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来源 |
重庆正事儿
重庆名中医刘光瑞是个大忙人。这个春节,他更忙,不是在自己的“少林堂”问诊,而是扯起嗓子忙着在博物馆给游客做“讲解员”。
这里说的博物馆,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滨路321号的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和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距重庆网红打卡地轨道李子坝站仅二百米,因而成为部分游客的观光点。一些慕名来找刘光瑞问诊的病人,或许并不知道,他除了是名医生,还是这两所博物馆的创建人和馆长;同样,听得津津有味的游客,也并不知道,站在“匾额舞台”上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讲解”老头儿,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重庆知名中医诊所——少林堂的掌门人。从中医到匾额,确实,这也太搭不上界了。
不过,对刘光瑞来说,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已有三十多年,他持续地将三千多块大小不一的匾额收拢于一处,让每一块匾额在这里都找到了独有的“归属感”,没有一件是孤立存在的。
当然,人们难免好奇,作为一个名中医,诊所的事务原本就繁重,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乡下搜罗老物件呢?再说了,民间的稀罕物很多,他为啥会迷上笨重而古朴的匾额呢?
图为匾额《栋起文明》
两代中医人的博物馆之梦
事实上,创建民间博物馆最初是刘光瑞父亲——刘少林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经过父子两代累积,有了些积蓄后,跟一些同行一样,中医刘光瑞也有了“做大做强”的念头,想要办药厂、医院或者做房地产,可他的这些提议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的想法是,这些钱要拿来创建一座博物馆。刘光瑞自然是很不理解的。
“我觉得不可思议,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建博物馆,为啥子要去做这种‘亏到唐家沱’的事?后面父亲又对我说了两句话‘经济的拥有使人嫉妒,文化的拥有使人尊重’。你怎么选择?”
图为匾额《品类儒林》
不管当时刘光瑞想没想通,但父亲决心已定,这个事肯定就要干了。在九十年代,创建民营博物馆并非易事。好在,早在八十年代刘光瑞和父亲刘少林就出版过一些书籍如《民间医药小单方》等,加上刘少林和重庆的众多文化人相熟,为日后创建民间医药博物馆有了一些“铺垫”。
经过一年多奔走和筹备,1996年,刘光瑞与父亲创建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集中展示民间医药精华,涵盖民间医药藏品等。
图为匾额《青云得路》
这所博物馆从无到有,从最开始的一个念头,到最终创建,给刘光瑞的内心带来很大触动:“我逐渐懂得了父亲的愿望,事实上,
建博物馆就跟我们行医救人一样
,当我们看到那些被遗落在民间的民俗文物时,要不要管?肯定要,要把这些附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民俗文物全部聚拢于一处,展现出来与更多人分享。”
图为匾额《三星拱照》
因为一句话,他走上匾额“抢救”之路
如果说中国医药博物馆是和父亲的共同创作,那么,匾额博物馆则更多是属于刘光瑞自己的愿望。而他之所以走上匾额收藏之路,皆因书法家许伯建一句话。
图为匾额《诗礼传家》
20世纪80年代,他邀请许伯建为“中医少林堂”门匾题词,由于许伯建专攻小楷,刘光瑞请他像门柱上的匾额一样写大点。许伯建便告诉他:“你说的匾额上的字叫榜书,古时写榜书是不讲雷同、讲究原创,世界上几乎没有遣词造句一模一样的两块匾。”
在此之前,他和父亲在乡下行医搜集古书典籍时经常看到匾额,因匾额块头大、重量沉,再加上交通不便,并没有想到去收集。但经许伯建这么一说,本就喜欢书法的刘光瑞,对匾额忽然产生了兴趣。
图为匾额《术精洛邑》
之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关注此物。他发现,在巴渝各地,很多木匾在乡下被人们作废料处理,或作猪栏挡板,或作熏物隔板,或作农用洗衣板,厨板等等,很是令人惋惜。每每见到此景,他便花钱将这些“遗珠”予以“抢救”,一块块背回来。
如果说,创建医药博物馆是打开刘光瑞收藏匾额文化这扇门的钥匙,那么对匾额内容的痴迷,则让他在匾额收藏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图为匾额《双凤齐飞》
2005年,收集到300块匾额后,刘光瑞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再建一个博物馆。他以“重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为名向重庆市文物局发出申请,并得到获批,在大坪七牌坊创办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简称“翰匾园”),占地500平方米,内容涉及功德声望、贞节贤孝、婚喜寿庆、官府门第、医德教泽、庙宇宗祠等六大类,大部分匾额反映了重庆本地及周边的风土习俗,是全国首家匾额博物馆。同年,湖广会馆为刘光瑞免费提供20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匾额的展示馆,这里也成为后期匾额博物馆成立后的分馆。
图为匾额《太学生》
时隔三十年,刘光瑞仍记忆犹新:“第一块匾是在阆中收到,当时是一块‘忠厚传家’的匾额,花了100块钱,最有趣的是后面陆续又收了几块‘清白传家’‘耕读传家’‘诗礼传家’等家风系列的匾额。”收集到300块匾额的时候,刘光瑞对比上面的文字,的的确确,他发现,许老所言不虚,其中只有几块匾的文字隐约相同,一直到收藏了3000余块匾的时候,也只有十来块匾遣词造句算得上相似的。
图为匾额《渭水流风》
2009年,重庆中医少林堂整体迁入李子坝,这也让刘光瑞亲手创办的两个博物馆有了新的归属。截至2019年,“重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已收藏了3200余块不同时期的珍贵匾额。
每一块匾额都有故事,收集就像在“寻宝”
图为匾额《武魁》
对刘光瑞而言,收集匾额的过程本身就是“寻宝”的过程,例如残匾,也有其价值,他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来放置它们:“试想一下,它们曾经历了怎样的荣耀,又怎样被遗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抱着这样的念头,在三十多年里,他持续地将三千多块大小不一的匾额收拢于一处,让每一块匾额在这里都找到了独有的“归属感”,没有一件是孤立存在的,这也赋予了藏品更多的考究价值。
图为匾额《悟道求真》
在刘光瑞收集匾额的过程中,故事最为精彩的是馆内一批“名人匾”。
名人匾本由一位生活在上海热爱中国近代史的日本人收藏,因妻子病逝,他想要带这批名人匾回日本,被上海海关卡了下来。无奈之下,日本人只能把这批匾卖了,他希望这批匾能够落在真正懂物也惜物的藏家手里。
图为匾额《永镇龙溪》
就这样,名人匾先是落到一个湖北人手里,又去到一个阆中文物商手中,最后,重庆璧山一个老板打算拿下,定金都交了,“但货运来时,他又吃不准真假,就叫我去看一下,我一去,趁他犹豫不决,就全要了。”
这批名人匾阵容豪华:有明末清初的大书家、大名士傅山,清代大书家何绍基,晚清名臣李鸿章等。
图为匾额《源远流长》
在博物馆的藏品中,除了名人匾,朝代最久远的一块匾额来自宋朝,其字体结尾以鸟为形、一笔一划的结构和鸟型连贯构成“三星拱照”四个金色大字,采用鸟篆书写并以木雕的形式呈现,金色的字体在深色的版面上显得极其精彩。刘光瑞称,另一块“品类儒林”的匾额,其人物龙凤纹生漆价值颇高:刻有“锦绣腾辉”四个金字的匾,则出自明宣德年间,距今近600年历史,是用木中黄金——乌木制成的。
图为匾额《真读书人》
让藏品“活起来”,让它们开始“讲述”
刘光瑞一直期盼着他的博物馆能够成为网红打卡地。
从2005年开馆以来,匾额博物馆一直免费对外开放,保洁、防潮、防蛀、防火、安保等费用均由刘光瑞自筹:“一年所耗的费用高达百余万元,全靠中医诊所少林堂和其他项目来补亏。”
图为匾额《正气犹存》
即便是如此艰难,也没听到刘光瑞说过“放弃”。在他心中,这些匾额意义非凡,它们件件都是宝,跨越时间、跨越历史,具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时代真实思想、情感或意识的反映。一个小小的匾额,不仅能表现一个时期不同阶层人物的平常生活,还能展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虽然我收集的匾不能与江南和北京一带名人题写的匾额相提并论,但它们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图为匾额《忠厚传家》
匾可以修复,但不能重生。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匾额文化的奥妙,刘光瑞将多年的研究汇集在两本著作中:《中国匾额学》和《中国匾额美学》。
在一排排匾额前,刘光瑞称:“曾有一批学者考察博物馆后,留下的评估很中肯且寓意深远:大部分匾额具有历史文化深度的研究价值,在巴渝文化的传承上更是一种‘活着’的见证。”
图为匾额《竹苞松茂》
眼下,他更关注的是,这批匾额能有更多的内容输出:“我希望馆里的匾额每一年都有一个成长故事,而不是就这样默默地存放一年又一年。”刘光瑞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研学、邀请学者来研究,希望通过不同的形式让馆内的藏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光瑞简介
中医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刘氏刺熨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薪传奖获得者。创办重庆市神农中医药研究所、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少林堂国医书院。著有《中国民间医药系列丛书》《农村医疗保健丛书》《医典》《医鉴》《养道恒历》等30余本著作在海内外发行。收藏中医药文物及标本20000余件、古匾3000块、古籍50000余册。获国际大奖4项,国内科技奖、发明奖28项。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重庆正事儿”,作者/尹小安,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桔梗 视觉|花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