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朱德回老家探亲,堂弟朱代良“嘲笑”他:穿的不如县干部
David902 发表于:2021-7-7 15:56: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47
20世纪60年代,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各地庄稼都受到了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所下降,有些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甚至还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党中央号召各级领导干部下到基层,深入开展调查,以汲取一定的经验教训,摒弃当时的一些错误做法。
当时的朱德元帅已经74岁高龄了,但他却常常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并实事求是地向党中央反映基层的具体情况。从1952年到1966年,老总就先后到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一百三十多次视察活动。



1960年2月底,朱德来到陕西,这时他从各地报纸上看到一些报道,说什么如今的形势一片大好。但自己在实际走访过程中,依然发现还是有不少老百姓饿着肚子没有粮食吃。遇到这样的情况,老总心里很不舒服,也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他打算下次一定要回到自己家乡看看,他相信自己的老乡一定不会欺骗他,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
四川南充仪陇县是朱德的桑梓之地,1908年22岁的朱德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毅然前往云南昆明参加革命,而这一别,就是漫长的52年。虽说建国以来回来过几次四川,但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能回家看看。
3月8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从重庆乘机抵达南充。为了切实地感受百姓的情况,他第二天就坐着小车前往家乡仪陇县。一起陪同前去还有四川省委书记,南充市委副书记,仪陇县委书记等一批省市县级的领导干部。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朱德望着窗外明媚的天气以及遍地开放的油菜花,心情很复杂。离开家乡已经五十多年了,如今再次回到自己家乡,内心还是有些激动的。但想到这几年的自然灾害,让老百姓们在和平年代饿肚子,心里真得很不舒服。



坐在车子里的时候,老总也没有闲下来,他和车上的几个领导都在交谈,仔细询问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形,并且做了很多指示。
得知老总回乡,乡亲们不约而同前来迎接。老总刚一下车,就被热情的乡亲们团团包围,大家纷纷向他问好,有些年纪稍长的老乡,既高兴又疑惑地问他:“您怎么现在才回来?建国这么久,为何不来老家看一看?是不是革命太久了,把我们都忘了?”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曾六次视察四川,但回老家探望,却只有这一次,这究竟是为什么?
面对家乡父老的询问,老总还是表现得十分愧疚,他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自己不管在哪里,都很惦记他们,但实在没空回来看大家。自己打离开家乡后,就没有给家乡带来什么好处,还让乡亲们跟着自己遭罪受累了!”
其实老总迟迟不回乡,自然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工作非常繁忙,日常需要处理的事务便已足够繁重,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外出视察,到国外访问,以及出席并主持各种会议,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时间回乡。
乡亲们当然也知道老总回家一趟很不容易,纷纷表示,希望朱德这次回来,别急着走,一定要在家乡多住些日子啊!”
大概下午五点钟时,朱德的车到了仪陇县复兴区。经过敬老院时,他对车上的人说道:“对那些年老却没有依靠的老人要特别照顾好,敬老是一种需要提倡的美德。”随后下车去看望那些老人家,询问他们吃的怎么样,穿的怎么样。
晚上六点左右,车子到达了朱德的故居,它建在马鞍场西边的琳琅山麓,是清代嘉庆末年修筑的三合院。但这座屋子因为年代久远无人打扫,已经没法住了,于是当地的领导就在马鞍中学打扫了几间办公室,安排老总在这里住下。



进入中学时,刚好是学生们的晚饭时间,朱德就跟一些去食堂还有宿舍的学生聊天,询问他们一些如每个月吃多少粗粮、细粮?有没有补助?家里能供给吗?粮食不够,春荒时吃什么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面黄肌瘦,欲言又止的神情,他的心里已经大致猜到了大致情况。于是严肃地对当地领导讲:“这些孩子们还在长身体,学习又比较辛苦,要想办法提高孩子们的伙食,生活补助也要到位。像那些辛苦繁重的支农活动,就不要让孩子们参加了。”听完指示,大家也都表示一定会按老总的意思办。
朱德要求负责接待自己的同志:一切要从简,自己是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给当地添麻烦的。老总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老兵,能吃上故乡的饭菜就已经很高兴了。
于是在当晚的餐桌上,果然都是朱德的家乡菜,像地里的红薯、青菜、鱼腥草、豌豆尖等,虽然没有一个荤菜,老总却非常高兴,边吃边不停说好吃。旁边领导看见老总吃红薯时没剥皮,便提醒老总这样连皮吃不容易消化,但老总却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连皮吃。他还认为剥了皮吃太可惜,想想以前的条件多艰苦,有时候连红薯皮都没有机会吃。
吃完晚饭后,尽管一天车马劳顿,但朱德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立刻又喊来当地的干部,向他们询问了很多的问题,大多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并且指示,要根据山区的特点发展经济。多搞一些副业,比如种棉花、油菜、桑树:养猪、养鸡鸭鹅等等……每件事老总都想到了,并且安排的事无巨细,这让在场的很多人人都很感动。



3月10日晚上,仪陇县的领导考虑到之前让老总吃的都是一些家乡菜,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就准备了一顿比较丰盛的晚餐。没想到老总见到后,马上批评道:“你们是不是忘了我之前回乡提的约法三章:第一不要限制我的行动,我想上哪就去哪;二是我愿找哪个人谈话就找哪个人谈;三是饭菜自己点。”在村里面走访时,朱德曾来到了一座高大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前,旁边人都说这是老总家的老房子。但朱德看了看说道:“我家是佃户,哪有这么好的房子?”众人还是说这就是他的房子。
这可让朱德一下犯糊涂了,想了半天才记起来,这是当初自己在护国军时捎钱回来盖的房子。而自己家的那栋房子,县里本来是打算建一个纪念馆,可是自己不同意。他嘱咐将房子改成一所小学,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在和家里亲戚聊天时,朱德不断地询问生产情况,并且要求他们实话实说,比如每天吃多少饭菜,具体到几两都问,还有村里的庄稼。从乡亲们口中他知道了很多真实的情况,而自己心情也会变得很沉重。回到家乡后的朱德,不管到哪里都一直穿着一件非常朴素的衣服,自己脚下的皮鞋也是破的。他的堂弟朱代良曾因此“嘲笑”他:“你堂堂一个老总,怎么穿成这样就回来了?这穿得还不如我们县的干部呢!”
当时这句话一出口,县里的干部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因为迎接朱德时,他们都穿的是新衣服,新皮鞋,显得很不好意思。



朱德知道自家人说话很随意,也没有责怪。笑了笑说道:“我这样穿得不也很好嘛!穿衣服不觉得冷就好了。我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但朱代良还是觉得他不应该这样穿,毕竟这么大的官,老穿破衣服的确不像样子。但老总接着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不能这么讲究吃讲究穿。”
其实朱代良并不知道,老总其实是有两身比较好的外套,也许只是在参加重要的活动或外出才穿。自己虽然是三军总司令,但自己回到家里后,依然还是要穿旧衣服。朱德对待自己的家里人,也是让他们尽量节约朴素,不提过多的要求。



3月11日下午3点,朱德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准备离开仪陇老家。临走前乡亲们都很不舍,尽管自己没什么吃的,还是送来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老总看着这些土特产,心里感受到了乡亲们的不舍之情。但他还是没有收,他想着的是乡亲们自己还要留着吃,因此他一一婉拒了,只让秘书去街上买了两双草鞋。旁边的人都对朱德这种做法表示不解。他说道:“家乡的草鞋穿起来很舒服,又软又透气,以前我上学、砍柴、放牛,都是穿着它。之后从四川走到云南讲武堂,几千里山路,我都是穿着它一路走过去的,红军长征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带两双草鞋回去,我散步的时候穿。”
朱德元帅虽贵为三军总司令,但在自己乡亲们面前却没有一点架子,这唯一的一次回家乡更是轻车简从,不想过多地打扰百姓。虽然这次回乡只有短短几天,但他却看到了家乡最真实的一面。这几天他走遍了附近的几个乡镇,发现了许多问题。而且在回京后也把这些问题马上反映了。





“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这正是朱德元帅一生的真实写照,虽然建国后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但他身上始终保持着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样一位有着为人民服务情怀、艰苦朴素作风和忧国忧民胸襟的伟人,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和赞扬!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仪陇, #四川,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