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四川(14)丨营山:太蓬山下育人杰
123456790 发表于:2021-7-14 06:11: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2































太蓬山下育人杰



那是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雨,一直持续了十天。在巴山深处,九月的气温已经颇为寒凉,巴山夜雨更是如若冰刀。大雨让湿滑的路面积起一个个水凼,其中的雨水正从中溢出,汇聚成涓涓细流,流向山下。
突然间,无数的脚步踩在水凼之中,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一批红军战士冒着大雨飞快地在山林中穿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距此不远的马深溪。
1932年,红军决定向川北进发,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仪南战役之后,红军已经占领了从巴中到南部的大片区域,建立苏维埃政府。然而此时杨森部队却仍盘踞在巴中南部的玉山场和鼎山场,楔入红军根据地腹部。这是一股不得不除的 “肋下尖刺”,四方面军总部决定打一场战役,解放这部分敌占区。
两日前,红九军和红四军分两路发起对玉山场和鼎山场发起进攻,红三十军正面抗敌。杨森守军万万没想到,在瓢泼大雨的环境下,红军竟也敢发起进攻。三面受敌,头尾难顾,两处守军急忙向南而逃。红三十军则迅速往佛楼寺一带突进。而红九军径直追往营山县北的马深溪。
率领红九军的是许世友,此时正势如破竹。敌人似乎也知道马深溪的重要性,在此抵挡。红九军冒雨冲锋,敌人虽凭险而据,却失去了天时,红军迅速击溃了顽固抵抗的守军,从而兵锋直指营山县城。
营山县城易守难攻,杨森评之为“营山防线,固若金汤”。但此时见到红九军锐不可当的兵锋,急急调转兵力,在营山县外的玉皇观、通天场一带筑建了连续七道防御工事。
10月2日,红九军七十三团、七十五团趁着大雨,悄悄分两路对玉皇观发起偷袭,许世友亲率七十四团直击守军。不久,前往佛楼寺的三十军也攻下了阵地,前来助战,两军合一,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激战。
在冲锋号的长鸣之中,无数红军战士冲向敌阵,枪弹从他们耳边穿梭,有的人倒下了,有人如风雷一般,跳入敌人的阵地,在泥淖之中同敌人展开肉搏战。大刀反射着枪火的冷光,照映着血色的历史。
这一战后,营山县得以解放。一场历时十四天的战役终于结束。这次战役是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反敌六路围剿的三大战役之一,史称营渠战役。这场战役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这也是营山儿女值得永世讴歌的一曲英雄赞歌。







红军之所以要不遗余力打下营山,除了营山县是正面战场之外,这里的地理优势也极为显著。营山县是一个 “中间”的区域,北上可抵巴达,东进可入两湖,向西可入成都,南下可达重庆,无论那一方,距离都并不会相差甚远。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同众多川东区县一样,属于巴国的辖区。秦灭巴蜀之后,隶属巴郡。汉则属宕渠,晋又属梁州。在历史长河中,境内先后置过安固、绥安、宕渠、 朗池等县。营山这个名字是在北宋时期出现的,因县城周围山丘起伏如营垒状,故而得名。







营山县曾经出过一位川军领袖,他便是邓锡侯。邓锡侯少小离家,弃笔从戎。一生之中参加过反袁护国的战争,参与过军阀混战,在红军长征时期,他弃暗投明,互不干扰。 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锡侯主动请缨,带领川军驰赴正面战场。他在誓师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这一番话,将“川人出川惊海内”这几个字的内涵令人激动地揭示出来,振奋人心。他还参与过台儿庄大捷,后来坚定的反对内战,四川和平解放,与邓锡侯的支持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是一位传奇的将领,也是营山人不可忘怀的历史情怀。


营山出名的不仅仅是这位“武将”,也有十分昌盛的文运。营山对于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投入一直很大。道光年间,当地知县为了彰显文运,在县城东部修建了一座回龙塔。塔分九层,如若巨笔,直指云天。每一层之上都悬挂牌匾,有“光耀紫极”“文运出海”等内容。清朝以前,营山学子虽然积极刻苦,但无奈硬件条件跟不上,虽然优秀,却很难走出去。县上没有书院和考棚,一到考试时期,大量的学子自带凳子赴考,导致官府拥堵不堪,而且一旦下雨,更是苦不堪言。从回龙塔修建之后,官府对教育也越发重视。新上任的知县看到这一切,于是建造云凤书院,以供广大学子专心读书。又修建十六所考棚,解决了学子们科考的难题。
从宋至清,营山共产生57名进士,仅清朝就有26名。还有200余名举人、360名贡生。为成都培育了一大批文化人才,因而一直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誉。
营山县还有一位农学专家,名为管相桓,他是袁隆平的老师。管相桓是我国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先驱赵连芳的嫡传弟子,他主持了全川水稻品种的搜集、普查与比较研究,保存了大量水稻品种资源,在早期便建立起了一座水稻品种的“基因库”。新中国成立后,还在美国的他毅然回国,成为西南农学院的创始人之一。管相桓和袁隆平的师承关系,也为中国现当代水稻史上一段不可多得的佳话。
除此之外,营山县还走出了许多有名人物。如革命烈士杨伯恺,我国首个将古琴减字谱译成五线谱的古琴艺术大师侯作吾,86版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等等。


人杰地灵,对于营山而言,并不是一个虚词。这里风景秀丽,登上太蓬山,云雾缭绕,如入仙境。泛舟千里渠,水道纵横,似入迷宫。而这里悠久的文脉传承,也让营山走出去的人才遍布于各个城市。醉美的山川和厚重的人文相得益彰,各有所重,如此方成就了这个川东县城的传奇。



















▲ 局部


七律·营山

四围山势成营垒,太蓬云开见朗池。

万里川山竟奇秀,月下白鹭列新诗。

枪林弹雨为民沐,厉兵秣马向寇驰。

此起四海传文脉,江湖虽远有人知。








四川,这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地域,是一个无法窥其全貌的整体,它浩如沧海,横跨经纬,有无数的传奇和故事如今仍在沉睡。然而当我们走进四川的区县,宏观的东西突然变得具体,清晰地映入眼中。
请与我们一起探寻183个不同的天府人文密码。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 2021-7-14 06:11:41 | 阅读全部
家乡美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