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创新,农业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7月2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作为全省农业大市,我市持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2016至2022年,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3362人,高素质农民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门外汉”变成“乡土人才专家”
南充近来天气炎热,日最高气温已达37℃以上。尽管“一步一身汗”,但董文斌却没有闲下来,不仅要不时查看自家农场近500亩水稻、蔬菜的长势情况,还要对周边农民的水稻情况进行查看。
董文斌不仅是顺庆区搬罾街道的一名“农场主”,也是顺庆区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和“乡土人才专家”。
“我从2008年开始承包土地搞种养,掌握的农业知识似是而非,什么都是自己摸索,效果不尽如人意,走了不少弯路。多亏参加了培训,得以系统学习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谈到高素质农民培养,董文斌直言,“作用太大了”。
2019年,董文斌参加了省级培训学习。在培训班里,他不仅可以系统学习农业知识,还能与众多和他一样的“农场主”、种养大户交流学习经验,顿时感觉“打开了一扇窗”。
2021年,他又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培训,专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并随队赴内蒙古、湖北等地参观现代农业生产,开阔了眼界,也进一步更新了理念。
参加学习培训后,董文斌迅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农场生产和管理中,通过运用新模式、选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效益也明显提升。他告诉记者,此前农场年产值为300多万元,如今已经达到500万元以上。
现在,董文斌还肩负上了新的使命,在被聘为“农业技术指导员”和“乡土人才专家”后,他充分利用所学农业知识帮助周边农户和其他农业经营组织搞好生产。
“多谢党委政府给了我们这种学习机会,确实非常实用。今后有机会的话,我还要参加。”他高兴说道。
7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3362人
像董文斌一样,在参加培训后实现自身较好发展的同时,又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的情况,在我市并不少见。
嘉陵区一立镇博泰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斐在参加了培训后,不仅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搞起了稻田养虾,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为他们送技术、送种苗,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16至2022年,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3362人。仅2020至2022年,全市就培育高素质农民11293人,其中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6864人,专业生产型高素质农民2252人,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2177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要求,市本级由市农业农村局建立起科技培育机构资源库,经入库机构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市本级承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项目的县(市、区)则通过招投标、直接指定等方式确定承训机构。
各地还通过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发现名师名课、打造名师队伍,不断挖掘优秀农民学员、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加入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入库专兼职教师475人,副高级及以上占36%,体制外教师占17%,优秀学员董文斌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实践导师。
为抓好示范带动,市农业农村局重点做好本级示范培训,承担培训任务项目的县(市、区)着力打造好一个示范培训班,形成精品班级群引领培训工作。学员参加示范培训后,通过相关考试可获得结业证书、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无人机训练合格证,培训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大幅增加。
随着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人数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学员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市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获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突出单位称号;2022年,学员孙杨被中央电视台《农民田间示范秀》栏目宣传报道,学员谢松被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四川省仅2人),学员赵玉萍、何佰林被评为全省创新创业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