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四篇文章”,绘就乡村美画卷——营山县清水乡活佛村贫困“旧貌换新颜”
掌舵的鱼1987 发表于:2020-4-29 16:25:3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1
营山县清水乡活佛村属水库淹没区,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48户932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43人,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营山县扶贫开发局在尖刀督战中发现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帮带效果明显、干群关系融洽、产业管护到位、群众满意度高。

一、做实“党建引领”文章,凝聚一方百姓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帮扶单位选派精兵强将,在工作中善学善思、精耕细作,通过“三抓、三促”做实党建引领文章,建强基层党组织,全力打造奔康“火车头”。抓制度促规范。制定完善党员管理、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村干部轮流值守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值班纪律、加强考核管理,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抓队伍促活力。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练兵场”,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的要求,持续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抓阵地促发展。大力开展村级活动阵地改造提升行动,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建成以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主题教育、集中上党课、关怀互助等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建阵地凝聚、团结、服务广大群众作用。

二、做实“项目建设”文章,扮靓美丽乡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活佛村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统筹整合各类政策资源,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精细化基层治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农村建设投入力度,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了落后乡村换新颜、展新姿的美丽“蝶变”。该村争取上级资金550余万元,新建村道水泥路8.8公里,延伸入户路2公里,村内“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累计实施 “三建五改”16户,新建集中供水站6处,维修整治山坪塘6口、蓄水池19口、石河堰2处,饮水难、用水难等问题全面解决;累计实施易地搬迁、避险解困、C/D级危房改造和土地挂钩项目85户,基本实现安全住房有保障;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移动网络信号实现村内全覆盖,文化室、卫生室良好运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贫困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三、做实“产业发展”文章,补齐增收短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发展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之策。该村致力于发展特色扶贫产业,优化产业增收链条,用活用好30余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建成花椒、中药材产业园400余亩,探索建立“专合组织+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年人均增收200余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帮扶单位谋定后动、多措并举,充分运用18条措施,通过发放物资、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就业促进等措施,支持群众发展生产、务工增收。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动员统战力量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促帮”,线上线下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万余元,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自力自强,有效激发了群众奔康愿望。

四、做实“群众教育”文章,涵养文明新风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群众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新时期“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等,让群众认识到“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群众意识,营造知农、爱农、懂农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五项教育”“星级户评比”“六净六顺”等活动,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智与扶志”齐抓,引导群众不等不靠不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逐渐形成向上向善、自强不息的文明新风。创新转变村级治理方式,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作用,通过乡贤引领、现身说教等方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陈规陋习专项治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不良风气已悄然逝去。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