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进士蔡镇藩 清末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
Jacqueline季 发表于:2022-8-19 11:30:3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7
营山进士蔡镇藩 清末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1.jpg

蔡镇藩雕像 杨汉国摄

营山进士蔡镇藩 清末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2.jpg

蔡镇藩后人捐赠的电报底稿 营山县档案馆供图

营山进士蔡镇藩 清末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3.jpg

营山县进士文化旅游景区云凤书院 杨汉国 摄

人物档案

蔡镇藩(公元1869年-1914年),字东侯,营山县城郊蔡家庵人。自幼沉静好学,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在京为官时学重经济,倾慕现代化思潮,成为维新运动干将。维新运动失败后返川,先后任四川省咨议局筹办处协理、四川财政副监理官,并成为清末四川最后一个财政监理官。其精通理财,在川任职期间,参与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与之决裂。1914年病逝于成都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易立权

日前,营山县档案馆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与清末进士蔡镇藩相关的部分资料和档案。蔡镇藩,这位从营山走出去的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他的故事由此变得清晰起来。

曾在营山云凤书院读书的蔡镇藩,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后成为维新变法和“保路运动”干将,并担任清末四川最后一位财政监理官,因反对袁世凯复辟,最终辞官归隐,病逝于成都。为纪念蔡镇藩,营山县将一条贯穿东西的通衢大道命名为镇藩路,在白塔公园和翰林苑为他塑有雕像。

1自幼聪颖特招入读云凤书院

蔡镇藩的故事,要从求学云凤书院说起。

8月7日下午,记者驱车从南充主城区赶往营山,抵达云凤街时,满眼绿意盎然,高大的行道树将烈日遮蔽了起来,一阵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车子拐过河边一道弯,云凤书院便近在咫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掩映于绿树之中的照壁,右龙左凤的浮雕呈龙凤呈祥之势,将“云凤书院”几个大字拥于其中。往左,一条长廊幽深静谧,首端为碑亭,“建修书院碑记”几个楷体大字书一古碑之上,尽显苍凉之气。

石碑为坚硬的花岗石材质,颇有些年头。其立于莲花台座之上,碑顶四条龙盘于其间,两两呈双龙夺珠之势。石碑背面为“建修书院碑记”正文,记载着清代知县夏文臻建修云凤书院的由来。

据营山进士文化旅游景区讲解员何芳介绍,明清时期,营山当地人重视教育,大兴办学之风,在县城建书院。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当时年久失修,多所书院遭到损毁。公元1826年,新任知县夏文臻,“询知邑无书院兼乏考棚”,目睹来县参加考试的一千六七百童生,“备桌凳而来者,拥塞公门,一遇霖雨,苦不可状”,便商议士绅,按粮捐输。最终,云凤书院建成。

从长廊往里走,可见两侧墙壁上有大量诗文,为今人择曾在营山担任过知县的官员或者其他名家跟营山有关的诗文誊录,刻于其上。照壁右侧,为大理石牌坊,上书“崇文坊”几个大字,右书“重教”,左书“兴学”。过牌坊入广场,穿石拱桥,进仪门,方到书院的主体四合院,门前石狮静卧,门上的牌匾上刻有“云凤书院”四个字。

云凤书院坐东朝西,为素面台阶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小青瓦屋面,书院环境幽雅,颇具文化气息。

步入书院内堂,关于营山古代书院的历史传承有大量图文介绍,其中有关蔡镇藩年幼时与学政大人从容应对的蜡像分外抢眼。

据传,出生于营山县城郊蔡家庵的蔡镇藩,自幼聪颖好学,跟随大哥蔡镇衡诵读经史。蔡镇藩十二三岁时,一天,学政大人到云凤书院巡视,大人坐着轿子,左右有很多随从侍卫,当地很多老百姓见到轿子都躲得远远的,只有蔡镇藩初生牛犊不怕虎,偏偏要凑过去看个究竟,结果就挡住了学政大人的去路。

随从呵斥蔡镇藩,想要撵他走,蔡镇藩说:“有什么看不得,大家都是人,我就是要看看。”没想到,轿子竟然停了下来,学政大人从轿子中走下来,也想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蔡镇藩见学政大人下轿,很有礼貌地上前行礼。学政大人见蔡镇藩聪明伶俐,又很懂礼数,决定出个对联考考他。

学政大人说上联:“小童子黑发并肩”,蔡镇藩一听马上就对出下联:“大老爷洪福齐天”。学政大人一听,觉得蔡镇藩小小年纪,竟如此明理,是个可造之才。不久,蔡镇藩被特招进入云凤书院读书。进入学堂后,蔡镇藩更加勤奋学习,16岁时就考中举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蔡镇藩会试入京,中进士,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户部主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凤书院先后成为营山师范附小、云凤实验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2月,云凤书院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这座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书院,营山县将云凤实验小学从书院搬出另建。同时,营山县结合南北两河综合整治工程,对云凤书院进行了修缮,与北门河景观打造融为一体,并安排专人进行管护。修缮一新的云凤书院,通过“进士之乡”牌坊、书院广场、读书廊、轩、碑亭、影壁、砚池、桥和仪门把区域景观串联起来,提升了书院的景观效果。

2从维新运动干将到监理四川财政

离开云凤书院,记者驱车来到营山县档案馆。今年7月下旬,营山县档案馆举行了一场“云捐赠”仪式,蔡镇藩的长外孙杨士毅、外孙媳罗旭林向该馆捐赠了一批重要档案及艺术珍品。从捐赠的清单来看,其中一项尤显珍贵。即蔡镇藩担任民国时期四川省国税厅筹备处处长时发给北京财政部的电报底稿。

营山县档案馆馆长任颖辉告诉记者,其时,蔡镇藩整顿成都造币厂,声名鹊起,其本人在理财方面卓越的才能也为各界所称道。这份发黄的电报中谈及四川财政方面的方略,言“照此履行必能渐有起色”。

为纪念蔡镇藩,其孙子蔡国宏、长外孙杨士毅,撰文记录了蔡镇藩不平凡的一生。文中记载:蔡镇藩在京为官时,不时受到担任过他乡试时的主考官张百熙的指点,还与在京川籍官员中一些志同道合之士交往,学重经济,倾慕现代化思潮。

作为维新运动的干将,蔡镇藩变法维新的思想和施政理念在其奏折《奏请审官定职以成新政》中得到充分体现。记者在胡思敬所著《戊戌履霜录》一书中,看到了这篇洋洋洒洒八千字的雄文。在奏折中,蔡镇藩疏列了拯救经济、富国强兵、设外部加强外交、与西洋各国互惠通商、兴实业、干土木、办好新学以成新政的建议,为推行新政鼓与呼,受到清光绪帝的赞赏和嘉奖。

维新运动失败了,蔡镇藩受到打压。上世纪初,蔡镇藩以丁母忧携眷回川,因四川总督赵尔巽盛情邀约,其先是在咨议局筹办处当协理,慈禧太后死后,又以丁忧主事身份任四川财政副监理官。

蔡国宏、杨士毅撰文载,蔡镇藩任四川财政副监理官期间,临危受命兼任成都造币厂总办,接手这个烂摊子。蔡镇藩迅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连烧了“三把火”,不到两个月,成都造币厂面目一新,恢复了正常生产,几个月生产的银币多达73万余枚。

此外,由于蔡镇藩加强了造币厂的保卫工作,年底成都有少数士兵哗变而四处抢劫时,造币厂的人员和设备都安然无恙,毫发无损。由于整顿、管理和护卫造币厂有功,蔡镇藩升任为四川财政监理官,成为清末四川最后一个财政监理官。

3“保路运动”领导者以实际行动反袁

蔡国宏、杨士毅撰文载,除了在四川财政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外,蔡镇藩也为四川“保路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杨士毅等后人捐赠的资料中,《辛亥保路运动实录》一书便记载了蔡镇藩在“保路运动”中的突出贡献。

1910年,当法、德、英、美四国强迫清廷签订借款和出卖铁路主权时,蔡镇藩与同科进士周凤翔一起出面,联络省内各县市50名社会名流,在成都成立川汉铁路同志研究会,公开声明、支持保路维权运动。此外,在策划、发起召开有好几万人参加的股东大会,以及号召罢市、罢课等方面,蔡镇藩也做了大量幕后工作。

1913年2月,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委任蔡镇藩为四川省国税厅筹备处处长。因对四川全省的赋税情况以及各县税收机构贯彻各项税收政策的情况了然于胸,早已看上蔡镇藩才干的袁世凯,以“入阁”为诱,企图让蔡镇藩为他效劳。

蔡镇藩斥责威逼利诱他的人,拒绝袁世凯的无理要求,以实际行动拥护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讨袁活动并与袁逆彻底决裂,他给北京发电报,辞去国税厅筹备处处长职务。辞职后不久,蔡镇藩一病不起,于1914年病逝于成都。

蔡国宏在一篇纪念先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祖父蔡镇藩勤奋好学、爱国爱家、为人正直、廉洁自律的好品性,对家风和父亲蔡家骥有重大影响。”

2019年12月,蔡国宏从北京到成都,与其妹蔡国珮和妹夫相约,乘动车回老家营山寻根。他们前往白塔公园瞻仰了蔡镇藩雕像,并前往蔡镇藩出生地蔡家庵和幼年时就读的云凤书院拜谒,营山县相关人士也为蔡国宏兄妹提供了很多有关蔡镇藩的珍贵资料。蔡国宏当时激动地说:“我们深深感受到,家乡人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对具有改革精神的历史人物的高度尊重。”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