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英雄谱丨王定国:一生走在长征路上
痴痴情先生先s 发表于:2021-9-7 07:17:4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7




王定国,女,1913年2月4日生,四川营山县人。1932年参加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队。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营长。1934年1月王定国被选派到位于巴中的川陕省苏维埃学校学习,曾任中共营山县委妇女部部长。

1934年10月王定国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35年调到川陕省委领导的新剧团(后改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工作,随剧团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底王定国随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肃河西走廊,在永昌不幸被俘,厉尽磨难和艰辛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脱险,1937年被送到党中央设在兰州的八路军驻甘办事处。



谢觉哉找王定国谈话,希望她留下来,因为她本身是西路军的人,好多战士都认识她,只要看到王定国,西路军的人就会找到办事处。就这样,王定国服从组织的安排留在了兰州,任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管理科科长,没多长时间,就接了五六百名西路军失散人员,办事处把他们都一批批送往延安。1937年10月经“八办”处长彭加伦介绍,毛泽东批准,王定国和谢觉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结婚。

《谢觉哉日记》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张掖有地下党,支部里有个女委员叫王定国。”王定国觉得谢觉哉不仅是位德高望重的上级领导,更是一位可以生死相托、胜过兄长的亲人。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就在兰州“八办”简陋狭小的平房里,幸福地结成了一个革命家庭。在兰州“八办”,王定国开始学习文化。一天晚上,谢觉哉赶写一篇文章让王定国去找《民国日报》、《西北日报》等报纸。几份报纸,王定国来回拿了四次都不对,最后还是谢觉哉自己去拿的报纸。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谢觉哉自那以后,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教王定国识字、学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后来王定国成为谢觉哉工作上离不开的左膀右臂。结婚后,王定国在谢觉哉的直接领导和影响下,工作十分出色。

担任“八办”第二任处长的伍修权在回忆文章中对王定国有这样的评价:“根据谢老的指示,这位浑身充满热情和朝气的女青年主要从事妇女界、特别是与国民党上层人士家属的联系。别看她出身农家,又没有文化,可很快就学会了一套同女界名流以至国民党官僚太太、小姐打交道的本事,以自己的纯朴和热情感染她们,并通过她们去影响各自的姐妹和父兄,使其了解和赞同我党的政策和主张,支持抗日活动。”

1939年8月,周恩来在去苏联治伤的路上途经兰州八路军办事处,顺便去看望谢觉哉和夫人王定国。见面时,周恩来对王定国说,你现在是谢老的夫人,你将会跟国民党那些高官的太太们打交道。你应该有一项技能,便于去开展工作,把我们党的政策、统战方针和宗旨告诉他们。于是周恩来亲自教王定国打麻将。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王定国通过打麻将向时任国民党甘肃省代理主席贺耀祖进行抗战宣传,把他的夫人倪裴君“打”成了共产党。

1940年王定国离开兰州回延安,任陕甘宁边区纪要秘书。1946年后,任延安市妇联主任、中央法制委员会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机要秘书、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16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1978年开始的6年里,王定国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等近500万字。



(晚年王定国)

1983年,王定国重访甘肃,了解到一批滞留在甘肃、青海的西路军被俘和失散人员生活困难。王定国和伍修权一起,在兰州军区、甘肃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跑遍河西走廊,越乌鞘岭,跨湟水河,顶戈壁烈日,迎祁连朔风,为的是一项几十年前没能完成的任务——营救西路军流散人员。在兰州南关一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纸盒厂的厂房里,王定国见到了当年西路军文工团的团员陈淑娥,她坐在桌子旁边,在昏暗的灯光下叠着纸盒,这时有人跟她说:“陈淑娥,北京的王定国大姐来看你了。”70多岁的陈淑娥目光呆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40多年的风雨,使这个四川妹子完全变成了西北人。由于生活贫困,人非常消瘦,颧骨突出,下颚尖细,整个脸成了一个丁字脸。她在街道纸盒厂叠纸盒,每叠一个纸盒能得到1分钱报酬,她就靠着这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王定国没有说话,在她的旁边坐下帮助叠纸盒,周边没有一个人说话,一直看着,大概叠了有五六分钟,陈淑娥忽然放声大哭,用地道的四川话说道:“王定国,你怎么才来呀?我等得好苦呀。”王定国的回忆录里写道:“为了营救这些战友,当时的八路军办事处曾向社会上发出过100多张纸条,上面写着八路军办事处的地址和‘请你们到八路军办事处找王定国’:然而她没有能够赶上。”陈淑娥是西路军文工团里最漂亮的女战士,是红九军军长孙玉清的爱人。红军西征失败的时候,陈淑娥已经怀上了孙玉清的孩子。孙玉清被国民党俘虏后,蒋介石劝降不成,下令砍掉了他的头颅。陈淑娥被俘后,即被马步芳的部下马元海看中,抢去做小老婆。陈淑娥为了她腹中的孩子,忍辱负重,生下了孙玉清的孩子,将其寄养在老百姓家里。新中国成立前夕,马元海逃到了台湾,陈淑娥留在了甘肃,后来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从此两人相依为命,艰苦度日。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经历,陈淑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每次政治运动都要受到牵连,她的孩子不能上大学,不能参加工作。王定国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找到甘肃省民政厅,和他们说应该承认陈淑娥是红西路军的战士,是孙玉清军长的夫人,是革命烈属。当时民政厅领导说:“怎么才能证明她是孙玉清的爱人呢,他们有结婚证吗?”王定国愤愤地说:“我和谢老结婚就没有结婚证。那个时候还没有这套呢。我们讲的是历史,应该正视历史,承认历史。”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行程上千公里,王定国先后找到了陈淑娥、姚子珍、何之芳、任一智等数十位红西路军老战士。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后,王定国返回北京起草给中央的考察报告。报告中说:“他们都是勇敢的红军战士,红军西征因指挥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失败,不应该让这些出生人死的战士们去承担,这是不公平的。他们没有过错,组织上应恢复他们的名誉和生活待遇。”

2020年6月9日王定国在北京逝世。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文/图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