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如何以小见大?在有限的字数或画面中表达出宏大意境
李焕发 发表于:2021-9-17 11:52:5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9
在绘画中,画家们常常以“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宗炳《山水画序》)。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也经常在诗歌创作中运用。

如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通过具体而微的景物描绘,反映出唐朝百官上朝的盛况,显示了皇恩浩荡的气势,被王夫之称为“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

文学艺术所反映的生活总是有限度的,正如黑格尔指出:“靠单纯的摹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那就像一只小虫爬着去追大象。”(《美学》)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就在于高度概括、集中、浓缩的表现社会生活。从这一点出发来看,诗歌中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固然可佳,但是还更应该做到“一语为千万语所托命”(刘熙载《艺概·文概》),也就是说,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反映出重大的社会生活和思想主题。



试看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写宫女的哀怨。前二句写其去家之远和入宫之久,后二句写其悲哀之情和“不是思君是恨君”的怨愤,诗人极为浓缩、概括地勾勒出一个宫女的悲惨一生。画面虽小,但所寄寓者深,所感慨者大。读者可以从这个宫女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身世中,想象到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的宫女的不幸命运,领悟出诗人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无限的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又如韩翃的《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或二日。《西京杂记》载:“寒食日禁火,赐侯家蜡烛。”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首诗通过寒食节家家禁火而独“五侯”之家可获传烛分火的日常生活小场景,表现了当时一个颇为重大的主题,即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五侯”,原指东汉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其后便成宦官的代称。中唐以后,宦官权力日渐扩大,已有左右朝廷的趋势。韩翃正是借寒食赐火事,讥讽了唐代宦官的专权。

所以吴乔指出:“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围炉诗话》)



再如刘辰翁的《柳梢青》词: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从此词的“银花”“月明”可知,这乃是一首元宵抒怀之作。尽管元宵之夜,街头仍可见“银花”,可闻“戏鼓”,但“铁马蒙毡”的时代背景,使得本是点缀节日气氛的花灯犹如是在抛洒着辛酸的烛泪,使得原为增添节日欢乐的歌声尽已变成刺人心灵的异族杂腔。刘辰翁《金缕曲》词云:“暮年诗、句句皆成史。”其实何止是诗,他的词也具有史的价值。这首小词,就是通过“笛里番腔”这个细小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南宋政权被元灭亡之后的社会现实。

以小见大犹如佛学中的“纳须弥于芥子”。把一座高大的须弥山纳入一颗芥子之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诗歌或只见须弥不见芥子,令人感到空洞粗疏,落拓不亲;或只见芥子不见须弥,使人觉得细碎猥琐,风格卑弱。

要达到从芥子之微见出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首先诗人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精心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予以突出表现,正如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所说:“诗所选择的那一种特征应该能使人从诗所用的那个角度,看到那一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拉奥孔》)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词便有如此之妙。词如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人蒋捷,出身于江苏宜兴巨族,先辈中多南宋大官,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举进士,元兵占领临安后,便在江南一带流落漂泊,自号为竹山。如此丰富的经历,坎坷的人生,自然有无数的情事可以表现,但如果是面面俱到的话,那么再长的篇幅也写不完、道不尽。

诗人避免了森罗万象的陈列,而把一生的历程分为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通过对“听雨”一事的不同环境与感受,反映出这三个时期不同的生活面貌。

歌楼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少年时期沉浮于声色之娱的欢乐情状;客舟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壮年时期流落漂泊的悲苦生活;僧庐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晚年时期看穿人生世相后的处世态度。

由于词人抓住了最为典型的生活特征,在寥寥数十字中,显现出了一生经历的完整性与丰富性。要达到从芥子之微见出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其次诗人要善于将实景与虚景,或历史与现实融合为一,从而使读者能目注神驰。



杜甫在称赞王宰的山水图画时说:“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画山水图歌》)此语虽是论画,也常常用来论诗,如俞陛云对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作的评价是:“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诗境浅说续编》)无论是咫尺万里还是尺幅千里,对于诗人来说就是要有虚实结合的本领。

试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只有寥寥二十八字,但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却是一幅无边的江南春景图。全诗犹如快速转动的电影镜头:先是满地红花,乱飞群莺,遍野绿草;又是傍水村庄,依山城郭,招展酒旗;再是迷蒙烟雨之中金碧辉煌、重楼杰阁的寺庙。千里江南的无限风光,被绘得有声有色,一一如在读者眼前。

宋顾乐赞赏说:“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而读者在面对这幅江南春景图时,又有无限的王朝之兴废可以感慨。



此诗还曾引起过一段争论。明代杨慎认为,首句的“千里”当改为“十里”,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

杨慎的可笑便是拘泥于诗人所描写的只能是实景。事实上,不仅“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所以何文焕提出反驳说:“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历代诗话考索》)“不得专指一处”,就是因为诗人已将实景与虚景、历与现实融合为一。

正是由于这种融合,使读者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神驰万里的欣赏活动,全诗也由此获得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