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全媒体 记者 吴雍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2021南充制造业投资推介大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顺庆区签下6个大单,签约金额达50亿元。
招商引资的成果反映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近年来,顺庆区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内通外联 激发对外开放新动力
嘉水之上,长桥卧波。在嘉陵江将军大桥施工现场,10余台机械分布在各个作业面,现场一片繁忙。“主桥已经贯通。”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左右,预计今年底将达到通车条件。
建设中的将军大桥
嘉陵江将军大桥全长1.7公里,规划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南充主城区东西快速干道的重要节点,从高坪机场到广南高速南充北收费站,驾车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对实现嘉陵江东西两岸交通快速转换、无缝衔接有着重要着用。
汉巴南铁路顺庆段建设同样如火如荼。顺庆区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汉巴南铁路顺庆段建设已全面铺开,进展顺利。建成通车后,南充至巴中最短运行时间将缩至35分钟。
据介绍,横穿顺庆的成南达万高铁已于日前通过设计审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形成南充至京津冀、长三角6至7小时交通圈,成为南充东向出川的高铁大通道。
作为南充主城区、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顺庆区位的独特性无可比拟,但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顺庆区委、区政府深刻意识到:必须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如今的顺庆,随着公路、水路、铁路不断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形成。
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让顺庆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区招商团队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对接企业89家,共签约重大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105亿元。
筑巢引凤 增添对外开放新活力
在位于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南充科创中心,签约未满三个月的坤兴科技、铭阳光显两家企业厂房内,各类装修、装饰材料成堆摆放,数十名工人挥汗如雨,现场一片繁忙。
南充科创中心
“厂房都是现成的,设备安装完就能生产。”坤兴科技现场负责人表示,像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创中心这样的“拎包入驻”模式,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
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顺庆区重点打造的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建成面积达14平方公里,现入驻企业308家,于2018年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过去的2020年,园区实现营业总收入546亿元,综合实力在省级高新区中排名中稳居第2位。
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止是企业集聚的物理空间,更是高新技术研发的大平台。“这样一座有实力的园区,为我们对技术和资本引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入驻园区的中科九微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发展乃至上下游产业链的壮大,都离不开园区的“金字招牌”。
在离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不到4公里的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内,顺庆区与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西南石油大学联合共建的南充高新孵化园已有80余家企业入驻。
南充高新孵化园
“相比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行业龙头、旗舰级企业,孵化园的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并不引人瞩目。可是,作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这些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同样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和能量,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顺庆区教科体局科技股股长廖力生表示,该区已经形成了“高新孵化园+高新产业园”的同频共振,对顺庆增添对外开放新活力意义非凡。
当好“保姆” 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项目引进来了,如何留得住?顺庆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产业、人才、资金迅速聚集、成长、壮大。
华讯方舟智能信息产业园
华讯方舟天谷是一座打造以物联网芯片、可穿戴设备、卫星高频头、太赫兹安防检测设备和大数据配套设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智能信息产业园。该产业园2019年入驻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顺庆区相关部门的“一对一”贴心服务下,目前已建成投产。
“多亏了顺庆政府的贴心服务,才能让我们迅速建成投产。”四川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中心经理唐纯感慨到,政府的“保姆式”服务是项目快速落地快速投产的关键。“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超亿元的订单,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近年来,顺庆区坚定不移走产业兴区、实体强区发展之路,坚持功夫向内、目光向外“双向发力”,大力实施临江新区建设“十大行动”,对内深挖潜力,实施项目大会战、园区大拓展、产业大升级。同时,顺庆区坚定瞄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目标,实施精准招商、精品招商、创新招商,力争到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760亿元。
顺庆区市民服务中心
该区还不断优化办事流程,1252项政府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占总服务事项的89%。有优化的办事流程,还有温情的服务。今年以来,由顺庆区委书记和区长带队的多个工作组下沉一线,开展“进园区、访企业、问发展”活动,详细了解企业当前最急迫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工作组已先后收集到企业意见建议600余条,这些意见建议多数已解决或者正在推进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