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心灵种子,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123456806 发表于:2021-8-17 18:09:0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8
[size=0.833em]——《给教师的5把钥匙》读后感
仪凤街小学 詹巧巧



[size=0.944em]热爱——力量的源泉
[size=0.944em]夏日,阳光穿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蝉鸣阵阵,酷暑难耐。唯有捧起一本书,沉浸在思想的舞动中才能获取一丝丝清凉和平静。7月,我开始再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站在讲台上常常惶惑:我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现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正确的吗?我应该怎样学习和成长,向优秀的老师靠近?怎样让孩子们喜欢我,信任我?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解除我心中疑惑的过程。5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每把钥匙都包含了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准则,饱含着作者对教育、对学生真挚而热烈的爱。因为热爱,所以要拔高一层看教育,要千方百计提升自己,要有一颗童心和积极的心态;因为热爱,作者常生龙才能做到评了特级教师后依然坚持阅读,每周写读书笔记,一坚持就是10年。热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唯有热爱才能推动我们前行,把平凡的工作变成自我意义上的不凡。





[size=0.944em]学习——让自己成为“一棵树”


[size=0.944em]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个老师的心里住着一个不知学习,不知探索的灵魂。那么孩子们就不会有探索欲、求知欲。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高手,这样你才能教会你的孩子学会学习。书中举了美国中小学与中国基础教育比较的例子。读完让人心中震颤,惶恐不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让孩子获得一个知识。重视孩子动手、思考、感悟即整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孩子对知识充满渴望;而中国基础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不清楚智慧与知识的关系,不注重过程。这样长期被动式的学习会使得孩子缺乏创造力、探究精神。这种情形要求我们成为学习的高手,因为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孩子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size=0.944em]比如《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我们要把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的遭遇给孩子讲清楚,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再如:作为物理老师的你一定不能简单告诉学生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如何用它来解题,因为孩子很快会忘记。你还应该告诉孩子牛顿在这21年里做了哪些思考,万有引力是怎样来的,这是告诉孩子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还需要我们有成体系的知识结构。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也在读书,但知识掌握得很零散。作者的阅读方法解决了我的困惑:在一个阶段确定一个阅读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选择几本相关的书籍,这样可以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在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批注自己的感受;最后用写作的方式加深阅读印象,对读到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这是他自我成长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学问孜孜以求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学生透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言谈,能够时刻感受他在学科领域中的那种气势和魅力,并被深深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教学充满热忱,永远不断提升自己,会让学生们产生“要是将来我也能像老师这样该多好”的愿望。回望教书的这几年,上课我对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准确的要求;我老是担心有些孩子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总在上课或下课的时候有意提醒他们;我更多的注意都停留在了孩子的成绩之上,忘记了每个生命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我深埋在每一个辛勤、劳心劳力的教学日常里,常常忘记抬头看看前路;忘了回头看看自己所有的教学是不是符合规律。仔细阅读《给教师的第5把钥匙》,我明白了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总是被要求,而应该自然而然的发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要做讨厌的要求者、监视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让自己成为“一棵树”去摇动孩子,吸引孩子,触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size=0.944em]兴趣——心灵成长的种子
[size=0.944em]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被动地做一件事情总是很难做好。叶圣陶先生一次去大学演讲,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公鸡,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公鸡吃米,公鸡怎么都不肯吃。陶行知又放开公鸡、退后几步,公鸡却自己吃起米来。这告诉我们即便可以用外在的奖励、评价、刺激来引导孩子学习,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仍然是很关键的。正如夸美纽斯说:“头脑不是等待被填满的沟壑,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点燃这根火炬的引线就是兴趣。我常常会听到,甚至自己也无数次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究竟应该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呢?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size=0.944em]一、 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size=0.944em]孩子在小学还处在形象为主的思维阶段,充满想象力、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我会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和小时候祖父常常给我和院子里的孩子讲故事是分不开的。祖父最喜欢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这些神话故事。他讲故事绘声绘色,夏夜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青蛙此起彼伏的叫声。暮沉沉的夜色里,我被神话故事里的神秘力量所吸引。后来一旦看到神话有关的连环画和故事书都爱不释手,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教师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用有趣的故事做引子,让孩子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如此,擅长讲故事的人形象思维发达,充满想象力,更靠近孩子的思维习惯。当孩子有抽象的概念不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举个例子就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size=0.944em]二、让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
[size=0.944em]孩子认了那么多的字,读了那么多的文章,如果这些知识仅仅用来考试,那这样的教育无疑是低水平的教育。只有当知识与实践相连,在实践中产生作用时,孩子才会对学习产生持续不断的兴趣。一次,我有幸听到张祖庆老师的讲座。张老师一直研究作文教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书信写作往往很难有真情实感,原因是没有写信对象。于是他们举办了城乡学校手拉手书信交朋友的活动,设计了一系列与书信写作相关的教学。孩子们把课堂学到的写作知识在真实的生活中用起来,这样知识不仅仅是躺在书本上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二年级上册要学习地图,学完以后我带着孩子们画学校的地图,并让孩子们观察北湖公园的地图,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我仍然记得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只要学完一首词或一首诗,他就让我们仿写。学完一篇长文章就让我们用诗歌的形式去提炼内容。这让每位同学在毕业时收到了一本有自己作品的诗集。前两年,我到老师那里,他和我聊起这件事,没想到他把诗集做成了电子档。看到自己的作品时,我很难相信原来六年级的时候我就会写这么复杂的古典诗词。无论时间怎样流逝,这种感动与感叹我都不会忘记。可见,让学习与现实发生联系有多么重要。
[size=0.944em]三、让孩子获得持续的成就感
[size=0.944em]激发孩子的兴趣有时只需要一瞬间,维持孩子的兴趣就需要更大的心力。给孩子持续的成就感就是一个办法,也就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觉得我能行。作为新老师,充分的备课,上好每一堂课是关键。课堂目标准确,达到目标过程的路径清晰、梯度明显。特别是问题的设定,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否则你一个问题就将孩子问懵了,孩子哪来的学习成就感?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遵循孩子的思维规律会使教学更容易成功,让孩子和老师都获得满足感。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个备课小技巧。我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备学生,我会把练习册上的习题多看几遍,在课堂上潜意识地、不明显地涉及、讲解。这样孩子在上完课以后会发现,练习册上的题我都会做,久而久之,形成积极心理。孩子们会觉得我能学好这门学科,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还可以检测哪些孩子课堂专注和倾听能力比较强,哪些孩子在这些方面需要提高。







[size=0.944em]激发和维持孩子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写一手好字,让孩子感受汉字结构之美;练习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让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之美;设计和开展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活动;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幽默、有趣一些;教会孩子把抽象的文字在脑海里变成画面;把文字变成动作和表演......只要你意识到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有多重要,你就能想到多少激发和维持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兴趣是激发孩子成长的心灵种子,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在孩子心中种下这颗种子。


[size=0.944em]一个屋子常常不打扫,会落满尘埃;一颗心灵常常不学习,会顽固、会腐朽。我们一定要做善于学习、不停探索的老师。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前路漫漫,我们要在孩子心中播下名叫兴趣,名叫热爱的种子。我们要做“那棵树”、“那朵云”,用自己美好、勤奋的心灵去牵引、吸引孩子,让教育无声、成长无声。


[size=0.833em]文稿:詹巧巧
[size=0.833em]编辑:凡文娟
[size=0.833em]审核:郭林芳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我放心你带套猛 发表于 2021-8-17 18:09:41 | 阅读全部
好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