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守在敦煌,妻子与他人远走,多年后他事业风光,妻子后悔莫及
明绍宗朱聿键鼻 发表于:2021-12-31 07:32:5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1
“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看戈壁滩,后看鬼门关”。

这就是敦煌的真实写照,没有梦幻般的色彩,有的只是困苦乏味的生活以及漫天的黄沙,但是,有那么一群人却在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奉献于此,只为守护人类的瑰宝——敦煌石窟艺术品。

常书鸿就是其中的人之一,他也被称为“敦煌守护神”,今天很多敦煌艺术品之所以能得到保护流传下来,常书鸿功不可没。



常书鸿与妻子及女儿常沙娜

常书鸿1904年生于浙江,自幼喜欢艺术,曾留学法国,正是在法国期间常书鸿偶然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一部名为《敦煌图录》的画册,画册中的400余幅敦煌石窟及塑像照片,彻底震惊了常书鸿。

当时敦煌艺术品在国外引起巨大轰动,但是在国内却知之甚少,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常书鸿立志要回到国内,投入到保护及研究敦煌艺术品的工作中。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当时常书鸿已经结婚,女儿常沙娜还很年幼,对于常书鸿要去环境艰苦的敦煌的想法,妻子陈芝秀表示反对。

但常书鸿心意已决。

1943年年初,常书鸿一行4人历经艰难,终于到达了敦煌。半年后,妻子陈芝秀与女儿常沙娜,儿子常嘉陵随后也来到敦煌。当时常沙娜才12岁,而小儿子常嘉陵才2岁,因为小儿子出生在嘉陵江边,是在常书鸿一家回国后出生,所以取名为常嘉陵。

面对敦煌的艰苦,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当敦煌的艰苦真的摆在面前时,还是让人惊讶,尤其是年幼的常沙娜。



常书鸿一家

常沙娜在所著的《黄沙与蓝天》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她来到敦煌莫高窟皇庆寺的第一印象的: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到莫高窟,可惜不记得那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1943年的11月几日了。只记得已经是冬天,千佛洞前宕泉河里的水已经完全冻结,变成了一条宽宽的、白白的冰河。迎接我们的晚饭准备好了,摆在桌子上,一碗大粒盐、一碗醋、一碗水煮切面,面条短短的。我愣了,问爸爸有菜吗?爸爸回答说:这里没有蔬菜……

不仅条件艰苦,而且敦煌几乎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妻子陈芝秀带的旗袍在这里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而常书鸿自来到敦煌后便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陈芝秀本就对敦煌艺术品缺乏热情,渐渐忍受不了生活的困苦,与常书鸿也慢慢产生了隔阂。

恰巧在常书鸿的学生中,有一位叫赵忠清的学生正好是陈芝秀的老乡,常书鸿便常让这个学生与妻子聊天,殊不知,这样的安排却为自己的婚姻带来了隐患。

没过多久,因忍受不了敦煌艰苦的生活,仅仅一年半后,陈芝秀便与赵忠清远走……。

陈芝秀的离开使得常书鸿一家本就艰苦的生活更加艰苦了,而常书鸿也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儿子常嘉陵虽然年幼,但从父亲的声声叹息和周围人的安慰中懂得,母亲抛下了他,抛下了这个家,和别人走了。他想念母亲,也怨母亲,常蹲在黄泥小屋门口哭泣……不久,姐姐常沙娜也从酒泉退学,回到敦煌帮父亲照顾他……

虽然条件艰苦,虽然婚姻不幸,但是常书鸿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敦煌,他要继续守护这些人类的瑰宝。

面对妻子的离开,常书鸿没有沉溺于伤心之中,而是继续认真的从事敦煌艺术品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1947年,常书鸿与同样从事敦煌研究工作的李承仙走在一起。而晚年的常书鸿更是在多年的默默付出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1978年常书鸿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第四届全国文艺代表大会理事,甘肃省文化局副局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任东京艺大客座教授,1984年作油画静物《大丽花和葡萄》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荣誉奖。1985年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两年后,更是举办了个人画展。

晚年的常书鸿是风光的,而他的前妻陈芝秀在离开敦煌后生活却不如意。

陈芝秀与赵忠清私奔后,没过几年,赵忠清便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狱,在狱中病逝。

后来她又与一位普通工人重组了家庭,但生活一直很艰苦,甚至靠给人洗衣服、打零工度日,晚年的陈芝秀还得不到儿子的原谅,渐生悔意。

她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

晚年的常书鸿对陈芝秀的出走没有任何恨意,而是充满了些许的自责。他在《九十春秋》中写道:

回想妻子这几年跟我一起遭受的痛苦,在怨恨之后,又感到自己心头袭来的一阵自我谴责……。”

1994年,常书鸿去世,享年九十岁。



常书鸿与女儿常沙娜

常沙娜曾问父亲:在敦煌这么苦是为了什么。

常书鸿回答:为的是保护这些在荒烟无际戈壁滩山沉睡了千余年的瑰宝,不让伯希和之辈在莫高窟肆意掠夺的悲剧重演。

确实是这样,在常书鸿等人来到之前,数不清的外国冒险家来到敦煌,肆意的窃取瑰宝,而且这些外国人掠走的都是敦煌艺术品的精华,就拿这位法国人伯希和来说,他精通汉学,他盗走的经卷是最有价值也是最精华的。

比如有关道教经典的卷子几乎全被伯希和盗走了,大约有六七十件全部收藏在巴黎。敦煌遗书最大的价值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学说,保存了古注。比如《论语》,读的只有一种本子,即何晏注的本子。藏经洞发现了皇侃注的本子,收录了两汉和魏晋之间所有人讲《论语》的要点,但都被伯希和盗走了。

伯希和一次运走的敦煌艺术品就达6000多卷写本和一些画卷,足足装满10辆大车,运往巴黎。

这还只是伯希和一人所为,除他外还有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等人,都是敦煌石窟的破坏者的掠夺者。

所以,正是因为敦煌有了常书鸿等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这些名贵壁画和石窟被破坏的历史才得以终结,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实至名归。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