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蓬安:壮大集体经济 让“沉睡地”变“聚宝盆”
芊芊551 发表于:2023-10-25 06:40:1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17
“在蓬安县举办的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羊角嘴村大米就卖出了5吨,实现销售收入5万元。”羊角嘴村党支部书记王喜全介绍。近日,南充市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合作社里,热闹非凡,前来购买大米的商贩排起了长队,一派喜悦的景象。

据介绍,过去的羊角嘴村是一个典型“留守村”,人口老化、土地撂荒、经济空壳,严重制约着乡村发展。2019年,该村探索土地股份制改革新模式,积极推行“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将土地股份、种植、农机3个合作社纳入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构建起“一套班子管理、多条路径突破”的工作体系,推动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仅2022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让昔日的“沉睡地”“变废为宝”,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羊角嘴村只是蓬安县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蓬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组织融合、机制融合、产业融合,切实推动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大规模发展。

加大组织融合,凝聚发展合力

成片的柑橘树遍布山坡,蜿蜒的生产便道犹如丝带,农户在山间忙碌着,在蓬安县巨龙镇合作村,一幅欣欣向荣的图景。几年前,在充分征集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前提下,该镇3个村“抱团发展”,组建联合党总支,缔结利益联结机制,建起了核心区5000亩、辐射近万亩的脱贫奔小康农民产业园,实现了资源整合、村产共融。

蓬安县针对全县各个合并村的实际情况,搭建起228个“支部+”的发展平台,形成组织引领、公司引导、基地支撑、集体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统筹推进合并村产业联合党组织建设,成立新园乡蜀北桑海联合党支部、巨龙镇万亩奔康产业园联合党支部等组织20个,划分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群众工作等功能性党小组,实现组织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同并进。同时,深入开展全覆盖“遍访行动”,采取“当面谈”与“电话问”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收集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融合志向,提高思想融合,凝聚发展合力,全县干部走访群众共计37000余户,收到意见建议708条。

做好机制融合,拓宽利益联结

“我们的分配模式是6∶3∶1,即全体村民分60%,村集体分30%作为公积公益金,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报酬分10%。”蓬安县巨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羊角嘴村规模化种植高产、优质、畅销的水稻品种,按照集体、企业、农户占股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实现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户均增收1100余元。

“机制融合,拓宽利益联结是集体经济发展关键。”蓬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县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的机制,把集体、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按照村级管理、企业投入、土地租赁、参与劳务等方式,明确收益分配、分红比例,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同时,全县深入实施“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农户”“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引导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

推进产业融合 壮大发展动能

近年来,蓬安县油房沟社区因“百牛渡江”而远近闻名。社区党总支书记龚奇伟介绍,依托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放牛季”的品牌效应,油房沟社区着力在牛身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牛”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目前,油房沟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200万元。

目前,蓬安县聚焦产业业态“调优”,根据全县“365”(6+3)现代产业布局,引导各合并村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园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了“1+N”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体系。聚焦要素保障“增效”,围绕人才要素保障,采取委派科技特派员、组建专家服务团、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将人才聚集在产业上,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聚焦营销模式“提能”,在地缘相近、产业相通、模式相同的集体经济产业带设立统一的销售平台,着力打造新园乡现代化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利溪镇“花好月圆”系列产品等销售平台10个,有效促进全县农副产品统一销售,实现全县“一盘棋”。

目前,蓬安县共完成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84个,认定集体成员数55.4万人,量化集体资产7.47亿元。2022年,蓬安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300万元。(元新强、易青海)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