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
同感丶 发表于:昨天 07:3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66
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
"以前捂鼻过河不敢开窗,现在推窗见绿散步!"近日,家住西充河畔华凤街道的刘大妈指着碧波荡漾的河面感慨道。这条曾经让沿岸居民苦不堪言的黑臭水体,经过"十三五"以来持续治理,如今蜕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成为城市生态治理的典范样本。

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1.jpg

顺庆区将西充河治理纳入"双五年"总体规划,累计投入6.1亿元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建设13公里生态护坡、打造生态绿道廊道,构建起"防洪+景观"双功能体系。特别是创新采用"三级跳"治理模式:上游建成5座污水处理站筑牢防线,中游通过16.7公里新管网实现雨污分流,下游以荆溪污水处理厂为核心构建净化屏障。数据显示,该厂进水COD浓度两年提升45.9%,印证了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面对68个历史排污口"老大难",环保部门创新实施"溯源档案+数字监控"管理模式,建立"一源一策"电子台账。通过无人机巡河、智能传感等技术手段,实现污染物浓度实时预警。最新监测显示,重点区段污染物指标最高降幅达78.2%。同时划定86平方公里禁养区,关停37家养殖场,从源头切断农业面源污染。



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2.jpg


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3.jpg

华凤老街箱涵整治前

从"黑臭河"到"景观带"——西充河生态治理交出亮眼答卷-4.jpg

华凤老街箱涵整治后
在硬件提升基础上,顺庆区构建"河长+技术官+民间监督员"三维管护体系。12名镇级河长配备移动巡河终端,437个雨污分流小区纳入智慧管网系统。更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开展常态化维护,通过"电子围栏"技术防止管网私接回流。如今西充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沿岸建成8公里亲水步道,日均接待市民超5000人次。
"治水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启动西充河生态湿地二期工程,打造"一河三带九景"城市生态会客厅,让母亲河持续焕发生机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