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撂荒地“长”出新希望
123456809 发表于:2021-6-11 22:07: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49
营山:撂荒地“长”出新希望







导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今年以来,营山县把切实抓好撂荒地整治工作及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作为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场硬仗,聚力撂荒地专项治理,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01

四级联动 掀起复耕攻坚战役




(小桥镇撂荒地整治 杨汉国 摄)

5月26日上午,笔者来到小桥镇龙岩村五组,但见成片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排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远处,挖掘机轰鸣作响,一边平整土地,一边修整产业便道。“两个月前,这片田地里的杂草有半人高。”龙岩村党支部书记黄竹清告诉笔者,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加之部分地方耕作条件较差,全村160多亩土地抛了荒。通过复垦,目前已有120多亩耕地栽上了水稻、种上了大豆,本月底将全部完成复耕计划。

撂荒地的成因各不相同,但产生的浪费不容忽视。去冬今春,营山县组织包括乡镇联村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在内的工作队,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对撂荒地进行逐一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再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联合成立撂荒地核查小组,最终精准锁定全县撂荒地面积为60680亩。

为此,营山将撂荒地治理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的通知》,专门召开农村撂荒地整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县农村撂荒地整治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规范,掀起了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农民主动参与的攻坚战役。

“依据复垦难易程度,全县将撂荒地分为三大类并分别制订复耕方案。”营山县副县长陈伟说,同时,县上出台了扶持政策,对复耕复种面积不低于50亩、相对集中成片的,依据复垦难易程度,每亩奖补200—500元。截至5月底,各乡镇(街道)已组织复耕3.12万亩,占全部撂荒地的51.42%。

02

一地一策 撂荒土地重现生机




(木垭镇锡山村撂李家湾荒地重新焕发生机 杨汉国 摄)

5月27日,雨后初晴。木垭镇锡山村村民李绪文在自家的2亩耕地里忙了一上午,“上半年种大豆,下半年栽油菜,这2亩地一年再怎么也能增收一两千元……”此前,这2亩土地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既耗劳力又费精力,李绪文无心耕种,致使地里荒草丛生。

今年4月,为了治理撂荒地,村里自筹资金修通产业便道,把过去许多不通路的撂荒地连了起来,三轮车、旋耕机能直接开到田间,耕作变得轻松不少。像李绪文家这样因耕作条件缺失而撂荒的土地,营山采取统筹使用劳力、机械等资源的办法,鼓励农户积极申请农机购置补贴,采用机械播种、收割等,实现了“农户自我复耕一批”“统筹劳动力帮种一批”。
基础设施配套,是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营山县围绕“水、路配套”和“服务配套”两大关键做文章,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做到产业规划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机械服务就跟踪到哪里。据了解,今年以来,营山鼓励村集体采取先行自建农业基础设施与项目申报支持并行的建设方式,新建产业路10公里,修建山平塘、蓄水池20口,调集旋耕机、挖掘机等机械100余台,组建机械复耕队15支,并配送肥料、种子1500吨。
在小桥镇白岩村,撂荒已久的两块山坡换上了绿装。今年3月,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给大家算经济账、社会账、发展账,动员群众将撂荒土地流转出来发展集体经济。村集体组织与村民签订流转合同,土地权属和政策性补贴不变,第一年开荒免租金,第二年根据实际情况给付每亩租金100至200元,群众到地里干活按天计酬;如果村民要自己收回种植,随时可以返还。灵活的政策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护。
按照“农户自种、大户扩种、业主流转、集体兜底”的思路,营山还制定了“一户一策”“一地一策”复耕方案。“通过分类落实责任主体,有效解决了‘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建勋说。截至目前,全县183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土地复耕行动,复耕土地集体经营1.62万亩、自我复种0.8万亩、委托帮种0.7万亩。
03

提升效益 促进可持续发展





(营山县小桥镇白岩村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 杨汉国摄)

5月28日上午,笔者在西桥镇新河村2组一处名叫吴家湾的山地看到,在半山腰的水田里,村民正忙着给秧苗施肥、除草;山顶上,村民正忙着翻土播种大豆。“这一片以前都是撂荒地,今年都复耕复种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罗燕告诉笔者,今年新河村摸排统计撂荒地280亩。为此,新河村将撂荒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村干部牵头、村致富带头人入股,成立了营山县新鑫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种植。村民不仅能获取补贴,到合作社打工还能挣工资。目前,新河村已全面完成复耕复种任务。

“随着土地开荒和撂荒地复耕,如何有效提升产出效益,成为我们正在实践和探索的课题。”西桥镇党委书记邓鑫介绍,该镇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现已形成新河村70亩优质水稻示范区,黄梨村90亩中药材示范区,太极村、新河村、黄梨村500余亩大豆种植示范区,太平村百亩果蔬大棚区正在加紧规划实施中。通过规模经营、连片打造,实现撂荒地“变废为宝”。今年全镇预计可实现水稻等粮食作物增收42吨左右,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增收110吨左右,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60万元左右。
“我们充分发挥驻村农技员、农技巡回小组的作用,对撂荒土地采取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分类复耕。”营山县委副书记杨佳告诉笔者,全县还结合“22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配套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共利用撂荒土地发展粮油产业3万亩、经济作物0.12万亩。
(邓斐 杨汉国 /文)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