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阆中:“春节”发源地
麻辣鸡翅 发表于:2021-2-13 08:22:5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82
千年古城阆中:“春节”发源地

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这个春节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而春节前后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和《记住乡愁》第七季,让大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对春节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中,“春节”发源地——阆中、“守岁”最早出现地——成都、“木版年画”发源地——开封以及“元宵灯会”发源地——南京,这些代表着春节特殊符号的地名,不仅是年味,也更是乡愁。

阆中古城的春节民宿活动(张晓东 摄)

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与四川也有着底蕴深厚的历史联系。西汉时期,巴郡阆(làng)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中华民族才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春节也才成了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胎记、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此,落下闳被誉为“春节老人”,阆中被称为中国春节发源地。

落下闳用历法恒定春节

每逢春节期间,在阆中古城,人们常会看到身着吉庆古装、面容慈祥的白发白须老人,忙着给人们送发红包,恭贺新年快乐、平安吉祥——这就是落下闳的化身,老百姓都叫他“春节老人”。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真正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今的人,正是落下闳。

阆中,春节老人赐福(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西华师大文学院教授杨小平介绍,在中国古代,每朝都采用不同的历法。商代是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日,周代是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日,秦灭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岁首,均既不利于农作也不合于四季。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下旨编造新历,除依靠以司马迁为首的官方天文学家外,还征召天下学士进京修历。

因为在观测天象上的名气,落下闳经同乡、太常令谯隆和太史令司马迁推荐,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与当时的官家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研制历法,主要承担运算工作。经多年历算测验,终于编制出一部崭新历法——《太初历》。《太初历》中,确定以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从此,《太初历》与周而复始的四季顺序紧密吻合。

根据太初历记载所画出的时节变化图

此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民间俗称过年,一直沿袭到清末。1911年,定春、夏、秋、冬四季,正月初一为春节,阳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阳历1月1日为元旦。从此,春节正式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落下闳确立的这种历法制度,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其演绎出了色彩斑斓的春节文化,并辐射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阆中市春节文化主题公园落下闳像(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落下闳是春节文化的象征人物,而落下闳出生于汉代巴郡阆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阆中。2010年,阆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

而《太初历》诞生后,落下闳便辞官返乡,终老故里阆中。当地百姓们每年过春节时,都要焚香设酒祭拜他,并在锦屏山上修建“观星楼”和铸造青铜塑像以示纪念。

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阆中成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传承至今的民俗

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阆中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城内大多由原住民居住,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民风民俗,延续着世代的市井生活。作为落下闳的故乡,春节文化的发祥地,受其影响深远。

阆中古城风光(梁德 摄)

阆中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每到这天,乡亲们都会家家熬一锅“杂粮粥”给孩子们吃,并讲述关于吃粥这一习俗的有趣民间故事。而农历的腊月廿三、廿四、廿五,则是民间的祭灶日。阆中的祭灶仪式十分讲究,有着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等级之分。一般灶王爷神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者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有些人家还会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人平安无事。

阆中老街上的《亮花鞋》表演(张晓东 摄,来源:四川日报)

在阆中的祭灶日里,最重要的便是送灶神爷了,这一仪式一般多在黄昏入夜后进行。人们为灶王爷准备糖瓜和用竹编扎成的芝麻杆和喂马的草料,并用糖涂抹于灶王爷嘴的四周。相传,灶王爷会在这天上天庭回报每家每户的状况,涂糖则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为自家多说几句好话。晚上时,每家每户就在院子里堆上芝麻杆和松树枝,将灶君请出神龛,与纸马和草料一起焚烧,以表示送灶君。每年除夕这天,人们再在灶前烧香点灯进贡果,进行“接灶”,将新的灶神爷像放上神龛,以求给新的一年带来吉祥。

在祭灶之后,人们就要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开始直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作为“迎春日”或者“扫尘日”。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而真正的除夕之夜,则成为过年里最期待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人们也将过除夕称之为“守岁”。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唐朝,在诗人孟浩然的诗里便有提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阆中老街上的《亮花鞋》表演

阆中人认为只有过了二月二春节才算过完的。因为二月二时正处于惊蛰前后,正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相传这天,人们曾用玉米炒成玉米花救出了被玉皇大帝惩罚的玉龙,使得大地又开始被春雨滋润。而这一习俗一直被延续下来,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花来孝敬玉龙,“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这一民谣一直流传至今。

浓浓的过年“原”味

阆中曾为历代帝王统治西南一隅的重镇,辉煌的历史文化表现在春节民俗中,自有不同一般的特色。

春节前夕,阆中古城乡不论街院、农家,都有挂花灯迎春和家家户户写春联、贴门神的习俗。“正月初一是最忙碌的,好多事情都要去做”,阆中退休教师侯兴国说,当地的风俗初一要捡柴、挑水、看耕牛。空手出门,抱柴回家,挑水入户,都是对来年丰收的希望。

除此之外,正月初一、二月初二,男人在家收拾家务,女人都会穿上新花鞋上街赶场。女人们通过抬脚、举步、伸腿等动作,比赛谁的花鞋做得巧,谁的鞋花绣得美,然后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期盼风调雨顺,期盼来年安康幸福。年轻姑娘们还会以亮花鞋为媒,吸引情郎们的目光……这是阆中古城延续千年的“女人场”。

阆中老街上的《亮花鞋》表演(张晓东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过年城里耍灯戏非常多的”,阆中是灯戏发祥地,城内街头巷口、乡间院坝晒场随处可见川北灯戏。

“小时候最期待灯会了。”侯兴国回忆道。古城以前在初十到十五有灯节,城隍庙前摆放360盏灯,灯油燃尽时,面粉做的“灯盏”烤成了又酥又香的面饽饽,看灯会的人都争着吃,以求来年无灾无病。

阆中灯戏(图片来源:阆中古城搜狐号)

“现在的灯会变成了‘提灯会’了。”侯兴国说。正月初二晚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组织都举着牌灯、提着彩灯、舞着龙灯的队伍上街游行,各家也会提着精心糊制的各式彩灯上街,大街小巷成了灯的河流。

“特别是游百病,是阆中独有的春节活动。”侯兴国说。每逢元宵节的次日,古城中男女老少倾城而出,数十万人相伴徒步登临锦屏山、白塔山、大佛寺、玉台观等处游览,“俗称经过此日一游,身心皆健,百病俱无”。

阆中至今仍保存着亮花鞋、舞草龙、游百病等众多春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

阆中的独特韵味

两千多年来,阆中一直是西南地区的军事要冲。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大巴山脉、剑门山脉及嘉陵江水系交汇,形成一个严密的空间,北面的高山峻岭阻挡了寒风,嘉陵江滋养了土地,为阆中打造出极好的生态环境。“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水势、人文完美地融合为一体,与老庄哲学中“天人合一”之境界高度契合。

水绕三方、山围四面的阆中古城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2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区。图为无人机拍摄的阆中古城全景(王玉贵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阆中古城形似太极图,嘉陵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古城处于龙背之上,按照传统风水学说,这里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其城内的布局也颇有讲究,全城的中心点位于“中天楼”,是古城主干道的交汇处,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尚中”的理念,“中天楼”即为城中正穴,与风水学中“天心十道”之理念不谋而合。整座古城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四方街道为纽带延展开来,并与四面环绕的山峰相衬,一派自然和谐的胜景。

阆中古城(四川省委宣传部 供图)

阆中历史上出过两对兄弟状元——唐朝的尹枢、尹极,和宋朝的陈尧叟、陈尧咨,此外还有115位进士、404名举人、317名贡生,在民间,人们相信这与古城独特的自然风水有着密切关联。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