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有一亲 跨洋来赴约——约瑟夫·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见闻
gnmpmnuy35327 发表于:2023-8-15 09:30: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76


8月8日,史迪威将军曾外孙女苏珊·科尔在重庆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华社重庆8月10日电(记者刘梓桐、周思宇)跨越12000多公里,时隔20年,来自美国的苏珊·科尔和南希·米尔沃德又一次踏上了重庆的土地。此次重访,是为了纪念姐妹俩外曾祖父的140周年诞辰。

走进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嘉陵新路63号,一道红门掩映于葱郁草木中,鲜为人知的是,这里坐落着中国唯一以外国军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这个人就是苏珊和南希的外曾祖父——约瑟夫·史迪威。

将时钟拨回20世纪中叶,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瑟夫·史迪威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国部队最高司令官等职。修筑公路、奔走前线、竭力阻敌……长达42年的军旅生涯中,史迪威五次来华,在中国一共生活了12年,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

8月8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在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举行,这座博物馆也迎来了久违的“故人”。



8月8日,史迪威将军曾外孙女苏珊·科尔(左二)、南希·米尔沃德(右一)在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10年前,史迪威将军后人在参访博物馆时种下了一棵桂花树,现在已经枝繁叶茂。如今,苏珊和南希一行漫步在博物馆的小院中,近距离感受外曾祖父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并在绿地上又种下一棵桂花树。

同日,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在博物馆揭幕,近200张历史照片和60余件实物展示,生动呈现了史迪威将军生平事迹和军旅生涯。沉浸在黑白老照片中,南希看得入神。她说:“虽然从小看着这些照片长大,但看到它们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立体地展现史迪威一生的故事,我感到格外欣喜。”

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南希说:“外曾祖父与中国军人在一起的照片令我印象很深刻。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前线并肩作战时,他都和中国士兵站在一起。”

长期以来,史迪威家族接续促进中美民间交往。史迪威将军的两位女儿南希·史迪威和艾莉森·史迪威于1982年秋天设立“史迪威奖学金”,以义卖画作、古董等方式筹措资金,40余年来资助50多名中国学生赴美求学。

“岁月变迁中,史迪威家族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一脉相承,其中的动人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史迪威奖学金获得者黄开蒙说,毕业后自己也加入了奖学金基金会,希望让更多人投入到这一事业当中,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传承下去。



8月8日,嘉宾在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这一次跨洋重游,苏珊和南希两姐妹还带来了史迪威家族的第五代子孙。南希说:“人文交流关键在人民,这次带我们的孩子来到中国,是想向他们展示一个不同的世界。尽管我们可能存在差异,但依然需要团结友爱、兼容并包,这也是史迪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漫步在山城的街头巷尾,夜游江景、游览动物园、参观大足石刻……苏珊、南希姐妹在这次旅途中感触颇深。“我们第一次来重庆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但现在孩子都长大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发展巨变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撼。”苏珊说,“但有一件事情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热情,特别是看到重庆一直以来精心管理史迪威博物馆,我们非常感动。”

修复翻新老化的建筑墙面,扩建两层高的展览馆,挂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91年在史迪威旧居基础上改造以来,史迪威博物馆经历了很多变化。

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史迪威博物馆馆长陶燕说:“接下来,我们会加大与美国相关机构、人员的交流合作力度,加大相关档案、文献和文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力度,深入挖掘相关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和弘扬史迪威将军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促进中美民间交往的历史贡献,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世代传承搭建桥梁。”

陶燕还表示,中美人民只有多走动、多交流才能增进了解和情谊,希望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探索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民间交流合作路径,厚植中美关系的长远民间交流根基。

“中国人重情义,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老朋友。”在纪念史迪威将军诞辰140周年研讨会上,史迪威将军外孙、83岁的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在视频致辞中说,史迪威将军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我们将永远铭记。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