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让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大脚吴妈 发表于:前天 17:50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79
【来源:南充日报】

顺庆:让文化瑰宝焕发新生-1.jpg

非遗棕编进校园。

庄严肃穆的故居,承载了岁月的记忆与故事;精美绝伦的非遗作品,展现了匠心的独运与传承;热闹非凡的文化展演现场,彰显了文化的魅力与活力……近年来,顺庆区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从故居、遗址的修缮维护到非遗技艺的活化利用,再到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顺庆区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更让文化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护为先让文物“活”起来

12月16日,笔者踏入西山风景区。从东大门拾级而上,抬眼间,一座承载着三国文化记忆的万卷楼进入视线。它倚山而建,共有284级石梯从山脚直达山腰,两侧石狮石阙矗立,青松夹道。

万卷楼依次布局一展厅、二展厅、藏书阁,两边由木柱走廊相连,构成两组四合院式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林木葱茏,绿意盎然。

在翠树掩映下,一尊庄严肃穆的青铜坐像映入眼帘。这就是以一己之力钩沉史迹,凭借一部《三国志》书写时代风云的著名史学家——陈寿。只见他峨冠博带、长髯飘拂、双目如炬,手中持数叠书简,庄重的神情中似有所思,仿佛在追忆他蜀中求学、入仕的那一段时光。

“万卷楼始建于三国蜀汉建兴年间,历经风雨沧桑,后由政府拨款恢复重建。”前来游玩的历史爱好者邢林告诉笔者,万卷楼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值得好好保护和传承。

顺庆区在文化保护的道路上从未止步。该区分别于今年2月、5月组建完成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队,全面开展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截至10月底,全区共采集文物普查数据166处,收集有价值的文物线索9条,登记新发现文物6处。

“文物保护的关键在于建立务实有效的长效保护机制,详细划分责任范围,落实落细文物保护措施,扎实做好文物保护规划、修缮利用等工作。”顺庆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四普”实地调查进度及质量把控,协调各方文博科研专业力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四普”工作,为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厘清一手资源,进一步摸清顺庆文物“家底”、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传承为继让非遗“守得住”

棕编是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以棕树叶为原料编制工艺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手工艺人采摘棕树叶经过整理、加工、染色、烫平等工序,再经弯折、裁剪、穿插等过程,眨眼间棕叶便化身成了飞舞的蝴蝶、跳跃的蚂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今,棕编已是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从明作为棕编的第三代传承人,坚守四十余年,依旧坚持创作,并乐在其中。

12月16日,笔者来到位于顺庆区桂花路的高从明工作室,院子里摆满了一件件棕树叶制成的螳螂、蚂蚱、蜘蛛、青蛙、蜻蜓、鹤、龙等手工艺品,栩栩如生。这些作品颜色各异,大小不同,不大的院子仿佛成了一个动物园。

“将棕树叶加盐煮过以后晒干,棕编的原材料就有了。相比其他材料,加工过的棕树叶更容易保存,不易被腐蚀。一件棕叶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可以保存至少数十年。”高从明向笔者介绍了棕编的原材料。

说起如何编织,高从明自豪地展示了他的技艺。只见他摘下一小片棕叶,将硬杆撕下做支架,将棕叶环绕支架,双手灵活地扯、拉、叠、剪、插……在手指上下翻飞中,三四分钟的时间,栩栩如生的棕编制品便成了。

棕编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对于高从明来说,这个沉甸甸的称号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棕编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手艺。这门技艺对很多人来说,是童年的记忆。”高从明说,他会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通过开设棕编工作室,将技艺传授给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让棕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据顺庆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市级19项、区级30项,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组成了顺庆弥足珍贵的非遗宝库。

服务为本让文化“兴”起来

近日,顺庆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非遗进校园”展演活动走进延安路小学。活动现场,师生“穿越时空”,感受了古琴的悠扬琴声、栩栩如生的面塑、惟妙惟肖的棕编、叹为观止的木雕、独具魅力的蜀绘蜀绣。现场还进行了金钱板、川北大木偶、巴蜀“歌剧”、川剧变脸等非遗表演。

“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非遗进校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自强,助推现代化高品质文化强区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顺庆区文化馆副馆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术表示,将继续组织开展非遗“五进”活动、建设传习基地,组织项目参与重大节庆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南充传统文化,让非遗保护焕发生机活力。

据了解,为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顺庆区以文旅地标清晖阁为舞台,组织开展了“星光童声·唱响清晖”合唱展演、“情定嘉陵江,爱在南充城”囍文化系列活动、“粽享丝路,侨聚端午”、“歌唱祖国”大家唱、“江月清晖国潮游园会”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还开展了“笔墨丹青展风华”书画展、“九大碗”农家美食汇、“新春天天乐,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端午节龙舟赛、“大美顺庆,魅力城乡”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非遗文化大讲堂、红色经典咏流传歌曲大赛……通过众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还大大促进了文旅消费提档升级,也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

下一步,顺庆区将继续深化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推动优秀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探索更多创新性的传承方式。同时,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顺庆文化的影响力,努力将顺庆打造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万家利 文/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顺庆, #南充,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