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逐梦乡村绘新景
音乐之家1 发表于:2021-7-1 22:07:4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7


导语

仲夏时节,踏访绥山大地,但见一处处新村聚居点整洁大气,一片片农田里秧苗茁壮成长,一个个采摘园内游人如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蓝图。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01

巩固脱贫成果 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小林啊,今天我们来给你的羊儿打口蹄疫疫苗,顺便给你送来一些消毒药水。天气越来越热,要多给圈舍清扫消毒。”6月16日一大早,营山县星火畜牧兽防站技术人员来到星火镇骑龙村养殖大户陈小林家,为他送来防疫药物,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陈小林家养殖黑山羊50头,鸡鸭鹅等小家禽50余只。去年的养殖收入近10万元。

几年前的陈小林家可不是这样。他的父亲年老多病,母亲是一名残疾人。为了照顾父母,陈小林无法外出务工,只能靠家里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2014年,陈小林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陈小林发展起“小养殖”。2017年初,尝到甜头的他在银行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扩大养殖规模。2018年底,他家的黑山羊卖了7万多元,一家人顺利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星火畜牧兽防站副站长、陈小林家的帮扶干部何林说,将对陈小林这样的养殖大户继续给予扶持,形成生猪、牛羊、家禽多元化发展的畜禽产业体系,并努力完善产业链。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优化现有帮扶政策,适度扩大政策普惠范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该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有”标准,营山针对全县379户脱贫不稳定户、550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一般农户的生活状况开展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对“两类户”进行动态调整管理和常态化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返贫风险点,有关行业部门进行核实核准。对确实存在返贫风险的对象户,行业部门与乡镇(街道)根据风险类型,对需要帮扶和救助的监测对象分类制定和精准实施针对性帮扶救助补短措施,并限时销号,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02

培育产业园区 推动农文旅融合




6月19日,雨后初晴。笔者沿顺蓬营一级公路进入东升镇朝阳村,只见一条条红黄相间的田间小道四通八达,肥沃的玉米地里结满了玉米,成片的标准化农田里,被雨水滋润的秧苗青翠欲滴。

“整个园区实行工厂化育秧,无人机施肥、洒药,机械化程度达到85%。”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司清明介绍,工厂化选种培育的秧苗可以减少病虫害,而且植株更健壮,每亩可增产50公斤。据了解,朝阳村是营山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整个园区项目占地1.5万亩,发展粮油、生猪等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区、农业加工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依托县农投公司,引进世界500强中化集团下属企业中化农业建设MAP示范农场(即:“5+1”功能示范农场,包括品种筛选试验区、农机农艺试验区、土壤营养试验区、高产优质样板田、品质提升试验区和植保试验区),与省食品公司合作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引进“营渔水产”发展“渔—光—稻”循环种养,引进四川纵横卓研公司建设以进士文化为主题的“双实教育”基地———进士之谷,打造国家级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

近年来,营山以建设成渝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紧紧围绕优质粮油、营山黑山羊、环保生猪、绿色果蔬、木本油料、现代水产等主导产业,引进广东温氏、新希望、陕西海升等农业龙头企业12家,发展花椒7.5万亩、晚熟柑橘3万亩、现代水产2万亩,预计年出栏生猪80.18万头、山羊41.46万只。建成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市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大力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完善耕读原乡、云尚溪谷等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促进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双增收。

03

优化乡村治理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6月20日,笔者在营山县渌井镇兴云村村民唐凤春家看到,一楼一底的小洋楼全部贴上了地板砖,客厅里摆放着中式家具,茶几上的水果盘里盛满了新鲜的水果。厨房里,燃气灶、抽油烟机、冰箱、微波炉等家电一应俱全。“以前,我家住的是土坯房,煮饭靠烧柴,厕所就是在猪圈边挖个坑。”谈起今昔对比,唐凤春直言,这些变化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营山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先后投入3600万元用于城乡生活垃圾压缩转运体系建设,设置垃圾集中收集设施(箱、房、池)204个,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90%;完成改厕2609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5.3%,示范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2%。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组建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建设水肥一体化种养结合示范区1个,完善相关处理设施,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10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100%。此外,大力提升农村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村庄绿化工作,建成微田园1936个、景观院落257个。

农村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乡风民风。“通过推选‘星级示范户’,传播乡村正能量,激发爱家爱村的热情。”兴云村监委会主任杨建珍说,兴云村常态化开展“自强创业示范户”“家庭和睦示范户”等评选活动,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培育文明乡风。

据了解,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营山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感恩孝道、互助自强、扶贫政策、实用技术”五项专题教育以及“清洁家园、美化庭院、告别陋习”三大行动,通过星级农户评选和推行环境卫生治理“六顺六净”,弘扬新风正气,推动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助推乡村振兴。(杨汉国 邓斐 文/图)

相关新闻




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开源村:
成立合作社 培育“黄金茧”
近日,笔者在营山县青山镇开源村看到,大片大片的桑园郁郁葱葱,园中鸡鸭欢歌。蚕房内层层叠叠的蚕蔟上结满了金灿灿的“黄金茧”,蚕农们正忙碌着采摘。合作社负责人王皓介绍,这是合作社今年丰收的第一季茧,产量在1000公斤以上,全年还可以养四季,总产量可突破5000公斤。
开源村位于营山、蓬安仪陇三县交界处,距离营山县城40余公里。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里大量土地广种薄收甚至撂荒。2014年,该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培育致富产业,拓展群众增收门路,2018年9月,村里引进能人王皓成立了皓盛蚕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的模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当年,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余亩,栽桑43万株。
据王皓介绍,合作社选择的蚕种,在外观与饲养方式上与普通蚕种并无太大差别,然而结的茧却是天然的金黄色。“黄金茧”缫丝加工不需要后期化学染色,更加环保,备受市场青睐。2020年,皓盛蚕业合作社分3季养蚕100张,累计产茧4000余公斤,仅此一项收入16万元。利用桑园发展林下养殖,出栏跑山鸡3000余只。同时,基地还建起养猪圈舍,养殖20余头母猪,年出栏育肥猪300头,出售仔猪300只。既实现了种养循环,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皓盛蚕业合作社,采摘桑叶和摘茧实行以量计酬,每采摘1公斤桑叶有0.3元收入,摘1公斤茧子有1元的收入,除草、施肥、饲养则按天计酬,每天工钱80元。据了解,在合作社务工的26户脱贫户当年均成了“万元户”。同时,合作社对有养蚕愿望的农户,统一提供蚕种、技术,并保底价回收蚕茧。目前已有周边乡镇的10余家养蚕大户与皓盛蚕业专业合作社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有了龙头引领,青山镇的蚕桑产业持续“升温”。目前,葫芦村、铺垭村的桑园面积已达500余亩,分别建起面积1000平方米、600余平方米的蚕房。2021年2月,开源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我们利用‘桑叶+玉米+麸皮’饲养高蛋白猪,在持续做好蚕桑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做大相关产业,趟出一条更宽更广的路来。”谈起合作社的未来,王皓信心满满。(杨汉国 文/图)
评论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彭杰

6月7日,营山县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营山脱贫攻坚历史使命圆满完成后,又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营山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以赴消除贫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绥山朗水之间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史诗。在脱贫攻坚战中,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巩固脱贫成果。“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保持帮扶政策力度不减、加大产业就业支持、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完善低收入人口发现帮扶机制,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因人因户分类精准施策,确保监测对象不返贫致贫,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做强农业产业。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我们要重点围绕“粮油、生猪”两大农业主导产业、“花椒、水产、黑山羊”等特色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全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抓手。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走出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建设宜居乡村。宜居乡村建设是实施美丽家园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要倾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便捷。要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持续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六顺六净”活动,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要素保障。要压紧压实责任。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乡村振兴工作上。要加大财力投入。仅靠县级财政投入远远不够,还需抓好争资引项,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要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用脱贫经验“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之门,广袤农村必将呈现更新更美的图景!
(来源:南充日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