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丨延安精神: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
XY890 发表于:2021-6-13 10:15: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05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


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


■刘笑伟

“毛泽东的队伍穿过黄褐色的山谷——头道川,来到地处陕西黄土高原心脏地带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吴起……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将越来越习惯于窑洞生活。”这是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多年之后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描述。

那时,人们没有想到,中国共产党这支弱小的力量,竟然能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更没有想到,她又只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一个新中国。






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当时,延安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西北古城、偏远山城和贫瘠小城,但中国共产党人的胸襟和眼光却远远超越了时空。山城虽小,却胸怀着中华民族的命运;油灯虽暗,却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向;窑洞虽土,却孕育出引领时代的思想;条件虽苦,却创造了崇高伟大的精神。

何谓延安精神?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国破家亡,风雨如晦。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之际,中华民族也正如《义勇军进行曲》里所唱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相继侵占了东北全境和热河省,并将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1935年下半年,随着日本侵略者制造华北事变步伐的加快,华北局势急剧恶化。学生们悲愤地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走上街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由此席卷全国。

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高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暗夜的熊熊火炬,吸引着无数有志之士。

1939年6月4日,菲律宾爱国华侨王雨亭在得知儿子王唯真选择奔赴延安之后,写下这样一封家书——

真儿:这是个大时代,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愿,决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掩没了我们的民族意识……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造就一个强健而又智慧的现代青年,来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新中国”!这是多少中国人的热切期望啊!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广泛发动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取得平型关大捷等许多重大胜利,深入敌后开创了晋察冀、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中国人民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把中国带向光明的未来。

于是,无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前赴后继,冲破层层阻碍,在黑暗中选择光明,在生死考验中选择献身,无惧重重危险奔赴延安,汇成一道气势磅礴的时代大潮。

我要去延安!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上回荡的嘹亮声音。在通往延安的崎岖而艰险的路上,出现了一张又一张坚毅的面孔。他们,有从沦陷区来的,有从国民党统治区来的;有富裕家庭的子弟,有贫苦人家的儿女;有从大城市来的,有从小山村来的,还有从国外辗转而来的爱国华侨。他们有的母女相约,有的夫妻相约,也有的兄弟姐妹相约,师生朋友相约,不怕艰难困苦,无惧长途跋涉,越过层层封锁,奔赴心中的圣地延安。

从西安到延安,800华里蜿蜒起伏的山路,是用汗水和鲜血铺成的“信仰之路”。大部分青年都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冒着国民党军队封锁、绑架和杀头的危险,突破封锁线,徒步来到延安。

这一支支奔赴延安的铁流,让我们在时空跨越中触摸到了信仰的力量。有了共同的理念信念,他们在小米和大米之间选择了小米,在跋涉与安稳之间选择了跋涉,在牺牲与苟活之间选择了牺牲。来到延安后,他们宁愿自己挖窑洞、抡起开荒的镢头;宁愿“桦树皮当纸,膝盖当课桌”,在“窑洞大学”学习最先进的革命理论;宁愿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吃着黑豆小米,并且以苦为乐。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了他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和勇气。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一位广东青年经西安奔赴延安,路上不幸病倒,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执着地把头朝着延安方向,双手抠进黄土地,艰难地爬行,倒在了通向延安的路上。

渴求信仰的生命如大江大河,只有不断流淌、一路前行,才能收获奔流入海的壮阔境界;只有经历九曲十八弯,才会迸发出惊人力量。


窑洞里的烛火照亮了中国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范长江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进行采访。

1937年2月9日,范长江来到延安,在凤凰山窑洞里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当时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那晚的谈话让范长江觉得,中国的出路找到了。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1940年5月31日,爱国华侨陈嘉庚经西安到达延安。通过对延安各方面的考察,陈嘉庚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给陈嘉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深邃思想。毛泽东在延安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着补丁衣服开会、讲课,让人感佩和崇敬。美国记者斯特朗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后,称赞他们是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在谈笑中就会揭示一个时代的伟大真理。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

延安时期,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哲学著作。斯诺回忆道:“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和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

1937年7月至8月间,毛泽东撰写了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文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延安期间,毛泽东还阅读了大量军事学著作,并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

灯烛辉煌,光焰灿烂。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发表发刊词,总结了建党以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方面的发展成果,提出了党的“三个法宝”的观点。

1939年、1940年之交,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理论著作。

延安期间,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行正确的大政方针,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大发展的形势下,各地对干部的需求一时间变得异常迫切。面对民族解放斗争的新形势,1938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党员。大批来到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入党,有力地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对革命青年的教育,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数十所干部院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所需要的精英人才。

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打满补丁的衣服,一碗碗粗粝的小米饭,就是一座座熔炉,熔炼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毛泽东曾风趣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却学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延安也面临着重重困难。

毛泽东说: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一项项符合实际的政策,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一次次鼓舞人心的演讲,无不闪耀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真理的光芒。

当年,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其深刻含义不言自明。


为人民服务,向群众学习


张思德,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四川仪陇人,共产党员,1933年参加红军,经受过长征的考验。

1944年9月的一天,张思德因公牺牲。毛泽东得知消息后悲痛地说,开追悼会,我要讲话。

1944年9月8日下午,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在枣园隆重举行。毛泽东走上讲台,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延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经常思考的重大课题。

毛泽东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和革命骨干向人民学习。针对他们当中存在的脱离实际等问题,毛泽东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

到人民中去学习、到实践中去摔打。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夫人的丁雪松,1938年奔赴延安时刚刚20岁,在中国女子大学就读。1940年底开始,中国女子大学高级班的同学被抽调参加陕甘宁边区乡、县、边区三级政府选举。丁雪松被派遣到绥德参加此项工作。

据丁雪松晚年的回忆,到了绥德,她发现当地人难得洗一次澡,自己的衣服上也很快传上了虱子。她想起临走时领导反复叮嘱过:要深入群众,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嫌脏,不要怕长虱子!于是,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慢慢发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一面,从而端正了对工农的态度。

站稳人民立场。当时,有不少有文艺特长的青年来到延安。在延安的舞台上,人们经常能看到《钦差大臣》《伪君子》等一些国外的著名话剧,但反映群众生活、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很少。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对文艺工作者们说,你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是小鲁艺,还有一个大鲁艺,还要到大鲁艺去学习。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广大人民就是大鲁艺的老师。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自觉投入实际斗争生活之中,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等作品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这首信天游,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花满河谷,碧草如茵。今日的南泥湾,荒山早已不见。延安时期,这里是砥砺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精神的“磨刀石”。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主要兵力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延安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说,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始了。在这场对抗外部封锁的全民大生产运动中,延安军民自己开荒种地、纺羊毛、烧木炭、种菜、造纸……

陕甘宁边区流传的“马兰草纸的故事”至今依然耐人寻味。

1937年,25岁的华寿俊奔赴延安,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和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和工作。当时,延安条件很艰苦,青年学生们甚至连学习用纸都难以保障,有时用敌人传单的背面书写。

当时,边区的造纸原料主要是废麻袋,产量少、质量低,难以用于印刷。1940年,党组织安排华寿俊到陕甘宁振华纸厂工作,任务就是提高纸张的质量。

一天,华寿俊发现,当地群众用一种草搓草绳。他向老百姓请教后,得知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草,叫马兰草。马兰草特别适应陕北的气候,到处都是,用它作造纸原料,成本低,来源广。经过多次试验、改进,用马兰草造纸终于成功了。这让延安的造纸产量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

到抗战结束,延安已拥有炼铁、炼油、机械制造、军工、化工等行业,纸张、煤炭、棉花等产品也实现了自给或半自给。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另一个维度书写着延安的传奇。


永远的回响


这里,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人们说,小小延安绘制着未来共和国的蓝图。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以胸怀天下的气魄,铸就了延安精神,开拓着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

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新中国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教、外交等方面的人才,奇迹般地创造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化史、学术史上的精品,科技方面的成就也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人才的方阵,让延安更加璀璨夺目。

当年怀揣梦想奔赴延安的王唯真,不久之后就成为新华社的优秀记者。曾被抽调参加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工作的女青年丁雪松,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第一位女大使,先后出使荷兰和丹麦。那位创造了“马兰草造纸”传奇的华寿俊,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首任党委书记。

那些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奔赴延安的有志之士,新中国成立后,有的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的成为将军,有的成为科学家、理论家、文艺家、教育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建的各类学校,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前身。今天,这些大学延续着当年的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一代又一代英才。

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无数人舍命奔赴的光明之地;到了新时代,这里依然是中华儿女汲取精神营养的沃土。延安时期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延安精神成为新时代永远传承的红色基因。

岁月流金,信仰永矗。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南湖驶来的那艘小小红船,已经成为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已经开启,万众一心奋斗拼搏的旋律愈来愈激越昂扬。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让我们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向着光辉的未来勇毅前行。


延伸阅读
请扫描二维码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仪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