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落阳村:巧借“春节老人” 打造旅游名村
墙和鸡蛋 发表于:2024-5-21 07:52:2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079
●杨膳宁 王波


阆中市桥楼乡落阳村,作为“春节老人”落下闳的出生地和隐居地而闻名。该村位于阆中市西北角,地貌地形独特,古天文资源甚是丰富,春节文艺活动传承久远,享有四川省传统村落殊荣,是阆中市极为珍贵的人文宝藏。


如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落阳村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带着疑问,日前,笔者专程到该村进行了探访。


阆中落阳村:巧借“春节老人” 打造旅游名村-y1.jpg


图片落阳村里的落阳山 任冠金 摄


1 蜀道节点 曾为古天文研究中心


在落阳村的落下闳广场上,“古天文学家落下闳的雕像高高矗立。落下闳手拿窥管,仰望天空,神态庄严,似在探究宇宙的无穷奥秘,探究天地人一体的精髓。为纪念落下闳这位科学巨人,自2017年起,每年大年初一祭拜盛会如期在这里举行。


落阳村因旷古绝今的奇才落下闳而闻名。据《桥楼乡志》载:“落下闳从小聪明伶俐,常到屋后的高阳山看日出日落,用竹竿测日影,晚上看星星,用铜壶制漏仪,勤奋好学”。“高阳山所属的落阳山脉,周围地势高低错落,非常开阔,站在山顶上,可最早见到日出,过正午不阴,又最晚日落,是朝观旭日、夜望星空的绝佳之地。山上现存观星台及大量观星遗迹。”据阆中市落下闳文化研究会终身研究员贾信太介绍,相传汉武帝元封年间,落下闳被征召入京,研制历法。经过多年历算测验,落下闳终于编制出了新历。经过官家和民间数十位天文历法专家评定,认为落下闳所制新历最为科学合理,终被汉武帝采用,于公元前104年颁行天下。新历被称为《太初历》,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为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特授他以侍中之职位,落下闳却辞官不受,归隐落阳村,并长期在此观测天象,研究天文。当地众多的古庙、古碑等古天文遗存,或许正是当年落下闳在这里从事天文研究活动的见证。


“一位草根科学家凭借对科学的孜孜不断追求,完成了太初历的创建,实属不易。”贾信太介绍,后来当地人为纪念落下闳,在落阳村落垭梁上建起一座庙宇,名曰落垭庙。庙宇内设“长公殿”,殿前两旁先后建房数十间,形成场镇,名曰落垭场。每逢赶集日,剑阁、南部、苍溪三县边境数千人集聚于此。据记载,落垭场是阆中市思依片区境内最古老的场镇。


紧邻长公殿,一株千年古柏枝繁叶茂,傲然屹立,在蓝天映衬下,更显勃勃生机。沿古柏下行至炭口河,共计365级石梯。虽然石梯上如今爬满苔藓,并隐匿于崇山峻林之中,但从史料及当地老者的讲述中,依然能够找寻到其昔日的荣光。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当时的剑州(今剑阁)知府李壁为了方便阆中、剑阁之间通邮通商的交通往来便利,修建了从剑阁到阆中的驿道,亦称阆剑驿道。该道从剑阁县城普安至龙源、白龙沟、金仙罐儿铺到阆中、剑阁分界的厚子铺与三国蜀道共道,到了厚子铺后下到桥楼河再上落阳山,过杜家垭,到今桥楼七村瓦窑旮下面的沙嘴上,进入苍溪八庙乡边缘一段,然后进入垭口的园宝山下,嘉陵江上的涧溪口到达阆中保宁。


“落垭庙便是阆剑驿道的必经之处。这条驿道,自古以来就是阆中至剑阁的捷径。”贾信太介绍,作为阆剑驿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历史上的落阳村在民间商业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加之落下闳名满天下,落阳村丰富的古天文资源,不断引起各地天文学者的重视,他们络绎不绝来此进行天文考古研究,一时间,落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古天文研究中心。


阆中落阳村:巧借“春节老人” 打造旅游名村-y2.jpg 网络图片


2 产业调整 传统村落迎来蝶变


9月27日,秋雨霏霏,雨中的落阳山巍峨挺拔,缓缓延伸的山势,宛如巨人的双手环抱着身前寂静的落阳村。


“270多户人家,近半数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早已成为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于前些年村里的实际情况,花甲之龄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本华可谓既欣喜又担忧。喜的是靠着务工挣得的收入,村民们纷纷盖起了小洋楼,坐上了小汽车,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均有了大幅改善。忧的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


好在王本华担忧的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2014年,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深入实施,桥楼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为落阳村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让许多村民在家也能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同样花甲之年的村民王玉强便是其中的代表。


2017年,由大北农公司在村里投资兴建的母猪繁育基地正式建成,王玉强也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靠着在基地务工以及土地流转收入,他当年收入达2万余元。


和王玉强一样,村里将土地流转给大北农公司的村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仅该村2组便户均流转土地超过6亩,每户每年土地流转获得收入为2400元,而全村每年土地流转收入高达14万元,仅此一项,全村村民人均增收200余元。


除土地流转和务工挣得收入外,村里还建起了中药材产业园,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一些村民主动调整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结构,种上了芍药等中药材,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如今,随着落下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实施,以落下闳为名片的桥楼乡、落阳村名气迅速提升,前往村里观光旅游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村里发生的变化,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看在眼里,于是有人回乡开办起了农家乐,搞起了旅游接待。“有了落下闳这块金字招牌,我相信今后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展望未来,王本华信心满怀。


阆中落阳村:巧借“春节老人” 打造旅游名村-y3.jpg 网络图片


3 打好“名人牌” 壮大乡村旅游产业


历史名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去年,随着四川省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率先实施,落下闳作为唯一 一位天文学家成功入选四川首批历史名人,阆中市委、市政府更加明确要充分挖掘历史名人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打好“历史名人”牌?发掘尚未开发的名人资源,并对已有的名人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是落阳村面临的首要难题。对此,阆中市制定了“结合历史名人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


按照规划,下一步,阆中市将打造以桥楼落阳村落阳山为中心的古天文文化公园,复建落下闳观星台、落下闳故居,修建落下闳纪念馆、汉文化广场、中国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馆,保护、修缮、恢复古庙、古树、古驿道等古文化遗存,扩大落下闳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落阳村,了解历史,体会文化。


“落阳村所在的桥楼乡毗邻剑阁、南部、仪陇等地,各地历史传承、资源禀赋都不尽相同,抱团发展,对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贾信太认为,打造“阆中—桥楼—剑门—升钟湖—朱德故里”古蜀道旅游环线,将助推沿线各地经济发展。


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从而把这些文化软实力,变成村级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王本华对此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历史名人的招牌可以运用到方方面面,不仅可以开发文创产品,还可以与旅游、科技以及农业等多种产业融合,打造文化大产业。


目前,阆中市已对“落下闳故里”标识标牌进行注册,其核定使用商品和服务项目涵盖水果、蔬菜、商品包装等。“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王本华坚信,不久的将来,以名人资源为依托的文化旅游将成为落阳村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来源 南充日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