻找革命的真谛。
在巴黎时,朱德听房东无意中说起近期有个叫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中国青年学生团体到处宣传革命,朱德眼睛一亮,连忙问关于这个团体的详细情况,房东却不知道更多细节了。
朱德和孙炳文四处打听,终于打听到这个组织的发起人叫周恩来,但遗憾的是他去了德国柏林,并不在巴黎。事不宜迟,两人决定坐火车去柏林找周恩来。一路上,朱德心中难免有几分忐忑,他担心周恩来会跟陈独秀一样,因为他军阀军官的身份拒绝他入党。
朱德和孙炳文来到周恩来位于柏林的住处,给他们开门的是一个儒雅清秀的年轻人,待进到屋中,朱德方知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朱德当时已经36岁了,他并没有因为周恩来年轻就起了轻慢之心,他严肃谨慎地跟周恩来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共产党的强烈诉求:只要不让他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共产党让他做什么都行!
周恩来全程都在认真听,不时低头记录,他留朱德和孙炳文吃饭,三个人就当前国内外局势、马克思主义思想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许多问题上都英雄所见略同,周恩来同意两人加入共产党,同时也嘱咐他们,对外要保密。朱德这才正式找到了组织,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生涯。
[size=1.059em]二、保留最后的火种,完成井冈山会师
1926年朱德回国以后,应中共中央的指派到川军中做统战工作,11月与刘伯承等人一起策应北伐战争。1927年1月,朱德奔赴江西南昌,利用当初在云南讲武堂和滇军军中的人脉关系,创办了军官教育团。教育团表面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实际上是为秘密建立起的共产党组织打掩护。
1927年8月,为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抗衡、拯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发起八一南昌起义,但在领导起义的主要将领中,并没有朱德。朱德在这次行动中的主要任务是灌醉当地驻军团长,然后在起义部队穿过江西之前,摆平前方把守的滇军将领。
用周恩来和陈毅的话来说,当时的朱德只是个很好的向导和参谋,大家都敬重他年长,但并没有人听他的指挥。可见朱德在南昌起义之初确实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但是实际上,南昌起义是朱德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更是朱德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关键一战。
9月,南昌起义军兵分三路奔赴潮汕,朱德奉命带领原叶挺部队的3000人留守,为主力部队断后,为部队争取三天的转移时间。
这三天里,朱德与敌军拼杀周旋,成功拖住了敌人的脚步,正要转移与主力部队汇合之际,却收到消息说,主力部队全军覆没。部队中剩余的两千多人如遭雷击,一时间全部失去了斗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完了,他们这两千多人都不够敌人塞牙缝的,就地解散是唯一的活路。
此时,朱德站了出来,他声音稳定气势如虹,高声喊:不要乱,我们有人有枪,一定会有办法的!这才勉强稳住了军心。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部队向江西省安远县的天心圩(xū)艰难地转移,部队没有补给,没有援兵,甚至没有前途。途中,人越走越少,越走越散,几乎每天都有人离开,等到了目的地,整个部队只剩下了800多人,绝大多数部队将领都离开了,师级以上干部除了朱德全走了,政委也只剩了陈毅一人。
到了天心圩,朱德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思想动员大会,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的政治局势,用理论证明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他用俄国革命作类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也失败了,但是1917年革命成功了。中国也一样,他们现在的失败只是黎明前的黑暗,黑暗总会过去,革命也一定会成功!
这番讲话感人肺腑,朱德的坚定和执着让人忍不住信服,800多名战士重拾了信心,坚定了信念。终于坚持到1928年4月的井冈山胜利会师。
这800多人是中国革命最后的火种,他们大多出身于黄埔军校,又参加过北伐战争,个个都是军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今后中国共产党部队的中坚力量。其中囊括了中国十大开国元帅排行第三的林彪、排行第六的陈毅、以及十大将之首的粟裕。
在这一役中,朱德力挽狂澜,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不肯服输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更是为今后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正所谓破而后立,从此以后,朱德正式登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舞台。
[size=1.059em]三、六位妻子中五位忠孝仁义,一个为了赏金出卖同志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天长地久本就是奢求,更何况朱德还是一名军人,颠沛流离是他的宿命。
朱德一生中有过六次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刘氏,当时朱德十九岁,依循着旧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惯例,娶了长他两岁的表姐。
刘氏嫁给朱德后吃苦耐劳、孝敬父母,但朱德与她仅仅相处了不到半年时间便外出求学了,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日子哪怕再艰难,刘氏也没有打扰过朱德的生活。辗转听闻朱德参加了革命以后,刘氏吃斋念佛,只希望朱德平安。朱德对刘氏虽然没有感情,但他非常感激刘氏替他尽了孝道,刘氏过世以后,朱德让儿女奉刘氏为嫡母,前去吊唁。
1912年,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任职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在昆明师范学院读书的萧菊芳。萧菊芳接受过新式教育,大胆热情,朱德对她一见钟情。同年秋天,两人结为连理。
朱德与萧菊芳有很多共同语言,不仅是爱人,还是知己。但朱德军务繁忙,萧菊芳还要继续学业,婚后两人也很少有机会朝夕相处。1916年9月,萧菊芳产下一子,这是朱德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的他欣喜若狂,为儿子取名为“保柱”。但好景不长,保柱还不满一岁,萧菊芳便因病过世了。
萧菊芳的离去让朱德久久不能释怀,但保柱还小,不能没有人照顾。朱德的战友们看着朱德一个人带着孩子也颇为心焦,给他介绍了陈玉珍。
陈玉珍的到来让这个原本支离破碎的家重新有了活力,陈玉珍非常支持朱德的工作,将保柱视如己出,她兢兢业业,让朱德没有后顾之忧。朱德也终于过上了几年温馨的家庭生活。
直到1922年,朱德离开滇军,之后留学法国。曾有传言说陈玉珍和保柱在一次战乱中不幸丧生了,朱德伤心了好一阵子,后来才知道是谣言,但遗憾的是,朱德之后与陈玉珍再也没有见过面。
1922年,朱德留学法国时,刚满二十岁的贺治华也在同行之列。贺治华貌美如花,又精通外语,在朱德留学期间对他帮助良多。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顺理成章地与贺治华在一起了。
朱德被迫离开柏林前往苏联时,同行的贺治华已经怀有身孕。1926年4月,贺治华生下一个女儿,朱德为她取名朱敏,小名叫四旬。但贺治华不喜欢这个有些土气的名字,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菲菲。
那时朱德与贺治华之间的感情已经有了裂痕,朱德常年为革命奔走,分给贺治华的精力本来就有限,加之朱德老成持重,贺治华嫌弃朱德不会哄人不懂浪漫,对朱德的态度十分冷淡。
1926年,朱德奉命回国,为了保护妻女的安全,朱德将贺治华和朱敏留在了苏联。可是贺治华并不想带着一个“拖油瓶”过日子,她很快便联系了国内的妹妹,让她把朱敏带回了国内,接着用朱德留给她的钱恣意生活。她与朱德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转而与革命青年霍家新结婚。
1928年,中共中央安排贺治华夫妇回国,为他们准备了待遇很高的工作和宽敞的住所。但贺治华并不满意,她沉迷于奢侈的生活。当时国民政府悬赏3000美金捉拿罗亦农,贺治华夫妇几乎毫不犹豫地就将罗亦农和邓小平的行踪出卖给了国民党特务,想拿着赏金远走高飞。最终,霍家新被组织当做特务处死,贺治华也被国民党特务黑吃黑除掉。
1928年,朱德遇到了他一生中最美的兰花——伍若兰。伍若兰与朱德一样,自小同情劳苦大众,痛恨封建统治和资本主义,朱德第一眼看到风风火火的伍若兰就印象深刻。两人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对彼此心生爱慕。
伍若兰个人能力出众,她是朱德的得力助手,而朱德是伍若兰的毕生信仰。1929年,红军主力从井冈山向赣南转移的途中被国民党军队伏击,伍若兰为了掩护朱德等中央领导离开,带着队伍吸引敌方火力,不幸被捕。敌人对伍若兰严刑拷打,想逼她说出共产党的下落,伍若兰宁死不屈,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
康克清是朱德最后一位妻子,也是最幸运的一位,她与朱德相守了四十余载春秋。康克清继承了朱德大公无私的精神,1983年,朱德的孙子犯下重罪,康克清得知后大义凛然地表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德的一生创造过辉煌,也历尽了人世沧桑,最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伟岸背影,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谨以此文献给朱德元帅,这盛世,如您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