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能人返乡创业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戏做顿 发表于:2021-4-25 13:09:3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66
6月2日,记者获悉,近年来,蓬安县深入实施“归雁计划”、“乡友回引”工程,由蓬安县政协牵头成立乡友联络领导工作小组,蓬安县政协主席担任组长牵头揽总;蓬安县政协机关设立乡友联络服务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地设立乡友联络处,成立异地商会,牵线搭桥、推介蓬安,积极引导乡友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目前,“归雁经济”成为助力蓬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积极协调解难题 让返乡企业家安心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蓬安县河舒工业园的南充市镱发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但见数十名工人在忙着生产。记者采访时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发10多种数控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保障了产品品质,50多种不锈钢产品销往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该公司是蓬安县通过乡友联络服务中心牵线搭桥,于2017年成功招引回乡。“公司入驻园区后,不仅享受了优惠政策,而且从开工建设至投产等方面都得到关心支持。”该公司负责人唐有民说,公司仅用半年多时间就顺利投产,不锈钢制品年产量达8000吨。

企业引回来后,能留得下来、发展壮大,才是关键。蓬安县级领导与各个企业建立联系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和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对此,唐有民深有感触。一天晚上,南充市镱发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在加班赶订单,厂区突发停电,由于客户急等着交货,唐有民立即拨打了负责对接联系公司的蓬安县政协副主席康林松的电话。尽管已是下班时间,康林松接到电话后立马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保障公司正常生产,及时解决公司燃眉之急。

位于蓬安县凤凰大道一段的格桑苑项目,将建设成具有藏族风情的居住小区,建设工期30个月,现已完成地质勘探、场地平整,正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该项目由在外乡友企业家陈华实施建设。回乡前,陈华一直在青海省从事建筑房产业,他积极响应蓬安县回乡创业号召,于2018年回到蓬安县,成立四川普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南充分公司,并为蓬安县与青海省甘德县展开项目合作牵线搭桥,实施格桑苑项目。目前,已有200多户甘德县居民与公司签订购房协议。

发展产业 能人带领群众脱贫

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旅游基础条件好。为进一步改善该村基础条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打造又一乡村旅游亮点,蓬安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红豆村乡村旅游项目,招引蓬安籍企业家王云投资并撬动民间资本投资,在红豆村成立南充爱情谷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建设民俗大院、爱情广场、元宝山观景亭、花海观赏区、特色游玩等项目,全力打造“中华爱情第一村”。

在蓬安县两路乡产业园里,栽满柑橘树、桃树、李树、柚子树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村民早出晚归,通过在产业园务工实现增收,过上好日子。“我去年在园区务工,一年收入近万元,这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产业园干活的两路乡石板店村村民罗凤鸣说。

原来,2014年,蓬安县两路乡通过“乡友回引”工程,陆续回引陈爱国、蒋三林、代斌3位乡友回乡创业,在两路乡成立3家农业企业,在9个村建起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栽植1000亩香桃和2000亩晚熟柑橘,全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两路乡山高沟深,缺水是限制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了发展产业,全乡干部、村民和业主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开山修路,啃下‘硬骨头’,为脱贫奔康产业园配套建设产业便民道、蓄水池、堰塘等基础设施。”两路乡乡长敖光平介绍,去年,该乡积极支持企业成功举办红心柚采摘节,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红心柚品牌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去年采摘节,全乡销售红心柚10余万公斤。”敖光平说。

据了解,蓬安县实施“乡友回引”工程,回乡乡友积极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实现以商招商,使一个又一个乡友投资项目在蓬安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记者 王萍)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