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六记》第一章:阆中何处不风流(天道与人道)
乔微博 发表于:2021-8-7 15:15:1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2
文/丹青

开篇词

雕几块盘龙山青石花窗

框起那

天人合一的阆苑仙葩

觅几组摩崖刻石筑画廊

铭记那

古城如梦不朽的诗篇

嘉陵江水绵延的咏唱

唱不尽香芬阆苑风雅

诗意地栖居独具魅力

诠释生态理念的升华

捡千块秦砖汉瓦残片

镶嵌保宁府古典牌坊

取星光灿烂天地契合

刻录阆中人新的华章

今夕是何夕?连我自己都讲不清楚。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从我决定在南京下车,再从禄口机场乘坐东航MU2825航班飞四川,就决定了我们这次倒霉的旅行,必将成为我们一同十位人生的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我们应该都算是幸运者,虽然谁也逃脱不了被隔离,好在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和我们擦肩而过,没有找我们的麻烦,故而对各自的健康无忧!
她们九人在成都等待核酸检测报告后才回苏州,我却被这巴蜀毓秀,千年余香的阆中古城挽留了下来,这也算是天意吧!在这被隔离的日子里,我终于有机会,一下子静下心来,读了数本与古城有关联的史书和相关史料。听涛声与笙箫齐鸣;观古城共长天一色,深读月涌江流的历史回音。
我们可爱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岁月悠悠的回声中,无数大大小小的城市星罗棋布。这些无论大小的城市,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历史和意义。天下名城多矣!或以山水风光取胜,或以传统文化著称,或以历史厚重、文化交融双赢而盖皆有之。然山水独秀堪称风水经典,千年文脉恒昌,百世文明鼎盛而风流者,则非阆中古城莫属焉。
我这一生前三十年,蒙命运的厚爱,跟随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不仅有过较多的交往与合作,还随他们考察、调研了全国众多的著名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创作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护类文章。当时作为北京《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的编委,我在时任编委会主任罗哲文恩师的领导下,得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名城委副主任、城市规划大师郑孝燮,两院院士、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名城委主任周干峙等人的支持下,借《古建园林技术》杂志这个全国古建筑修复平台,成立了以罗哲文为主任,我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的:中国当代古建学人“兰亭”叙谈会,十届年会聚集了中国古建筑界的精英人士。接下来我又兼任,周干峙、罗哲文为并列会长的: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的专职秘书长。故对名城保护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与保护虽然走过极不相称的探索之路,但随着时间的沉淀与经验的积累,还算比较大踏步的赶上整个中国文化复兴的快车,这是已故前辈们一直藏在心底的梦想。



阆州城南天下稀

说到阆中古城的保护,就不能割断历史去谈,它虽也是当代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歙县古城),但它的厚重与传统文化的味道和上面的兄弟名城相比明显差异比较大。能成为国家名城的,均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我这里不作谁先谁后的排列。而作为:“天下第一江山”、“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国家层次获得定位的阆中古城的位置与美誉,是其他兄弟名城无法相提并论的。当然,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也有悠久历史人物形象的魅力所在,还有文明进程中文化积淀的深厚,这些指标与定位,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能够获取的。这座三国重镇,虽没有国家立都记载,可天道与人道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这里的每一块石板,都承载过厚重的历史,人踩过马踏过,或急风暴雨洗涮过、战争烽火烤烫过。尽管绝大部份如今都有着剥蚀的痕迹,可它依然坚硬着、隐忍着,似乎在等待与古蜀道共同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梦想成真?如果仅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评价这座古城,它确实具有认知和评价中国文化的范本意义。你可以从多角度对阆中的历史、传承、文化,对这种国家文化范本意义加以描述和阐释,这其中无数令国人羡慕、震撼的每一幅真实的经典历史画面,都极具特色和魅力无限。因此,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在这里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与推进,让它自己走出“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一、从山水意向与文化古城中寻觅昨日的余晖
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有它屡显起伏的演变过程。说阆中古城风水好,绝非浪得虚名。这里因其独特的山、水、城、街、楼、院的精巧布局,千年未变的城池格局,注定了与其它古城明显的视觉效果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水第一城”!特别是其地理环境的优势,排列在中国四大名城之首,这里不仅孕育了伏羲之母华胥、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还吸引袁天罡、李淳风、杜甫、司马光、陆游等文人先贤流连其间,以及汉将张飞、滕王元婴等重臣在此镇守安民!
中国具有漫长的政治统治和国家治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创新没有断过,这是因为中国在建构庞大政治体系,历史经验之丰富、结构之精巧,令世界叹为观止。中国还具有极为成熟的农业经济文化,推动着这个民族不断地努力前行。在夏、商、周的急剧社会变迁、国家建构趋于完整的情况下,农业经济就开始走上了沉稳的农业文化持续发展的趋势,这与当时周边游牧民族相比,农业文明成熟程度远非他们可比。阆中完全有理由进入中国经济的论述范围,从区域经济的视觉来看,阆中为伏羲文化代表地区,也当为南方丝绸之路之起点。传说,伏羲为巴人始祖,其母亲华胥为阆中人。据《通鉴外纪》记载,伏羲氏化蚕桑为穗帛,西陵氏之女嫘祖是为继承和发扬至今尚存的蚕丝浴蚕节、春节期间的蚕丝童子之俗,可证蚕桑丝绸之产生、勃兴、隆盛在阆中自有其源流以资考辨,想想看,华胥之国阆中的桑与蚕、丝与绸,千年而下的确有一段很辉煌的历史,不管是对发展地方民族实业,还是在振兴传统川丝产生方面,都应该在历史上重重地记上一笔。这是现代人写的《铅华洗尽难从容》中记载的一段,它让我们从中找到当年春蚕吐丝般的丝绸文化在阆中的一个侧面。
我的朋友们都说,千年的阆中古城始终散发着真正意义上供人栖息的味道。在四围山光三面水色的孕育下,古城的民居院落,完全按照风水格局展示出独具特色的魅力。风水,成了整座古城的灵魂。世居这里的人们,对这里的一亭一阁、一街一巷、一砖一瓦甚至一树一花,都能嗅到令人灵荡神飘的气息。这块令人羡慕、令人嫉妒、令人馋心的安居福地,早就烙进老少安宁恬美的日子里了。这里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都是绵密、精细、柔韧的文化藏本。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典藏之地,你不得不承认:单是老城区那几条纵横的右街,就会令你终生难忘、流连忘返。我还记得前两年过来,时任市文物局的刘富立书记,带着我没有事就在古城里到处走走,只要你一脚踩在古城内的石板路上,你一定会突生别有洞天的感觉,身临小街小巷两边的古建筑,那古才叫真正的古,有不少建筑的外墙部分都变形了,但古得有板有眼。一点儿不掺杂水分,你找不出任何做作,更不要说有复制的痕迹。就连当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古城留下的红军战士写的标语,字迹虽然不少都有些模糊了,但你还是能从字迹、含义上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热血沸腾。我在古城的行走中特别注意阆中民间无名氏们制作的窗花,那种细腻精致,那种变形夸张,那种包括敦厚古朴,可以说是刀刀见功底,笔笔有讲究,件件有出处的那种,说它集中国窗花之大成我不敢讲,但那美简直让你感到无语,无论是其造型之别致,布局之精湛,着刀之考究,典故之蕴含,绝!太绝了!
古城街道以中天楼为轴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道,向四面展开,我俩常常漫步街巷,身处城隍、府署、文庙、武庙等“人神共治”的文化内涵中,再加上“处处轩窗对锦屏”的古诗之韵,体验“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常看到街坊邻居的阿姨,坐在自家院里的过道上捡菜,这些小院基本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所有的建筑布局严格注重风水意象,或因地制宜、或灵活多变、或四合院与小园子建筑和谐统一、或者以丰富多样的木雕艺术见长、或陈设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氛、或兼有商业型、作坊型、民居兼客栈型等,异彩纷呈。阆中古民居一般都是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天井中或置花台或种植树木,白天承接日光,夜晚凝聚芳露,与亲人朋友在院里品茗聊天,享受星月辉映,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亦幻亦真,心境游离仙界,也许这才是真正属于那种“天上宫阙、人间阆苑”。我在阆中古城的日子里,也爱一个人借月色朦胧的感觉,走进那些白天走过的小巷,感觉古风穿巷,是那样地轻柔如羽;特别是橘月泻地,那情丝如缕;古街深巷里的一切,韵味如语,就差鼓瑟吹箫了。



春到构溪河湿地

二、阆中古城的天道轮回与人文交触碰撞产生的火花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而在阆中这块土地上由国家设立的行政建制也逾2300年,它的古老、它的厚重,远超过其他兄弟名城的长寿所能够包容的一切。这绝非一个在时间上和古文字诞生的简单一致性,而是在发展中这种思维的演变过程常常发生质的飞跃。中国文字的诞生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为儒道两家为主的精神文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及其根脉。
如果说一座城市中的空间建筑是历史的衣服,那么文化就是其上的纹章。众多人物身上行为折射出的是古往今来岁月的积淀,人文精神则是其人身后留给世界的文化经脉。沿几千年建城史上溯,可至汉、秦、周、商、夏、上古,阆中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流程当是中华本流文化的核心,是文化与文明中至为璀璨夺目的部分。不同信仰在这里碰撞和交融,延续了宗教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这种开放的理念造就了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兼收并蓄传统。因而,相当宽容的宗教环境和态度促进了异质文化在阆中这片土地上的相互共处,从而按照“道统一脉”独有的方式演进。
唐广德年间,杜甫曾两度莅临阆中,留下了70多首诗(文)及草堂寺与杜工部祠。其中《南池(按:在阆中市七里新区)》诗中“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的咏叹,即可佐证古城道、巫之俗的源远流长,而《阆水歌》诗中“阆中胜事可肠断,阆洲城南天下稀”更深蕴了诗人内心隐秘的宗教情怀。当时的“佛教与其说是精神信仰,不如说是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常态”——这样的见解从文化角度切入,并游刃于“诗圣杜甫之旧居,又是佛教信徒之道场”(《高僧卓锡堂寺》)的字写行间,据此可窥得阆中梵唱一度密集鼎盛之一斑。至于说道教,《“镇宅龟蛇”碑刻赏析》从另一种言说路径,通过对实物的考辨直达文化内蕴而引人入胜。须知,阆中是张道陵、张衡、张鲁传道、羽化升真和葛洪、吕洞宾、杜光庭等研习道法之所,是道教24治中下8治之首所在地,是中国道教传播北方,通达中国,走向世界,从而延续至今的重要节点。境内有灵山、云台山、灵城岩、天目观、石室观、吕祖殿、纯阳洞、八仙洞、老君山等古迹,各乡、村宫观曾达数百处之多,自古为道乡,阆苑仙境。从两汉时期大将军《隗器后嗣栖隐阆苑》新探,也足以窥视众多高士隐者在此留下的痕迹。“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山,却望城郭如丹青。”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作。诗中所说的锦屏山,就坐落在阆中古城的嘉陵江南岸。如果把平遥的古意苍凉、丽江的柔软悠闲、古徽州歙县的书意墨香,一起合并成一束插在花瓶里的鲜花,这盆插花和阆苑仙境的真景风貌一比差距立显。这些中国四大历史名城虽然都独具魅力,各有千秋,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各不相同,故产生了视觉与心灵深处感知方面的震撼。
你只有来到阆中古城,亲临嘉陵江流域的文化厚重,你方能真实地感受到,这座古城美得像一颗深藏数千年的明珠,在岁月沉淀中始终散发出夺目的光华,这里江水如梦、古院深深,虽说历史上曾担起整个四川省二十年的行政中心,说白了,也就是一座并不大的古城,可阆中古城的大气,古朴中未见沉闷,寂寥中不曾荒芜。这就是文化元素在这里起步得早、飞跃得高、传播得广、埋藏得深,所产生的永不消失的智慧结晶散发出来的文明之光。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巴寺

三、古今多元文化发展演变的见证之城
现在有相关专家认为,阆中在古今两个多元文化结构中,堪称是中国多元文化发展演变的见证之城。因为古代阆中的儒释道相互摩荡,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在保护完整的中国四大名城之一的阆中,无声地诉说着阆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且长期延续的,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多元文化史,而这些遗迹、碑铭、传说,深深地感染着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灵魂,故数千年来这些固有的思维模式颇不平静地抽枝、发芽、吐蕾、绽放,无论面临着怎样的困惑、怎样的无奈、怎样的悲伤,始终都会不断散发出别样的芬芳,这是因为古城深藏的内涵,给予阆中的后人审视的引导和茁壮滋养。
阆中古城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儒家统合天人的基本理念。“西汉时期天道营城奠定了历史和理论基础,是为阆中天道营城之原始期。唐武德年间,在李元婴任职期效仿长安,映群星,划天心十道、造宫苑、建阁楼,是为阆中天道营城之端期。唐后宋至,天道思想与民间堪舆思想不断融合,古城格局在天道对应点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是为其发展期。宋后以至明清时期,宗教融合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在阆中愈趋繁复,山水环境与塔、楼、阁等建筑的格局与关系不断变化,内城外市格局更加清晰,天道格局逐渐被淡化,古城典型的龙砂水穴向格局与山水地理环境愈趋受到重视。”(儒家究竟是不是可以称为儒教?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对此本文对儒家与儒教不做严格区分,并做交互使用)
可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阆中是一以贯之地秉承儒家传统的天道观念以设计建筑城市。不同朝代或历史阶段,这样的理念有浓有淡但从未消失。
每当我一个人在古城内漫步,那醇香而飘逸的醋味,就如同一首首古韵律动的诗,行于其间的我自己也随着诗意化节奏流变,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音符,这其中诗句的流变像一条从历史的长河里卷来的一束浪花,向着未来奔去……
在阆中,历代先贤留下的痕迹太多。杜甫、司马光、苏轼、陆游、郑板桥……一位位文化名人都爱在这阆苑仙葩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这些灿若星辰的先贤,把他们的足迹与诗篇留在阆中,这是阆中古城文化的魅力所在,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感觉所在。阆中四围群山环绕,这一点构成了它的内敛;而奔腾的嘉陵江水,又赋予了古城的开放态势。这独特的地理因素,让古城人既可以心态淡泊,又决不墨守成规,始终能够落落大方地展示其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