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录|戴时飞:从上海到成都,“新成都人”要在这里实现儿时航空梦
冀苍鸾 发表于:2022-4-28 07:02: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67
一套深蓝色的工装,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手里托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来回穿梭在公司办公区,和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业务细节。而兜里的电话还不时响起,电话那头是客户咨询订单进展。这是4月22日上午10点半,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一家为航空航天产业做配套的企业负责人戴时飞的工作状态。

今年34岁的戴时飞是一位工科“学霸”,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然后赴海外留学攻读工程专业硕士。学成归来后在多个岗位历练,最终从生活多年的上海来到成都,他对这座城市有一份期待,“在成都,实现儿时的航空梦”。

作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戴时飞明显感受到肩上的胆子比以往重了,“从企业自身来看,这会让我深入思考如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拼技术,拼业务,拿到更多订单;往大处说,我们要融入到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去,为成都制造业贡献一份力量。”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戴时飞

成都让创业者的生活张弛有度

在这座城市创业,企业规模增长了10倍

创业以来,戴时飞每天的工作事项都排得满满的。就在22日早晨,他还接待了一批前来考察的客人,双方商讨下一步的业务合作。实际上,这种忙碌感不止体现在戴时飞一个人身上,企业现有300余名员工,大家身上都带着一股拼劲儿。

“在我们企业,戴总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他的工位和一线员工办公桌连在一起。”一位员工告诉记者,由于都是年轻人,戴时飞喜欢和大家打成一片,共同琢磨业务,这种领导和下属的融洽关系,让企业的办公区充满活力。

戴时飞是一名“新成都人”,2017年被原单位派到成都常驻,当时也是从事航空领域的工作,“我在成都真切感受到这是一座生活休闲氛围很浓郁的城市,它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而这种感觉是我过去没有体会过的。”

2017年,初来成都的戴时飞在当地朋友陪伴下,常常周末出游,置身在公园城市中,舒适的旅游体验和极具生活气息的氛围,让他慢慢喜欢上这座城市。此外,成都航空制造领域催生的创业机遇,也是他选择留在成都的一个缘由。

“我父母过去都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我儿时就有一个航空梦。”2018年,戴时飞和创业团队决定对成都一家企业进行收购,这家企业是本地航空航天产业链上的供应商,经过重组之后的业务体量是原来的10倍,“刚收购的时候有60多名员工,现在员工人数是过去的5倍。”

“成都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

坚持用国产设备,实现生产环节自主可控

2020年,戴时飞的企业搬入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这个园区内聚集了一批航空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其他企业一道,戴时飞的企业也成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环。

“企业搬来之后,我们在场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戴时飞和创业团队感受到了成都给市场主体带来的获得感,据他介绍,目前公司的办公场地来自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我们属于装备制造企业,本身属于重资产,需要在设备采购和生产制造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精力有限,企业在入驻时就用上了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这让企业发展省去了场地之忧,可以放手钻研自身业务。”

在企业生产车间,一台台大体量机床分成几列排开,这批“重资产”价值超过2个亿。在设备采购环节,企业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融资租赁形式采购了这批设备。“不同于业内其他企业依赖海外设备,我们一直坚持使用国产设备,实现了生产环节自主可控。”戴时飞表示。

“其实,这也是企业发展策略,通过使用国产设备,我们和国内上游供应链厂商可以及时沟通,调试出更优的生产工艺,恰恰在此过程中既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帮助企业培育技能人才。”戴时飞还表示,通过这样的上下游协作,也能够让上游厂商了解到企业生产一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备。“一个趋势是,随着制造行业快速发展,设备生产也愈发体现‘专精特新’的特点,相较通用设备,专业设备的使用需求正在激增,反过来会刺激生产商扩大产能。”



工作中的戴时飞(中)

成为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一环

让技能人才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去年产值规模破亿,这让团队在成都创业尝到了甜头,干劲十足。戴时飞和团队成员目前的办公区是一个框架式的标准厂房,二楼的开放式办公区内,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着手头上的工作。办公区一旁的几个会议室内,技术人员正在“碰撞”产线的改进方案。

透过办公区和生产区的一道玻璃墙,能够看到底楼的车间内,数十台重型机床安装于此,公司的技能人员正在操作设备。

“成都正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供应链的打造很关键,虽然很多供应商仍旧在长三角地区,但是通过和他们的产业协作,我们可以让这批企业更加了解到西部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推动他们未来到成都落地一些项目,和我们形成就近的产业协作关系,减少沟通成本和物流成本,逐渐在成都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在戴时飞看来,供应链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每一个分叉口又会产生更多的分支,“我们希望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帮助成都制造业强链补链”。

作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戴时飞有了更多期待:“我在大学时期入党,党龄已超过10年,无论是读书时期还是创业阶段,都应该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对我来说,公司团队还很年轻,带好团队非常重要,只有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才会让我们的技能人才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会努力去实现这目标。”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