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帅的日记本,上面写满了他对农村的印象
刘冠华 发表于:2021-4-2 19:12: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6
老一批的领导人,多多少少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这种东西,私密性也比较强,一般人都不太希望自己的日记本被别人翻出来,所以,老领导们的日记很有可能也是写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这种东西自己平时拿出来看看也就好了,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要真的想写出给别人看的东西,自然会好好整出一套著作来。
当然,这批领导人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咱们的朱德元帅。
在1991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报道,说朱德留下来了119本笔记,这可把大家激动坏了,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意义。这其中,就有很多关于农村问题的表述,朱德为何能写出如此深刻的话语,就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了。



朱德
进军农村,朱德内心的转变

日记,是最能反映出一个人心里真实活动的东西,特别是在写的时候,还没想到以后能被人翻出来。朱德虽是伟人,内心当中依然有自己的很多想法,这其中的不少内容都被反映在日记本中。估计,让他最难忘却的,就是从南昌起义的一些教训开始的。
当朱德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还是会表现的非常悲痛,他觉得,南昌起义之所以如此惨烈,还是因为当时的起义军没有和江西的农民运动融为一体,而是直接一溜烟的南下跑去了广东。
想要汲取教训,就必须要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合中国革命的路线,当年朱德带领南昌起义的部队从三河坝一路撤出,历经千辛万苦,可是去哪里,成为了摆在眼前相当棘手的问题。
不该去打大城市,应该去农村!就这样,去农村的想法终于在朱德的心里扎了根,他马上带着部队西进,一路前往湘粤赣边境找立足点,因为这里不仅是个国军的三不管地带,之前的农民运动开启的也比较早,绝对是个好去处。



在1927年秋天的时候,毛主席在一场会议上也提出了向农村进军的想法,这两位加起来,算是给整个红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来到农村地区以后,朱德的部队开始了整顿,一改以往的涣散之风,让官兵的面貌焕然一新。当时,另一员大将粟裕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还说,这支部队开始了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虽是初步尝试,效果显著。
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朱德就对农村地区有了全新的认识。城市虽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可是从革命的角度考虑,它根本不是当时中国的地基,名气大点的地方又怎么了?农民的力量才是最为主要的力量。



于是,朱德在领导湘南起义的过程中,就开始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让整个农民群体成为起义的核心部分,这一招,确实十分奏效。
可当时大部分农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场接着一场的革命对于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上过学并且能领导未来的人终究只是少数,纵观历朝历代的社会变革,大家的积极性能被调动起来的原因几乎只有一个,吃不起饭了!
朱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这一套计划能够成功实现,关键点就在于他抓住了农民的命脉,农民的生存要依靠务农,那就要做到“耕者有其田”。



打土豪,分田地。正是在这样的呼号下,广大农民群众马上行动起来,跟随朱德的步伐铲除曾经压榨他们的封建势力,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最大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利益,一个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就这样展开了。
当时,还诞生了一套非常出名的《土地分配法》,在湘西广大农村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农民们也非常信赖苏维埃政府,并且有什么事都能想到这个新政府。
走上这样的一条路,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实践,朱德内心深处更坚定了,只有搞好武装斗争,才能彻底地摧毁那些封建土地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吃得饱饭,大家不饿肚子了,才能跟着自己一起闹革命。
在这同一个时期,毛主席和朱德都有着相同的见解,他们并且率先做出了示范,在这场革命道路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后来,当朱德再次回忆起这段陈年往事的时候,他还说,只有上山,才有出路。



当朱德的日记在1991年被报道以后,人们都非常好奇这位红军的主要缔造者,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其实,这批日记的具体书写时间可能远远要比大家想象的晚,它们最早写于1947年,最晚写于1969年。
一百多本日记,写的是关于党、政、军的方方面面,但是,这批笔记的内容,目前能让大家看到的还是非常少的,可我们依旧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感受到朱德对于农村运动情况的高度关注,这批日记目前放在中央档案馆之中,是研究当代史非常重要的资料。
里面有很多关于农村的印象,特别是当他发现了农村所蕴含的力量远远要比想象中的大以后,他也更加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态势,而最早探索农民运动的那段历史,成为了他能写出如此内容的重要铺垫。



农村很重要,政策也需要反思

根据披露出来的内容,朱德曾经写下过这样的一些内容。在1966年的时候,曾有一位意大利籍的记者采访过朱德,当他问到,老总希望留下来什么样的荣誉时?朱德只是默默地回答,他只希望自己是一个士兵,仅此而已。
是的,朱德能有这样的发言,主要还是他从革命的最初阶段,就将自己和广大的农民群众深深地融为一体,正如老总之名一样,“德”字贯穿终生,他的一生经历过了太多的风雨。
可无论国际国内的形式怎么样转变,国家的发展究竟要朝着什么样的道路去前行,他都没有忘记广大民众。比如在1960年的时候,朱德最后回了一次家乡,四川南充仪陇县。



朱德的故居是一处在清末修建的三合院农舍,那年的朱德已经是七十四岁的高龄了,他这次来到家乡,轻车简行,除了想回家看看外,朱德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身,那就是来到基层去做一些调查研究。
当时,他坚决要在家乡的食堂中吃饭,看看父老乡亲们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结果看到了眼前清清淡淡的稀饭,他表现的十分难过,眼眶直接红了,根本说不出话来。早在回乡的一年前,朱德就已经意识到农民的发展问题,并且在日记里有所表述。
他觉得,即使生产资料的大多数握在国家的手上,可依旧没有什么可能会发展成资本主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归根结底是希望广大农民富起来,而不是越来越穷。可是,农村中的许多具体的措施还是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具体的情况。
在之前的多年革命进程中,有过无数次鲜活的例子,一项适合国情的措施从来不是空穴来风,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实打实的经验能够去探寻,大家能依靠的,仅仅只有自己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后来家乡中的所见所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他的想法,在日记中写下的想法,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公开出来,但后续的历史发展我们也不难发现,国家也正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探索中。
失败,从来都不用去担心什么,反而大家更加应该警醒的是,当一项错误的政策正在不断表现出负面影响,而人们在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只是照着老路不停的走了下去。



到了1962年,他写下了一段内容,同样是跟农村的经济建设有关,他觉得开放自由的市场,对农民来说利多弊少,这句话显然也是对50年代那段时期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反思,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农民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庐山会议的时候,他把日记中的这些想法按照实际去表达了出来,得到了在座的一致同意。
在日记关于农村地区的表述中,朱德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不少思考,这些内容和他当时推动农业发展的诸多提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三农”问题出现“左”转向错误的时候,他马上站出来予以指正,他的很多思考和探索,经过实践证明以后,都渐渐成为了现实。
即使放在今天,朱德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也对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朱德的丰功伟绩不必多谈,路人皆知。从他的外表中,没有人能看得出,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元帅,反而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慈祥的微笑时常挂在他的脸上,充满了智慧。
他的日记中,更多的都是真情实意的表达,从现在已经被披露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都能直观地感受到,他的一生都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有着极高的重视,他的思想,同样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那些被写满的他对农村的印象,是其一生之宝藏。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仪陇, #南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