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难,国之殇,全民抗战中的南充力量!
爱上南充网 发表于:2020-12-13 15:43:0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16

今天是第7个国家公祭日,83年过去,中华门城墙上战争留下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见,除了南京等沿海地区惨遭屠戮,深居内陆的川东北也免不了灾祸。这些大大小小的古县城,散布在深丘和峻岭之中,远离战线,老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然而被轰炸后,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年月里,仅有两万多人口且不设防的南充县城区,竟遭到三次野蛮轰炸。最为惨烈的是1940年9月3日的一场狂轰滥炸,虽然投弹扫射的时间仅十余分钟,却造成上千人丧命,一千余人受伤,毁坏民房800余幢的重大损失。这充满南充人民血泪的历史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阆中正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既是川军出川抗战的必经之地,又是日军轰炸成都、重庆的必经之路。因此,阆中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飞机3次狂轰滥炸。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日本飞机连续空袭阆中县城4次。累计投弹419枚,炸死217人,重伤111人,轻伤209人,炸毁房屋1132间。其它物资的损失无法估量。素有川北文明古城之称的保宁府,顿时失去生机。



1936年到1937年上半年逢大旱,灾情蔓延全川。

据美国资料记录:旷野里幼小儿童提着大竹篓,不顾危险爬到枯树上摘叶充饥。很多孩子饿死荒野,无人殓尸……

汽车好不容易开到川北重镇遂宁县,成千上万灾民流落到县城。饥民多半是老弱妇孺,衣衫褴褛;孩子们则多一丝不挂,骨瘦如柴……





饥民最初以草根、树皮、野菜、野果等填肚,直到草根、树皮没有了,就吞食俗称“观音土”的白泥巴。当观音土都难以找寻的时候,竟然出现了相当普遍的“人吃人”现象。

省民政厅长甘绩镛说:“川省共有148县、3屯、1设治局。现受灾者即有125县、3屯、1局。除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灾3700余万人!”



300多亿元的财政负担,征收田赋谷物1000多万石,努力为抗战捐款、捐衣、捐物、捐飞机。动员了上万名民工参加修建和扩建新津。在受到特大自然灾害、面对20多次日机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南充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支援前线,承担了、邛崃、彭山、广汉和南充等地的军用机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懈努力。




四川和川北人民,就是在这种极严峻悲惨的形势下,共赴国难。

这场大饥荒从1936年熬到1937年,几场雨后才逐步缓解。仅在半年后,四川就为抗战提供了在全国各省居第一位的人力、财力和粮食,使四川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和民族复兴的可靠基地。

据统计,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四川负担了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以一省之力提供了国统区三分之一的粮食需求。

抗战时期,南充儿女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恨,肩负历史的重任,奔赴抗日前线。仅全面抗战的8年,南充先后征募兵员就达30多万人,伤亡人数达7万多人。他们当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川北工委书记于江震,国民党高级将领王缵绪、邓锡侯、刘公馆等,还有英勇杀敌、血洒疆场的抗日英雄陈修文、柴意新、彭俊成、杨占五、马文玉、杜光华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共赴国难的英雄,更是南充人民的骄傲。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华民族经历了山河喋血的痛苦,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和平来之不易。国家公祭日的存在不为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任何侵略战争、试图开历史倒车的言行,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吾辈当自强。哀伤藏于心,实干强我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