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勇涉改革深水区 创新发展赢未来
幸福341 发表于:2021-4-17 19:34:5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11
———“三场突围战”之改革创新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不仅决定了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市委将改革创新作为“三场突围战”之一,列为“果州十二问”的第六问,再一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今年上半年,我市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总体目标,深入实施“155发展战略”,做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深化改革营造发展环境

“以前办税,要来回跑好几个部门,还得抽号、排队,费时费力。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头,在网上就可以办税,十分方便。”今年6月,家住蓬安河舒镇的陈女士,在当地税务部门办完业务后,不禁竖起大拇指,为该部门优质的政务服务点赞。

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从引进到落地,没有两三个月时间,各种手续证照根本办不完,这曾是蓬安县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的真实写照。为改变这一现状,2018年初,蓬安县“刀刃”向内,不断进行自我改革,在全县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法,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整合受理窗口,让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工作法,就是通过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政务资源、融合线上线下、借助新兴手段等方式,实现群众和企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

蓬安县车管所把机动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驾驶证换证、驾驶证审验等14项业务纳入“最多跑一次”业务受理范围;蓬安县二手房交易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工作机制,交易双方只需把有关材料交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即可坐等结果;蓬安县食药监局在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基础上,实行上门为“三小”经营户办理食品销售备案证和食品摊贩登记卡,让群众“一次都不跑”。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今年以来,我市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契机,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革探索实践为成渝第二城建设增添动力活力的通知》,着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改革、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我市实行“命题式作文”,将“南充改革创新怎么搞”这一“果州之问”作为“必答题”,将改革开放助推大城崛起作为“必选项”,积极为成渝第二城贡献改革智慧、凝聚改革力量、开创改革新局。同时,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聚焦国省改革试点项目、聚焦重大优势项目、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聚焦落地落实,大抓体制机制创新,开拓治南兴南“新路子”。坚持改革的人民立场和利民的价值追求,在制定任务、出台方案、督察评估等各个环节,始终把人民需求作为改革“第一信号”,始终把人民力量作为改革“第一要素”,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改革“第一标准”,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改革的征程中,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作保障,让改革的基础更加牢靠。

紧扣省委年度改革目标,紧密结合南充实际,提出“五化”改革要求,细化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落实台账,使改革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为顺利推进2018年度改革工作提供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在具体实施中,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三个导向”定思路;突出全力对接专项方案、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全力抓好方案落实、全力加强改革试点、全力突破重大改革“五个全力”定目标,突出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九件大事”定重点,改革谋划更加务实;对经济体制改革等9大领域分门别类明确主攻方向、确定改革路径、细化改革举措,改革步伐更加稳健。

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五察并举”督察机制,推动改革高质高效运行,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督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市委改革办“月月督察”,同时将落实中央改革大政方针、省委重大改革部署、市委重点改革工作,纳入党委巡察、党政重点工作督察、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政协民主监督,形成“五察并举”抓落实格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微改革”行动,出台《关于强化基层探索创新切实抓好“微改革”项目的通知》,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立足本地本部门本行业(领域),主动创新体制机制,每年分别创新推出一批“微改革”项目,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以富有创造性的改革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富有实效性的改革成绩,增强改革穿透力,提升群众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实施“微改革”项目103个,6项改革经验被省委改革办推广。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活力

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7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市12项科研成果荣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科研成果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生命科学等领域,获奖质量与数量,均创我市历史新高,呈跨越式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新创业工作跻身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市有序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启动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推进四川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年建设行动计划”,核心区“三心五园一带”建设推进顺利,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示范区、激活了辐射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南充双创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南充高新孵化园二期已完成装修工程,正积极组织南部中小企业孵化园、亿联置业参加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工作;完成了首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出台《南充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南充市重点实验室评审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综合评议、结果公示等环节,全市首批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工作现已全面完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多部门联合组织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南充蚕桑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工作。

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通知要求,制定了《南充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和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目前共注册企业650户,参评企业534户,入库企业508户;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培训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30户科技型企业申报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接税务部门,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兑现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资金奖励。

加快科技与金融融合,建设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特色试点城市,通过深化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改革,配合市金融办出台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吸引市外资本到我市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启动科技保险工作等措施,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在四川天府银行挂牌成立科技支行,通过股权质押、债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印发《南充市科技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取得银行科技贷款的企业,以财政后补助方式提供贷款贴息;先后组织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推介高新技术融资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对接签约项目5项。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制定印发了《南充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实施南充市专利倍增“奔涌计划”,围绕计划“六个工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南充12330知识产权维权热线作用,强化专利执法,使我市专利工作主要指标保持川东北地区首位,进入全省前列,1月至5月,全市申请量达88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3件;专利授权量643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步增长。

充分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牵头制定出台了《“嘉英荟?双创行动计划”2018年实施方案》,以“大城崛起、创响南充”为主题,针对创业“新四军”(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安排部署了21个大型赛事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活动,通过展览展示,广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创新创业政策。严格科技项目监督管理,争引国省科技项目,开展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改革,先后制定出台《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办法》和《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工作规范》,对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制度规范;开展项目验收检查,对近年来100万元以下的项目进行了验收,对2017年市本级立项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科技项目,进行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提升科技项目实施质量。

改革创新释放发展红利

日前,阆中张飞牛肉公司实施技术改造,打造起智能中央厨房。将出锅后的高温产品推入设备,在15分钟内将高温产品降温至工艺所需的要求后,再进入8至10℃的万级净化车间,缩短了在自然状态下的冷却时间,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使产品品质得到更好保障。阆中张飞牛肉的例子,就是勇于改革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带来的红利。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千亿百家计划”和“四个一工程”,重点培育汽车汽配、丝纺服装、油气化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制定2018年三大千亿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确立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等龙头骨干企业200家,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出台《南充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鑫达二期、三环六七期、吉利二期、比速汽车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今年1至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22.3%;强化智能制造运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展万家企业上云培训,支持企业运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成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制造企业86家,九天真空成为首家入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改革路上,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发了创新活力。

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按照《南充市“十三五”园区优化发展规划》,突出主导产业,注重错位发展,推进同业聚集,2018年上半年园区新入驻企业43户,新投产企业27户;加快园区建设,启动顺庆区节能环保产业园、南部县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营山县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高坪区军民融合示范产业园、西充县军民融合精密制造产业园、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特色园区建设,2018年上半年园区完成投资100.3亿元,面积达到107.1平方公里;促进上档升级,建成省级经开区3个、省级“51025”园区4个,嘉陵、西充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南部县成功入选省级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阆中经开区小微企业孵化园列入第六批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顺庆潆华高新技术产业园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答辩,高坪航空港工业集中区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营山工业集中区申报省特色产业基地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开展散乱污排查整治,制定并下发《南充市“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方案》,成立7个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排出“散乱污”企业4232户,逐一建立“散乱污”企业分类处置台账,分类采取关停整治、取缔等方式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改力度;组织开展地条钢排查工作,继续巩固清理成果,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督促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完成吉利汽车、兆庆机械、中盐银港等3户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治理工作,开展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完成全市258座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安装和149座双层油罐防渗改造工作;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1至6月,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2.8%。

此外,我市创新工业扶贫模式,努力提升工业产业扶贫成效,认真研究制定了《南充市工业产业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工作、进度安排,将2018年工业产业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9县(市、区)及相关业务科室;创新扶贫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贫困村建车间、种养殖基地,顺成纺织、长荣丝绸等企业,纷纷将工厂、车间搬至贫困村,投资近千万元办“扶贫车间”,开“乡村工厂”,组织多家企业在贫困村建基地7000余亩,凸酒酒业、银海丝绸等企业与贫困村建立产销合作关系,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高粱、蚕茧,调动了贫困群众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企业和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

在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的刺激下,今年1至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8个、2.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完成工业投资107.13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较一季度提升6.9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66.6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2.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南充日报记者 李然/文 张力/图)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