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元帅逝世45周年,伟人已远去,浩气犹长存。如今的四川仪陇,也就是朱老总的家乡,已经取得长足发展,而家乡的人们难忘朱德元帅的音容笑貌,也难忘他对家乡的殷切希望。
1960年,阳春三月,巴山蜀水显得格外明媚,而伴着一声“朱总司令回来了!”让这片宁静的土地传出了一阵回响,乡亲们奔走相告,传递着这个大喜讯。
1960年朱德回到家乡
这一次回来,是朱德别离自己故乡的整整第52年,也是他离开故乡后的第一次归来,也是最后一次,这一年他74岁。
其实在朱德年轻时离开四川去云南算起,这中间的五十多年他并不是没有到过四川,但是由于身负重任,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而这次回来,朱德也不完全是为了私情寻亲,而是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情况,74岁的他受命到全国各地进行视察研究,仔细听取基础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呼声。
朱德曾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过: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家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到了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
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知道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定不会骗他,会告诉他实情,因此决定借此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看看。
“亏你还是个老总呢!”
1960年3月9日,这天风和日丽,一辆小车缓缓地行驶山间的公路上,车内坐的,正是从南充经营山回到仪陇的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一行人。
司机特别小心地驾驶着车子,绕过坑坑洼洼的小道,专找平坦的路开去,但汽车仍是颠簸不停。
司机很抱歉地说:“总司令,这山路不好走,让您老人家受累了!”朱德听后反而带着笑意豪迈地说道:“没得关系。这路,比50多年前我出去时走的盘山小路可好多了!”
朱德和夫人康克清
司机又问:“您离开仪陇50多年,就一直没回来过吗?”“是啊!我是1909年1月的时候,离开仪陇去云南当兵的。怀乡念旧是人之常情,自古有之。我其实一直想回来看看,就是没得实现呀!”朱德不紧不慢地回答。
朱德外出一贯不喜欢让下边的人迎送和宴请,尤其反对前呼后拥,这次顺路回家,他更是轻车从简。可车子刚驶入县里的街道,路边就涌现了很多民众,他们成群地站在路边,激动地向朱老总打招呼,甚至还有敲锣打鼓的乐队在尽情地演奏。
朱德看见路前边还有人拉着横幅,上边写着:热烈欢迎朱委员长回家。他瞬间严肃起来,对同车的县长说:“停停停,这是干什么,是不是你们组织的?”
县长哭笑不得,说:“委员长,这你就冤枉我们了,乡亲们盼了你几十年,一直想见见你。今天你终于回来了,这还用我们组织吗?”
朱德看着外边热情的乡亲们,随即推开车门下车,一边说着大家好,一边与激动的百姓握手示意,一直过去了半个小时,街上的这股热潮也没退去。
朱德和乡亲们
回到马鞍场的那天,他的本家兄弟朱代良看见朱德身上穿着一身普通灰制服,脚上一双半新不旧的皮鞋,惊讶地开玩笑说:“亏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就穿这样一身回家啊!你瞧瞧我们县里的干部,哪个都穿得比你好。”
此话一出,身边的人个个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给了朱代良一个眼色,叫他不要再说了。可是朱德只是笑笑,跟他说:“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呀,我这穿戴得不是很好嘛!穿衣服不冷就行了,我朱德不求衣锦还乡,只愿国富民强。”
但朱代良还是想不通,朱德做了那么大的官,总不能穿得跟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一样吧。
然而朱德看到乡亲们吃的穿的虽然略有改善,但是并没有很大改变,心里很不是滋味,叹息道:“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很穷,不能讲究吃呀、穿呀这些。”
其实朱德一直都是廉洁简朴的作风,1958年2月,朱德和夫人康克清来到武汉市视察工作,在东湖宾馆南山甲所住了5天,期间每天都要外出考察工厂、学校和农村生产情况。
朱德在武汉大桥视察
每天早晨,宾馆的服务员要送洗衣服时,都被朱德拒绝。在这5天里,他和夫人康克清都是自己动手洗衣服。
朱德对负责接待的人员说:“洗衣工都很辛苦,自己动手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因此不准他们再派人来洗衣服,此外,他和康克清每天都将房间自己打扫得干干净净。
视察期间,朱德还交代接待人员,每餐吃饭最多只需安排两菜一汤,因为国家正在大搞建设,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绝对不能浪费在大吃大喝上面。
最爱吃的山野菜
阔别家乡数十载,这次回乡很是难得,仪陇拿出十分的热情来招待这位“家乡人”。乡民们知道委员长喜欢吃四川腊肉,早早地就准备上了腊味合蒸,还早在几天前就通知了嘉陵江上的打鱼船买了一条新鲜的大团鱼。当晚的餐桌上,这些都摆在了餐桌上,还放了一瓶酒。
饭后,朱德吩咐他的秘书跟后厨交代:“以后吃饭不要白酒,多搞点蔬菜少吃点肉,现在毛主席在北京还吃不上肉啊!”
康克清还特别嘱咐:“多做点山野蔬菜啊,比什么荤菜都好。他平时最喜欢四川的三样东西,就是豌豆尖、青菜脑壳和临江豆瓣。”
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桌上一点不见荤腥,取而代之的全是素食小菜,像什么豆腐、豆芽、豌豆尖啦,还有一些仪陇酱瓜、魔芋豆腐、各种咸菜啦,还有不同种类的山野菜。
山野菜
朱德和康克清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赞叹:“好吃好吃,好多年没吃到家乡的饭菜了,真香啊!”
有人见他吃蒸红苕不剥皮,就对他说连皮吃不好消化,朱德歪过头来笑道说:“我消化得了,过去长征过草地那会,别说是红薯皮了,就连树皮都吃不上。很多战士把自己的皮带都拿出来煮了吃,前方的战士一过去,后面的连野菜都没得挖,丢了实在可惜了。”
当时正值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民们颗粒无收,很多人都营养不良,朱德想到此又对桌子上别的干部感叹道:“我们今天吃的这顿饭啊,现在的百姓,有多少人恐怕连这个都吃不上呀。我们都是高级干部,心里有没有老百姓,那是衡量我们称职不称职的标准。”
时任仪陇县委书记康智盛后来写文章回忆道:“朱德委员长每次吃饭总是热情招呼我和他一起吃饭。有一次,我安排好饭菜就进厨房查看去了,他就一直等着,直到等我坐到他身边,才肯用餐。”
当时的马鞍公社党委书记石永锡也回忆到,那时正是中国的困难时期,干部每月只有19斤粮食和半斤猪肉。朱老总在马鞍一共吃了三顿饭,饭桌上唯一的荤菜是一碗肉丸子,吃饭时康克清还特意把肉丸子都挑给他们吃,一边挑着一边还说:“多吃点。你们基层干部辛苦。”
年轻的朱德与康克清
马鞍场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家里,朱德和蔼地询问了房屋主人的情况后,微笑着说:“这房子还是记忆里老样子啊。大姐,你还认识我吗?”
老太太看看朱德,直摇头说:“你看着像个书记,我不认识你。”朱德拉过她的手说:“五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上学、赶场,常往你家里去,他的斗篷总是放在你家里,给你家添了不少的麻烦。”说完又鞠了一躬说:“感谢你啊!”
当这位老人惊喜地发现,站在她面前的竟然是大家时常思念的亲人时,连声喊道:“啊!总司令!朱总司令!”说完就要下拜行礼,朱德马上把她扶起来,亲切地说:“我怎么敢受你一拜呢?你这不是折我的寿吗。叫我朱德,朱德。”
老太太十分激动,执意要请朱德来家吃顿家常饭,朱德说:“大姐,现在我还有公务在身,下次再来你家吃饭,好不好?”
师生情深
1897年,朱德辗转到了仪陇席家砭私塾读书,直到1905年。他的老师席聘三年逾古稀,饱读诗书,为人直爽并且对劳动者富有同情心,十分受朱德尊敬。
朱德记得第一次见到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幽默地说:“咱们两个既是师生,又是兄弟,因为都是‘珍’字辈嘛!我叫国珍,你叫代珍,对吗?”
如此亲切的老师,瞬间就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朱德向老先生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恭敬地回答说:“先生永远是我的老师,也永远是我的长辈,我顶多只能算是先生的子侄,我家里长辈都是这样教导我的。”
老先生呵呵一笑,便收下了这个懂事的学生,还给朱德起了个学名,叫作“玉阶”。这其中有着老先生很好的寓意,希望他像白玉那样清清白白地做人,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升高。
朱德与老师席聘三
但席老先生年迈体弱,生活上有诸多困难,朱德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挑水、种菜、打柴。水井离私塾有几里远的路,老师用水很不方便,因此朱德很苦恼,他想如果附近就有一口井该多好啊!
于是他开始留心对私塾周围的地方进行勘察,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距离私塾门口大约30公尺的地方有片翠竹林,林子里有一块长满嫩草并且经常湿漉漉的地方。他判断下边有泉水,就十分高兴地找来锄头等工具,邀请同学们一起开始挖,结果真的挖成了一口土水井。
席先生知道后激动地热泪盈眶,此后,席先生吃水用水的苦难就解决了。
朱德始终铭记着席先生的教诲,终生不忘这位思想进步的农村知识分子。因此这次朱德回到家乡,亲自徒步到席家砭,瞻仰私塾遗迹,并抚慰席先生的后代。
年轻的朱德
他和妻子康克清询问了席先生晚年的状况,当得知席先生后来饱受当地豪绅的欺压折磨,含着悲恨离世时,他表现出十分的惋惜和哀伤。但还是教导席先生的后代说:“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了,只要大家努力,生活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好的。”
慰问完这些后代之后,朱德还在这破旧的茅草屋里跟他们合影留念。当他准备走时,席家人挽留说:“转到这里来了就别忙着走,在这里多待几天嘛!”朱德幽默地说:“我们已经一块照了相,我啊,就等于在你家住下了。”
临别,已走到院坝边的朱德,又回头凝视良久,才缓步离开。
回去的路上他跟随行的人讲,当年他跟着席老先生读书,席老先生给了他很多支持,四书五经就是在这里读完的,他读书后来交不起学费,席老先生都给他免了。后面去昆明讲武堂求学,席老先生还给了他钱呢。
说到动情处,朱德不禁眼眶湿润了起来。他想到恩师的坟前去看看,路过的乡民说:“别去啦,太远了!路也不好走。”而朱德却说,不,他一定要去。
朱德还有另外另外一位老师,名叫刘寿川,是席聘三的同学,在1905年的夏天,席先生得知新开了个顺庆府中学堂,那是个仿照日本学堂建立的新式学堂,不仅规模很大,环境更是十分优美,是年轻人求学的好去处。
朱德
此时刘寿川刚好在学堂里当学监,此外现任校长张澜是一位维新人士,学贯中西。席聘三认为这是朱德能更好的学习知识的好机会,于是就把他介绍给了刘寿川,希望朱德能入学。而刘寿川得知朱德品行端正,上进好学,便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19岁的朱德,跟随这个老师走进了新式学堂,开启了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当上了委员长,但他一点也没有忘记这位老师的恩情,在1955年4月底5月初,朱德邀请刘寿川来到北京,并委托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同志陪同刘寿川在北京游览了名胜古迹,参观了工厂、学校。
朱德也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陪着刘寿川一起参观了官厅水库。他总是把老师让在前边走,两位老人拄着拐杖兴致勃勃地爬上水库高地,无限感慨地观赏了宏伟的水利工程,还同坐在一条长凳上摄影留念。
官厅水库
刘寿川在北京的这二十多天里,朱德去看望了他前后共五次,在离别辞行时,朱德又送给他一段国产厚呢和两盒特产食品。
1960年的这次回乡,朱德同样地会见了他的老师,但这一次竟是最后一面了。1962年夏天,刘寿川因重病住院,朱德特意致电慰问,但7月1日,刘寿川还是不幸去世。省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朱德也送去了花圈,给其家属拍发了慰问电话,并亲笔题写了墓碑文。
过门不识反办学
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亦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征时期,朱德都没有顾及过自己的小家,而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但他的心里还是对家乡一往情深,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关心着乡亲们的生活。
这次回家,他走遍了新寺、马鞍、大风等许多熟悉的乡镇。每到一处都是走家串门,探望乡里,研究调查,了解民情。他针对家乡是山区的特点,提出要搞多种经营。
他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像我们这些山区,就是要发展多种经营。除了保证粮食的产量,还要抓好棉花、油料的生产,要多喂鸡鸭牛羊。最好队队户户养猪,磨粉榨油,粉渣用作饲料。要努力度过眼下暂时的困难,一起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朱德的家乡仪陇
家乡的人民都晓得朱德从小就喜欢种树。直到今天,在他的故居,在他读书的地方和教书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当年种下的树木。
琳琅山下的药铺垭小学,是他读私塾的地方,校门前有棵他幼年时种下的香樟树,至今枝叶繁茂,学生们常在浓荫下集会、游戏。
而在仪陇城里金城小学门口,也有一棵挺拔翠秀的皂角树,有十多米高,那是他于1908年在这个学校任体育教师时亲手栽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这个学校的学生经常在树下做体操、玩游戏、复习功课。你要是问起这棵大树是谁栽的,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是朱德爷爷栽的!”
同行的琳琅大队的队长对康克清说:“听老一辈们讲,大湾坡上的嘉陵桑就是朱老总在顺庆府(今南充市)读书时,带回来的30株桑枝栽下的。”
朱德听后非常惊奇地问道:“还活着?”“剩下不多几棵了,但是长得很好。”朱德又说,常言道“栽桑种桐,子孙不穷”。可别小看桑树,那可是摇钱树啊!浑身都是宝,桑叶可以喂蚕,蚕丝可以卖钱,蚕粪可以施肥,桑枝可以烧柴,桑葚还可以入药。山区宝藏很多,要因地制宜,搞多种经营,把秃山打扮好,山上的木材用不完,水果就吃不了。
朱德在家乡
走着走着,朱德和康克清来到了一座高大的砖瓦结构的房子,这时有人向康克清介绍说:“这是朱老总小时候住过的屋子!”
朱德在一边却摇了摇头说:“我没有住过这屋子,那时我是地主的佃农,哪有这么好的屋子住呢?没有,没有。当初我们家要是有这么好的房子,那还能让地主家在除夕夜把我们撵走没有地方住啊。”
同来的人都愣住了,想为啥子朱老总连自己的家都不认得了?难道是离开家乡太久了,这也难怪啊!
这时旁边的一个小伙提醒道:“朱委员长,您忘啦,这房子是你在泸州当旅长的时候给家里寄钱,家里后来盖的,那时一直等三叔回来住,可你一直忙没有回来。”
朱德这才想起来,这是他当时在护国军中当旅长时,捎钱给全家盖的新房,50多年了,他从未回到过仪陇,当然不认得。他这才如梦初醒地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这房子我还没见过面呢,真是自家人不认自家门了!”
朱德故居
朱德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连自己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县委陪同的一个同志这时候说:“这房子现在没人住,县里计划在这里办个总司令的展览,好让……”
他话还没说完,朱德就打断了他,严肃起来,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办啥子展览呦!把这个房子腾出来办成学校,让娃们读书多好。”
1962年仪陇县委的书记到北京开会时,朱德还不忘问起这件事,但书记模模糊糊并没有明确回答。朱德仍然明确建议把房子改成小学,他说:“现在还有一些娃娃没有学上,没有书念。改成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走出大山吧!这样还可以节省国家的开支。”
1960年3月11日,朱德吃过早饭,就神采奕奕地回到了他曾经任教的仪陇县金城小学进行视察。师生们都兴高采烈地欢迎他的到来,朱德拄着拐杖,看了几间教室和教师的宿舍后,又详细询问了学校的师生人数、教师工资、宿舍情况等等,勉励教师们要好好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成才。
校长拿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绸,请朱德题词,朱德也很兴奋,大笔一挥写下九个金色大字:“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
在回去的路上,朱德看见一扇大门上挂着“县委机关托儿所”的牌子,他摇了摇头,对县委的几位领导说:“这样好的托儿所,为啥子只收干部的娃娃呢?要改嘛,让群众的娃娃也能进来嘛!”
朱德时时刻刻心里想着普通群众,打那以后,机关托儿所就改名为“仪陇县城关幼儿园”,普通群众的娃娃们也能在这里受到教育。
朱德(右)与毛泽东
巴山蜀水养育了朱德,他走出了大巴山,走向了大千世界,走上了历史舞台。他在中国革命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戎马一生,被周恩来赞为“已成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但他仍然是大巴山的儿子,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不是不想家,只是有更大的责任在身上,他甚至比寻常人爱得更加深切!
朱德的绵绵故乡情,正像他写了一半的那首《故乡行》一样,是一首写不完的诗:“二十三岁着戎装!,七十四岁访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