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擎天一柱,却是被埋没的抗清英雄
123457000 发表于:2022-8-13 07:47:0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9


[img][/img]

大明自明思宗在煤山自缢后,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迅速在淮河以南的国土上,建立起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在南明政权存在的几十年间,论起为大家熟知的人物,常常只能想起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但在云贵之地,有一个战神级的人物,却为众人所忽略,他就是堪称南明第一名将的李定国。

李定国一生颇为传奇,前期与明军四处作战,后半生却为南明赴汤蹈火。李定国出身于贫苦家庭,在明末官员剥削,农民军四起的时候与孙可望、张文秀、艾能奇等四人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年仅十岁就跟随农民军四处打仗,号为“四将军”。

李定国“举动有仪度,于群盗中独以宽慈著”,又善待文士,精通兵法,张献忠因此十分重视他,年仅十七岁时让他独自率领两万人马四处攻伐,有“万人敌”之称。

崇祯十四年二月,李定国乔装成明军,突袭占领当时明朝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后方大本营,将其屯聚军资全部缴获,此战也成为张献忠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称帝后的张献忠“日务屠毒,猜忍暴噬”,大肆屠杀四川百姓,李定国和其他几位将领都逐渐不满这种行为,张献忠看在眼里,就派遣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攻打贵州、云南。

清军入关灭李自成后,就着手剿灭大西政权。顺治三年十一月,清将豪格突袭农民军,张献忠于乱军中中箭而死,此前他又杀死妻子儿女,因此大西政权就此灭亡。

张献忠死后军中大乱,李定国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四将军迅速收集残部数千人,从顺庆急速南逃。十二月抵达重庆江北,击败南明总兵曾英,抢渡长江,这才冲出包围圈,保住了有生力量。随后四人当机立断,以孙可望为首领,斩杀久为军中怨恨的左丞相汪兆麟,逐渐稳定住军心。

[图片3]

李定国见识到清军的实力,自忖无法两面受敌,孙可望主张进军到广东南岭一带,情况危急时还可以逃亡海上,而李定国则主张联合南明,一致抗清。李定国联合南明之策在大西农民军处于低潮之时可谓万全之策,其一联合南明可以免受两面受敌,联合共同抗清;其二南明政权内部发生了内讧,桂王朱由榔登基之时没有较大实力,此时投靠可以立即在南明政权中站住脚跟,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其三南明名义上是为正统,桂王朱由榔名义上是为汉人的皇帝,这样就可以利用民族矛盾,转变农民军的角色。

因此,李定国的主张受到其他两位将军的赞同,孙可望无奈只能听从,但这也成为两人决裂的开端。孙可望投靠南明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夺取云贵有了自己稳定的根据地后,就常常想着要自立为主,而定国此时却深明大义,一心想驱除满清,匡扶明室。李定国能力突出,又深得兵士爱戴,孙可望几次想拥兵自立都被其阻碍,因此二人之间的矛盾便无法调和了。

顺治八年,南明永历政权陷入困境,孙可望为一己之私又暗自派兵奔赴南宁,袭杀永历政权五名大臣。朱由榔被逼无奈,封孙可望为秦王,而后南宁失陷,朱由榔也只有大西军这一支势力可以依靠了,随后被迫迁往贵州,孙可望获取南明一切军政大权,朱由榔实际上已经成为傀儡皇帝,这样抗清联盟才在名义上正式形成。

而镇守云南的李定国此时安息养民,减轻百姓负担,又积极练造兵士,制造盔甲,训练象队,同时开科取士,使云南地区逐步恢复安宁。顺治九年,清廷兵分两路,定南王孔有德由桂林出河池,进攻贵州,命吴三桂由嘉定出叙州进攻川南,期望一举消灭南明最后一股势力,李定国也因此迎来其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李定国为了打破清军合围之谋,与孙可望约定出兵湖广,兵分两路截击清军,北路军以刘文秀为主将,白文选、王复臣为副将,进攻四川;东路军以李定国为主将,马进忠、冯双礼为副将,进攻湖南。

李定国出征之前就做好击溃清军,彻底收复湖南的准备,因此定下严明的条规约束部下,有效地保证了军纪和战斗力。北路军前期进展顺利,李定国抢在敌军援军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

六月又全力攻取全州,大西军越战越勇,各部士气高涨,孔有德见状亲自率军来攻桂林屏障严关,李定国随即将自己的王牌象军投入战场,惊扰清军马匹,清军大败。七月初,大西军合围桂林,时任清廷定南王的孔有德自知走投无路,自焚而死。随后,又率军北上直捣湖南,连取全州、永州、衡州,湖南全境清军望风而逃,李定国逐渐攻克湖南全境,收复国土三千余里。

清廷听闻湖广接连失利,急忙加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十五万精兵朝长沙扑来。李定国决定诱敌深入,一战破之:将部队撤出长沙,引诱清军渡过湘江,派冯双鲤、马进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过衡山绕道从后方攻击,李定国从蒸水正面攻击,等到清军进入包围圈,聚而歼之。这一计划十分严密企图一战聚歼清军,这样整个长江南岸的形势就可以彻底改变。但是孙可望见定国已经取得威震华夏的功绩,担心他坐大不能制约,就私下盘算如何陷害于他。

于是孙密令马双鲤一直退到宝庆一带,而与李定国交好的马尽忠不知道其中缘由,只能随之向西而退。李定国不知后方有变,仍按照原计划与清军激战,互有伤亡。在相持之时李定国假装败退,尼堪率精骑追击,伏兵尽起围住尼堪,将其劈死,清兵见主帅死,慌忙后撤。而此时侦查兵上报说白杲市伏兵已经尽数撤走,李定国大为诧异担心形势有变,于是就慌忙结束战斗收兵回邵阳。此战战前计划详密,且斩杀清军主将,本可趁胜追击全歼清军,彻底改变抗清形势,可没想到被“猪队友”坑惨,大好战机就此错过。

李定国取得前人所从未取得的胜利,南明政权数十年中,谋略征战能力无人可出其右。可这空前的胜利再次让孙可望忌恨不已,便三天修书七封催促其前来议事,实则想借此除掉定国,幸好刘文秀之子派人密告才未能酿成悲剧。孙可望见阴谋败露,大怒发兵来攻,李定国不愿在此紧要关头自相残杀,引兵离开湖南到达广西,沥尽心血打开的抗清大好局面就此功亏一篑。

清军听闻大西军内讧发生分裂,于顺治十年急派兵再次进入湖南,与追击李定国的孙可望军遭遇,孙本想趁此展示实力,不料过于轻敌而被大败,之前取得的所有功绩就此全部丢失,南明抗清再次陷入低潮。

清军随后紧追不舍,将李定国逼入广东。李定国深感兵力不足,便想联合郑成功军一同攻占广东,可是联络不便导致失败。随后再次邀约郑军围攻广州门户新会,郑成功此时准备攻打台湾,正私下与清军议和,而清军援军又至,再加上孙可望切断物资援助,新会之战只能以失败告终。呜呼,“猪队友”之害,可见一斑。

李定国在两广征伐之际,永历帝多次私传密诏痛斥孙可望不为人臣,在两广遭遇失败后定国忍无可忍,便决心回到云南,彻底与孙可望决裂。顺治十三年正月,李定国至安龙觐见永历帝,君臣相拥痛哭,李定国密誓效国,用行动打消朝臣和部下的猜疑,随即将永历政权迁入云南。

而此时定国刚遭遇新败,仍不想与孙可望兵戎相见,多次派人劝和。可孙见定国迎回永历帝,大怒发兵直指云南,南明内战就此爆发。虽然最终李定国取得胜利,可孙可望走投无路向北降清,云贵里外机密全部被清军掌握,大明最后一点复兴希望也被就此掐灭。

清廷有孙可望作为向导,熟知南明所有军事部署,于顺治十五年二月,兵分三路攻下贵州,进而围困南明最后根据地云南。而李定国忙于平复内乱,八月才正式派军出击,然而战机转瞬即逝,虽然李定国殚精竭虑、奋死血战,然而也无法击退清军。

十二月初,永历帝召开御前会议,商量未来出路,李定国主张转移至湖南,不胜再转道进入越南,出海与郑军会合再图恢复。可永历臣僚多为滇人,不愿离开家乡,定国竟然也不敢擅自行事,只能允诺。而最终永历仓皇逃亡缅甸,清军穷追不追,李定国为了掩护永历南逃,与清军血战磨盘山,又由于叛贼泄密,再次败退。

而永历进入缅甸后便与李定国等失去联系,后来攻缅才得知永历帝已经被缅王束缚送往吴三桂,后来永历帝被吴三桂逼死后,李定国悲愤欲绝,仰天痛哭,自责“负国负君,何以对天下万世”,不足半月就忧愤病死,死前告之属下:宁死荒外,勿降也。呜呼哀哉,南明擎天一柱就此玉碎,大明三百余年烟消云散。

李定国为人机敏,身经百战,英毅果敢,颇具战略眼光,从农民军一路征伐后又成为南明梁柱,归顺后一心扶明复国。论指战能力、调度谋略,自崇祯起数十年内无人能及。但为人过于慈善,常因此而遭受挫败。

孙可望一心自大,本该早杀一劳永逸,可是定国多次忍让,使其更加骄横,当断不断终酿成大祸。清军三路围攻贵州之时,洪承畴使书诈降,李定国又犯妇人之仁踌躇不进,殆误军机,丧失击败清军的机会。后来永历商议未来出路之时又不敢坚持己见,听从一群自私又毫无经验官员的摆布,导致永历仓皇逃往缅甸。

然而在民族存亡之际,李定国毅然决然投入联明抗清之业,忠心耿耿不患复国前途迷惘多难,而患己志不伸。顾全大局多次忍受刁难,浴血奋战而不图名位,这样的真正的民族英雄怎么能让其埋没于青史之中呢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成都, #顺庆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