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群专题——自贡地区侏罗纪恐龙动物群(二)——侏罗系
缥缈的绽放山 发表于:2023-8-21 07:31: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53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其地质发展与四川盆地紧密相关。四川盆地在大地构造上称为“四川地台”。震旦纪~三叠纪中期四川地台一直位于古特提斯海(Tethys)东侧滨海地区,地台西边为龙门山岛链。由于在三叠纪晚期发生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印支运动,使西边的龙门山岛链逐渐隆起成山地,四川地台也整体台升,海水逐渐退却,中央为地势低平的内陆湖泊,这就是所谓的“古巴蜀湖”(夏宗实等,1982),从此四川盆地轮廓基本形成,同时也结束了海相沉积的历史。



侏罗纪时,四川盆地范围比现在大得多。北方大致以大巴山地为界,西北方以龙门山地为界,南方延伸到黔中一带,西南方与滇中盆地相连,东南方延伸到鄂西,构成一个巨大内陆沉积盆地。早侏罗世早期,盆地内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大致以江油-梓橦-盐亭-蓬安-渠县-梁平为界,北部地区为温湿的滨湖、沼泽环境(图5A),沉积一套河流冲积砾岩、滨湖砂岩和煤系,而包括自贡在内的广大南部地区则为较干燥的浅湖环境,沉积一套厚度不大的紫红色泥岩和细粒砂岩,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龙门山地和大巴山地。



经过早侏罗世早期的堆积、填平作用,至早侏罗世中~晚期,盆地内地势更加趋于平坦,盆地整体有所升降变化,但沉积环境的总体格局没有大的改变,盆地北部地区仍以滨湖沼泽相为主,南方地区为浅湖相,沉积物为粉砂岩、介壳灰岩、泥岩交替堆积。



从中侏罗世早期开始,四川盆地的地势变得比较复杂,湖水面积有所缩小,湖盆西南部较浅,自贡、威远一带处于滨湖环境,沿岸并有河流注入,湖水由西北向东南变深,整个盆地为河流三角洲、滨湖、浅湖环境。沉积物以砂岩、砾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



中侏罗世早期之后,四川盆地整体有不同程度的抬升,致使许多地方中侏罗世早期的沉积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中侏罗世晚期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的大湖泊分解为若干小湖泊,许多河流将这些小湖泊串联起来,在洪水泛滥时将这些小湖泊变成洪泛湖,沉积物来源以西缘龙门山地为主(图5B),沉积一套河流相与湖泊相交替的砂岩和泥岩。气候由干旱转变为炎热湿润,植被非常繁茂,为恐龙及其他动物提供了广袤的生活场所和丰盛的食物来源。它们在这里生栖繁衍,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四川侏罗纪恐龙的第一个繁盛期。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仍与中侏罗世晚期相似(图5C),沉积物源也主要来源于西缘的龙门山地,沉积物仍以河流和湖泊相的砂岩和泥岩交替堆积。随着沉积物的增加,盆地整体不断下沉,以补充沉积物的堆积空间。恐龙及其它伴生脊椎动物继续繁盛,但动物群组成分子发生了极大更替。

晚侏罗世中期,由于盆地整体下沉速度过快,致使四川盆地再次发展成为一大型浅水湖泊。这一时期气候变得异常干燥,沉积一套比较稳定的红色泥岩,植被不发育,恐龙及其伴生脊椎动物锐减。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又开始抬升,形成类似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早期那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一套河流和湖泊相的砂岩、泥岩交替的堆积。但气候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干燥,植被不很发育,脊椎动物没能得到再次发展。到侏罗纪末期,四川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盆地南部、中部及东部抬升为高地,成为剥蚀区,沉积盆地向西北方向不断收缩,气候日趋干燥,由此进入白垩纪时代。



图2-1四川盆地侏罗纪古地理图,A.早侏罗世;B.中侏罗世;C.晚侏罗世。(据夏宗实等,1982)

J1Z)

自贡地区珍珠冲组在地表出露不多,零星分布于自流井背斜轴部、青山岭背斜翼部和威西背斜以东的来牟至复兴一带。钻井资料显示,该组厚约15~48m,岩性为一套杂色泥岩、粉砂岩,向上逐渐递变为暗紫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色、灰绿色薄层或透镜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砂岩多见于该组的中下部,在自贡西北部威西背斜西南倾伏端最为发育,在孔滩钻孔于砂岩中见厚11m的油砂。本区内珍珠冲组底部綦江段缺失,因而与下伏三叠系须家河组呈假整合接触。



自贡地区珍珠冲组至今还没有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但在邻近地区,该组有蛇颈龙类和原蜥脚类化石发现。据四川地层表(1974),威远黄石板珍珠冲组顶部富含蛇颈龙类(plesiosaurs)牙齿化石。197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程政武先生在威远黄石板(双歧公社古坡)、距东岳庙段底16.51m的珍珠冲组上部采得一原蜥脚类化石材料,初步鉴定认为属于原蜥脚类恐龙的板龙类(董枝明等,1983),遗憾的是至今未见此化石的详细描述。董枝明等(1983)报道了1978年他们在威远护林珍珠冲组采得的原蜥脚类(Plateosauridaegen.etsp.indet.)一个爪骨化石。它的大小和形态与禄丰龙(LufengosaurusYoung,1941)的非常相似。

J1ZL)

自流井组在自贡地区分布有所局限,主要分布在自流井背斜核部、邓关背斜顶部、青山岭背斜北翼和威西背斜两翼(图3),为陆源碎屑沉积岩及少量碳酸盐沉积,地表和地腹资料均反映两层灰岩-层砂岩的岩性,总厚度约182m,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与下伏珍珠冲组为整合接触。



a、东岳庙段(J1ZL1)

由灰色、深灰色、绿灰色薄~中层介壳灰岩、泥质灰岩夹粉砂岩、微粒石英砂岩和同色泥岩组成。厚度约7m,由南往北厚度加大,介壳灰岩层数有所增加,化石含量和种类增多。据地质资料记载,有人曾从中采得Lepidotussp.、Ceratodussp.及蛇颈龙类等脊椎动物化石材料。

b、马鞍山段(J1ZL2)

本段岩性变化不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少量黄灰色、黄绿色粉砂岩、细~微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厚度约135m。本段产有瓣鳃类、脊椎动物化石等。

c、大安寨段(J1ZL

岩性为紫红色、暗紫红色泥岩、深灰色、灰白色中层石灰岩及浅绿色、浅黄色薄层板状泥灰岩互层,偶夹灰白色薄层石灰质白云岩,厚度40m。泥岩具钙质网纹,灰岩富含瓣鳃类化石。岩性横向延伸稳定,在纵向上灰岩与泥岩呈消涨关系,如灰岩在黄家场背斜增多,泥岩减少。本段顶部以一层紫红色、灰黄色泥岩与新田沟组分界。



图2-1自贡地区地质略图

C新田沟组(J2X)

新田沟组系指位于大安寨段之上、下沙溪庙组之下的一套地层。岩性为一套灰黄色、黄灰色中层至块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夹杂色泥页岩,偶见黄铁砂,底部含砾岩,厚度0~40m,与下伏自流井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该组在自贡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局部地方剥蚀殆尽,如凉高山、凉水井一带下沙溪庙组关口砂岩直接超覆于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之上。该组在本区仅零星分布于背斜的轴部及靠近轴部的两翼。



D下沙溪庙组(J2XS)

由一套暗紫色、紫红色泥岩夹2~3层灰色、黄灰色厚层块状细~中粒长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组成两个(局部地区3~4个)沉积韵律。区内厚度90~217m,底部以一层黄色块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即关口砂岩)平行不整合于新田沟组或自流井组之上。顶部以“叶肢介页岩”与上覆上沙溪庙组呈整合过渡。该组泥岩比较稳定,砂岩有一定的变化,常夹1~2个砂岩透镜体,盛产脊椎动物化石。著名的大山铺蜀龙动物群即产于此组下部砂岩层中(图4)。

E、(J3S)由暗紫色、紫红色泥岩与黄绿色、黄紫色长石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8~16个沉积韵律,每个韵律变化都很大。区内厚度435~1056m,按岩性的韵律组合分为四段,除J3S1外,每段分别由一层厚度和岩性都比较稳定的黄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作底(J3S2之底为一对山砂岩,J3S3为开堂寺砂岩和J3S4为白塔砂岩),与其上部泥岩一起组成由粗到细的韵律结构。砂岩层上交错层理或大型斜层理发育,其底层面常见冲刷现象和分选、磨圆度较差的砂岩、灰岩、泥岩等砾块或砾岩透镜体。



上沙溪庙组地层变化较大,砂岩的变化趋势是纵向上由下而上长石含量增加,杂色矿物和钙质减少,颜色变暗,横向上砂岩和泥岩常常可见互相相变。

3SL)

遂宁组地层主要分布于区域内各向斜的两翼,岩性单一,厚度稳定,约190~250m,但多数东南翼薄北西翼厚,以鲜红色、棕红色钙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灰白色、灰绿色粉~细粒钙质石英砂岩,由下而上颜色变暗。砂岩层厚薄不一,偶夹薄层泥灰岩及钙质透镜体。该组与下伏上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根据区内特殊岩性及所含介形类、叶肢介类组合特征,该组完全可与建组剖面和邻区进行对比,时代应属晚侏罗世。



3P)

区域内所见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厚度140~350m。1980年川地航调队根据蓬莱镇组剖面的仓山页岩、李都寺灰岩和景福院页岩三个标志层,将该组划分为三个岩性段(I、II和III段)。区域内仅存有I段及II段的下部地层,III段完全缺失。



I段主要由鲜红色泥岩组成,其中夹中~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底部普遍为一套灰绿色厚层~块状长石砂岩或长石石英粉砂岩,偶见透镜状内源碎屑砂砾岩,与下伏遂宁组呈整合接触。顶部为区域性标志层——仓山页岩,岩性为灰色、灰绿色页岩,夹砂质页岩和长石粉砂岩,与上覆II段为连续沉积。



II段保存不全或缺失,区域内仅在威西背斜两翼残存,但多只见其底部地层,为棕红色钙质泥岩与长石石英砂岩组成不等厚互层。



图2-2自贡地区侏罗系含化石地层综合柱状图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南部, #蓬安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