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南充实践——阆中篇
小雨敲窗y 发表于:2023-7-21 16:24:48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82


近年来,阆中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这一主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结合基层实际,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夯基固本,突出人民调解的主导地位
深入调研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全面掌握全市行政村的增减情况基础上,指导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推选调委会委员。对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边摸底、边调整、边建账,将全市应建 32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及1700余名调委会成员全面调整到位,并同步录入人民调解信息系统,确保人民调解组织不漏,人民调解员力量不减。
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完善诉调、访调、公调“三调对接”机制,印发了《关于建立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访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设置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11个、驻信访局调解工作室1个,驻法院调解工作室5个。同时积极协调人社、卫健、交警、妇联、总工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市级部门,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6个,构建起市、乡(镇)、村(社区)、部门纵横交错、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三级组织网络。目前,该市基本实现纵向推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横向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向重点领域延伸的工作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枫桥经验”根基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我市各乡镇狠抓党建引领核心,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扎实履行主责主业。坚决履行党建第一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权责统一、运转协调的党建工作格局。将党建工作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开展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评价工作,依托以会代训、“三会一课”、“学习强国”等有效载体,常态化组织多种形式廉政教育。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指导各乡镇坚持完善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强化学校、广电、互联网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健全意识形态舆情导控、分析研判、风险防控等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强化宗旨意识,铸牢为民服务理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初心所在、力量所系。柏垭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追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落实“三接访”制度,扎实推进场镇逢场天接访走深走实。充分利用干部进村入户,主动上门收集群众各种意见诉求,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建立一对一反馈机制。同时,在各村(居)委会,张贴镇、纪委、包村领导、驻村干部联系方式,设置群众意见箱,让群众各种意见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得以表达倾述。
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各乡镇织密立体式调解网,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设立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和镇多元解纷室,镇村两级调委会,全市设立专职人民调解员420人;充分发挥综治、公安、法院、司法多部门协调联动作用,强化工作对接,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坚持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认真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并定期回访,巩固调解成果。例如,在两乡建设中,柏垭“万亩晚熟柑橘之乡”遍布富乐、上游、淳风等5个村(居),但因业主经营不善、资金断链等问题导致产业烂尾、业主跑路。在面对心怀担忧与焦虑的群众时,柏垭镇、相关村(社区)耐心接待,多次召开稳控会议,对事情解决的进展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向群众进行解释说明,目前,柏垭镇借助全市“非粮化”整治契机,完成了大部分撂荒土地整治,且通过正规司法程序帮助老百姓追讨民工工资和土地流转费,切实维护老百姓切身权益。
全面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全市围绕“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的目标,优化流程,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充分发挥各村(居)干部代办员作用,随时帮助老百姓查验办事资料、受理代办事项、辅助群众办事,让群众尽量少跑路不跑路。坚持干部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教育,重点整治服务群众主动意识不强、对待群众态度冷漠、遇事推脱绕阻等突出问题。
做好“三治融合”,促进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全市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大力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
坚持自治,充分调基层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各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严格规范选举程序,有序推进自治实践。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调动村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
坚持法治,全力建设“六无”平安村。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将普法主阵地由镇向村、向家庭延伸,借助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同时通过农村“大喇叭”、网格员入户讲解、定期开展法律讲座、将村(社区)或农户院坝作出审判庭进行巡回审判等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乡村全覆盖。二是通过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法官工作站等方式,加强对村民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三是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模式,科学划分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落实区域综治维稳。
坚持德治,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灵活运用宣传阵地,完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利用宣传栏、文化墙等传统平台形式广泛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各类群团组织,开展志愿活动,有效组织引导群众,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推进“四防并举”,提升基层防控能力
通过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合理配置群防群治队伍,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心防配套、点线面联动的治安防控工作网络。
优化“人防”。在各乡镇推进镇、村级综治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综治中心示范点。各村(社区)统一整合各类力量,设置专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红袖标治安巡逻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常规时期开展治安巡查,紧急时期开展防火防汛救灾等应急工作,特殊时期负责安保维稳。
强化“物防”。指导各乡镇做好了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能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
精化“技防”。一方面,在各村(社区)主要路段、重点区域安装电子监控探头共计126594个;所有监控系统均接入视频研判室,做到雪亮工程“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另一方面,各村(社区)坚持“依规建设、规范应用、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原则有力推进“慧眼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技防水平,大幅度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巩固“心防”。在乡镇综治中心建立心理疏导室,组织开展社会心理信息采集等工作,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和教育进学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