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元君余化龙写诗,暗示张献忠将死于豪格之手?这故事有个漏洞
您脱风云错 发表于:2022-12-8 07:47:2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91
张献忠拆宝塔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有四句诗,那首诗是碧霞元君余化龙写的,诗的意思是暗示张献忠将死于肃亲王豪格之手。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经常被当做“谶语准确”的例子。但是我们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故事有一个致命的漏洞。



?与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在史料中的形象不是很好——或者可以说十分不好,清朝人花了上百年编修的《明史》,在列举张献忠“罪状”的时候,也犯了一个连铁杆小辫子都不能自圆其说的错误:“献忠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即使这六万万人还包括四川之外的人,也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因为当时全世界也没有六万万人,张献忠就是把自己杀了,也凑不够数。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张献忠屠川人(或杀国人)六万万,就是别有用心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也是清人及后清人惯用的伎俩。

不但清人编《明史》睁着眼睛说瞎话,就是野史稗文,也跟着随声附和,比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张献忠拆塔发现石碑,石碑上写明了他将死于何人之手,就是出自清朝举人、袁世凯幕僚所写的《清稗类钞》。

此事见于“吹箫不用竹之谶”一节,原文是这样的:大兵入关,张献忠为肃武亲王豪格所殪。相传献忠曾于塔中拆出一碑,文曰:“造者余化龙,拆者张献忠。吹萧不用竹,一箭贯当胸。”献忠观之,恒不悦。一日,乘马巡行,王望见之,援弧(弓)一发,献忠应声而落,其徒亟奔救,死矣。人始悟所谓“吹箫不用竹者”,盖肃武亲王之“肃”也。



?一看就知道,这个编故事的人肯定看过《封神演义》,因为有这样“预言功能”的,肯定不是《说岳全传》里的金镖余化龙,而只能是被姜子牙封为碧霞元君,率领五方痘神,掌管天下痘症的那个原商朝潼关兵马大元帅余化龙。

这个碧霞元君自然是子虚乌有的,因为商朝根本就没有兵马大元帅这个称号,武王伐纣也没打那么多仗,他跟商纣的赌局,是一把定输赢——谁赢了牧野之战,谁就是天下共主。

至于张献忠死于肃亲王豪格之手,正史中还真有记载:(顺治)三年十一月,入四川,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余所,斩首数万级。



?这就是撒谎的最高境界:用十句真话掩盖住一句谎言,而那句谎言表达的,才是撒谎者真实意图。

张献忠确实是被肃亲王豪格射死的,这是事实;武王伐纣,也是事实。但张献忠之死是不是上天注定,豪格是不是替天行道,那只有编故事的人才知道。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很能打,死得也很憋屈,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一提起豪格,很多人就想起活捉洪承畴的那个清军悍将。



?至于余化龙,因为小说《封神演义》的流传,也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可怕人物:他能保佑你不出痘,也能让你出痘不死即麻。

把肃亲王豪格和痘神余化龙组合在一起编故事,就让人不能不信、不敢不信了。

这个谎言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撒谎者知道自己要欺骗的对象是谁——只看过野史演义,却又会把演义当正史的人。

正所谓撒谎别瞒当乡人,这个谎言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就是“诗作者”的身份——痘神余化龙是不是碧霞元君、商周交替之际有没有潼关?



?碧霞元君是男的还是女的,这一点道藏和小说中自然有不同的说法,咱们也不去追究了,仅仅是潼关兵马大元帅这个说法,就能让历史笑掉大牙了:商朝不但没有兵马大元帅、总兵这样的职务,就连潼关也没有——潼关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还叫桃林塞,就更不要说武王伐纣的夏商交替之际了……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西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