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养老变“享老” 幸福有依靠
forregistuse 发表于:2024-8-4 09:14:5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135
西充:养老变“享老” 幸福有依靠-1.jpg

西充县老年大学内,老人们上智能手机应用课。衡欢 摄

●蒋星

老年人口是社会的重要群体。西充作为“中国长寿之乡”,现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22221人。近年来,该县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为抓手,以“生态养老、文化养老、旅游养老、健康养老”为方向,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模式、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等措施,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1.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养”

西充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多张“生态名片”是西充具有良好养老环境的有力印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西充始终坚持一手抓生态一手抓发展,大力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新理念,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

日前,笔者来到该县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各类医疗设施一应俱全。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有的在给老人洗漱,有的在给老人喂食,有的在给老人做康复训练。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有说有笑,现场一派温馨。

“我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老龄事业,创办商业化、公益化兼顾的养老机构,让老年人拥有更舒心的养老环境。”西充县民政局局长何平介绍,该中心投资1800余万元,引进县国企德恒医投集团,并招入第三方专业康养公司,严格按照失能老人适老化标准建设,建成床位300张,于2023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入住失能、半失能并享受照料补贴的一、二级残疾特困老人75人。

建设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是西充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升级,营造良好养老服务环境的生动体现。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西充县老年人优待办法》《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实施意见》《关爱空巢老人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坚持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道路,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特困失能照护中心1所,乡镇(街道)养老机构23所(含14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民办养老机构6所,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100%。各级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成立了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协会等老年服务组织,实现网格管理;积极推行“好邻舍”关爱工程,大力发展关爱型乡镇(街道)、村(居)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一批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中心,解决“空巢老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

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运用养老机构监管系统——“摩根慧眼”赋能养老服务监管,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行业自律作用,确保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2.实行“医养结合”促进“老有所医”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成为健康养老新趋势。

“养老院为我提供了一个养生养老的好地方!平时吃饭、锻炼都有人照顾,生病了有专业的医生看病,生活得非常安心、方便,我是越来越习惯和喜欢这里的生活了。”今年70多岁的朱锡俊老人在不久前入住该县一公办养老机构,如今他对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很是满意。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情况各异,大多都有不同的老年慢性病,还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实行‘医养结合’很有必要。”该养老机构相关负责人说,该机构设置了医疗诊所,有医生长期坐诊,常态化进行健康检查、康复训练等,对普通病人开展现场诊疗服务,不能医治的则及时送往专业医院。

“当患病老人的病情经过及时救治稳定康复后,以专职护理员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为基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健康锻炼,由‘医’转为‘养’的模式,使‘医’和‘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何平说,近年来,西充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协作机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不断促进“医养结合”。

此外,西充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逐步设立老年门诊和老年病房,进一步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制度,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增加老年人就诊、治疗、护理、康复等设备器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健康教育,送义诊下乡等,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健康意识。同时,推行减免7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新农合参保费用政策,全县老年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3.满足多元化需求推进“老有所乐”

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满足老人需求,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是实现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在西充县老年大学的校园内,时常回荡着嘹亮的歌声。在合唱班,学员们个个精神焕发,歌声嘹亮;在舞蹈班,学员们随乐起舞,悠然自得;在书法班,学员们个个妙笔生花,自得其乐。

家住西充县晋城镇的老人王士友,是老年大学太极班的学员。老人很喜欢打太极,一有时间就和朋友出席各类活动,表演太极功夫扇。在进入老年大学前,由于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一直进步不大。“自从来到老年大学,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提起进入老年大学后的变化,王士友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西充县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谢林介绍,该校设置了舞蹈、电脑、器乐班等十多个专业。老人们在校学习,既展示了现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又使老年学员找到了融入社会、快乐健康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舞台,打通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该县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建立了以老年大学为主体,乡镇、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

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全县各乡镇(社区)建立了老体协、老科协、老年文娱活动队伍等老年组织,配置了较为完备的体育娱乐设施,利用重阳节、端午节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老年文体活动,不断丰富“银发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互动式关爱,个性化服务”原则,探索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生活需求、家庭需求,实施“菜单式”服务,拓展服务内容;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服务,重点满足病残、空巢、高龄、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动员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心理关爱活动,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使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