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50年后回故乡:穿得不如县干部,自家人不认自家门
Gordon520 发表于:2021-4-27 13:36: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26
“朱总司令回来了!”朱德家乡的人们奔走相告,传递这一喜讯。
从1909年春离开四川去云南算起,50多年中,朱德并不是没有到过四川,只是由于身负重任,没有机会回家乡,1960年3月,朱德终于踏上了故土。
其实,朱德这次能回家乡,并不是为了私情,刻意回家,而是事出有因。
1960年,我国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为了解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74岁高龄的朱德到全国各地视察,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呼声。朱德深信故乡的父老乡亲一定会直言相告真实情况,所以,就决定借此机会回家乡看看。
朱德的故乡是哪里?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交代得很清楚:“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注:现在的马鞍镇)。”
[size=1.118em]3月8日,朱德到达南充市,次日便回到了老家。那时,南充地区灾荒严重,人民群众都吃着公共食堂,生活非常艰苦。当朱德问群众对公共食堂的反映时,地委、县委的干部都没有隐瞒生活困难的情况,说为了渡过灾荒,这公共食堂不能再办下去了。
当问到闹灾荒的原因时,干部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自然灾害造成的。
朱德摇摇头:“我看不能把困难都推给客观的自然灾害,必须看到人的主观因素起了决定作用。我们的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呀!要从实际出发,为减轻灾害造成的困难,给老百姓多办些实事!”
到马鞍场时,公社(注:现在的乡镇)的干部考虑到朱德离开家乡已50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回来,所以准备引老人家先去看望一下自己的亲属,但被朱德拒绝了。朱德说:“我说还是先去看看贫下中农。自己家的人迟早总是要见面的。你们带我先去看看这里年纪最大的人吧!”
朱德最关心的是自家人以外的群众的生活,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公仆作风。
“有位80多岁的老贫农,住在地势最高的药铺垭,行动有些不便……”
话音还没落,朱德就说:“我比他小,身体又比他好,这就先去看看他吧!”



朱德
当地的干部知道那里山道不好走,何况朱德也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就劝说:“山道不平,路又窄,替您带个口信问候问候就行了。您就不要亲自去了!”但朱德还是执意去了,并关切地询问那位老农生活有什么困难,老农为此激动得热泪盈眶。
朱德为了不给下面增加困难,不允许搞特殊接待。朱德指示:接待一切从简。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给当地添麻烦。我是一个普通老兵,能吃上故乡的家常饭就高兴。
回到仪陇的当天,朱德十分兴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袭来,朱德向康克清和秘书讲起了自己的家史。
1882年,朱德的祖父朱邦俊领着一家6口:朱邦俊夫妇及世连、世林、世和、世禄4个儿子,住进李家湾(村)丁姓地主的一间破旧的小仓房里,租种这家地主13亩地来维持全家的生计,从此沦为丁姓地主的佃户。1886年12月1日,朱德就诞生在这间仓房里。
朱德最崇敬的是自己的母亲钟氏。母亲把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韧不拔的伟大品德和精神溶入了朱德的血肉之躯,对其一生产生着重要影响。
1944年,母亲去世,已是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写道: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朱德回忆说:“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1895年初的旧历除夕之夜,朱德家里发生了一件令其终生难忘的事情,直到这次回到故乡,还向人们叙说起那悲惨的一幕。



1960年3月9日,朱德在仪陇县复兴区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
那天夜里,丁姓地主的管家带人闯进了朱家的小仓房,声称将朱家租的田全部收回,朱家次日必须搬走。这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把全家人的心都震碎了。最后,处于悲愤之中的祖父决定分家,从此,朱德的父母领着朱德的哥哥、弟弟、妹妹迁到琳琅山北面的陈家湾,去租佃新的田地,朱德则随大伯、三叔、四叔住到赎回的大湾朱家老屋。此后,朱德在大湾生活了14年。
朱德回忆说:

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和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因为生活艰难,朱德到大湾后失学了。有远见的伯父朱世连不忍心,第二年又送朱德到马鞍场附近的席家碥私塾读书,受到席聘三先生的教导。席先生经常把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屈辱条约的事件讲给学生听。少年朱德在这样的启蒙和引导下,知道了大巴山外的许多事情,明白了许多道理。朱德把席先生当作自己思想上的启蒙老师。
朱德一直没有忘记席先生的培育之恩,这次故乡之行,还特地看望了席聘三先生私塾的旧址。因为那里有个很高的陡坡,不好走,陪同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廖志高劝说:“总司令,别去了吧,路不好走。”朱德说:“不要紧,我小时候走惯了,一定要去。”朱德高兴地同席先生的后代谈起当年的私塾生活,询问席先生死后葬在哪里,别人告知坟地都平了,但朱德还是去了那里,转来转去辨认墓碑,终于在一块墓碑上辨认出一个“珍”字(席先生名国珍,字聘三)。朱德激动地说 :“这一定是我恩师的墓碑!”
朱德久久地伫立在那里凭吊,不忍离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有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启蒙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朱德对恩师出自内心的敬重。
1906年,经席聘三先生的再三说情,朱德家里东挪西借凑了一笔钱,同意供朱德去顺庆府上新学。从此,朱德走出了大巴山,开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1960年3月11日,朱德与南部县委干部合影
朱德外出一贯不让下面迎送和宴请,尤其反对前呼后拥,这次回故乡,更是轻车简从。
[size=1.176em]回到家乡那天,朱德的本家兄弟朱代良看到朱德身上穿着一身旧军装,脚上一双破皮鞋,非常惊讶地说:“亏你还是个老总呢,怎么穿这样一身回家呀!你瞧我们县上的干部,哪个也穿得不比你差。”
这话一出口,陪同的县干部个个都有些不好意思,直直地看着朱代良。
朱德笑笑说:“你怎能这样说话呀!我这不是穿戴得很好嘛!穿衣服不冷就行了。我朱德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
“你做了那么大的官,总不能穿得跟老百姓一样噢!”朱代良还是想不通。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不能讲究吃讲究穿呀!”朱德解释说。
其实,朱代良并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但是,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难得的两身较好的外衣,也只是参加重要国事活动或外出时才穿,一回到家里,仍换上旧衣服。朱德在家里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领口和袖口都打了补丁。有的衣服实在太破,不能再补,朱德还舍不得扔掉,要求两件拼成一件。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朱德坚决拒绝元帅工资,在他去世前的21 年间,也始终没有领过元帅工资。
朱德作为三军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风范。“不求衣锦还乡,但愿民富国强”正是朱德的真实写照。
这时,一些乡亲渐渐围拢过来,有人问:“总司令,我们一直盼着您来仪陇看看,解放这么多年了,您为啥子才回来哟?”
早在1951年,四川老家曾派代表到北京看望朱德,还提出把仪陇县改名为“朱德县”。朱德坚决阻止:“我只是一个没在战场上被打死的普通士兵而已,荣誉功劳应归功于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中央已经决定不能以个人名义改地名,我不能破这个例。”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回家乡看望乡亲们。
现在,见乡亲们这样问,朱德就说:“我也惦记着乡亲们,就是没得空回来看大家!我朱德自离开仪陇后,没有给家乡带来什么好处,让乡亲们跟着我遭罪受累了!”
有人说:“我们遭的罪还小,你们朱家遭的罪就大了,连祖坟都被国民党挖了!”
这时,在场的人们都低下了头。



1960年3月10日,朱德在故居与乡亲们座谈
那是红军长征后的反共高潮中,朱德的老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许多亲属不得不改名换姓,流离失所。四川国民党军阀派兵血洗琳琅山,挖了朱德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3代的坟墓。还扬言说采取这种手段是为了破“风水”、断“龙脉”,朱德就会遭殃,红军一定败北。然而,历史嘲笑了国民党,失败的恰恰是国民党反动派。
朱德郑重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恩怨、仇恨,这是阶级仇。个人仇,可以一笑泯恩仇;阶级仇,不能忘。忘了,就是背叛!”
乡亲们恳求说:“回来了,就别急着走啦!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吧!”
“我不是不想家,也不是忘了你们。建国前,那是国难当头,何以为家呀!”
作为戎马一生的军人,朱德最推崇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919年,朱德在护国军中任旅长时,就在这句名言旁加上眉批,赞为“军人格言”。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封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和匈奴接连打了六七天,匈奴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带兵越过燕支山,追了一千多里最终大获全胜凯旋。汉武帝赏赐霍去病豪宅美女。但是霍去病拒绝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重于福,汉武帝和大臣们从内心里敬佩霍去病。
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人民安居乐业,正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家园,对朱德来说,新国已立,“可以家为”了。
但是,“可以家为”的朱德,作为国家领导人,关心的并不是自家,而是“大家”。这次回故乡,朱德深切地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走遍了附近的乡镇。每到一地,都是走家串户,探望乡亲,了解民情。朱德针对家乡是山区的特点,提出要搞多种经营:“搞社会主义就要广开财路,把家底搞得厚厚实实的。除了种粮食外,还要抓好棉花、油料的生产。要多喂牛、羊、鸡、鸭,还要修猪圈,队队户户养猪。要想法子年年增产,年年增加收入,年年增添家底。坚持下去,有个十年八年就富裕了。”



朱德、康克清夫妇
[size=1.176em]朱德和康克清来到一座高大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前时,有人向康克清介绍说:“这是朱老总小时候住过的屋子!”
朱德在一旁,摇着头说:“我没住过这屋子。那时我家是地主的佃户,哪有这样好的屋子住呢?没有,没有。”
同来的人都发愣了:朱老总连自己的家都不认得了?
朱德站在那里,左看,右看,过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这是当年在护国军中当旅长时捎钱回来,砌的新房子,给全家人住的。50多年了,朱德从未回过仪陇,当然也就不认得了。
[size=1.176em]朱德笑着说:“想起来了,这是我在护国军时捎钱回来砌的那处房子!还没见过面呢,真是自家人不认自家门了!”
朱德的几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朱德自己也笑了。
县里陪同的同志说:“现在这房子没人住,县里计划在这里办个总司令的展览,好让……”
朱德听到这里,突然严肃地说:“办我的啥子展览哟!把这个房子腾出来,办成一所学校,让娃儿们去念书多好。”
后来,朱德到了南充、到了成都都重申了这个意见。1962年,仪陇县委书记到北京开会,朱德又问起这件事。书记当时吞吞吐吐,没有正面明确回答。朱德仍然明确建议把那所房子改成小学。
仪陇短短的不到三天的时间里,朱德一行先是来到马鞍中学,询问学生的伙食情况;召集县委、区委、公社、大队(注:现在的村)的负责人座谈,重点听取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提出了20多个与群众生活相关的问题;到曾工作过的金城小学(原县立高等小学堂),询问了师生人数、工资情况、教学质量等情况,勉励教师好好教书育人,并欣然同意为学校题词“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在返回县委机关的路上看到“县委机关托儿所”的牌子时,指示县委把“机关托儿所”改成“城关幼儿园”,让广大城镇居民的子女都能进来;前往县农药厂、县化肥厂、农机厂与工人促膝谈心;在听取县委汇报后,又就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方面作了很多指示,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为老百姓多办实事,不要搞花架子。
在朱德离开仪陇的前夕,乡亲们送来了一些土特产,都被婉言谢绝了。
返京后,朱德就向党中央、毛主席书面汇报了考察情况,提出“我国各地地理条件、自然条件都不同,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农业和工业都要发展商品生产,才能适应改善人民生活和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等建议。朱德坚持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的主张,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为后来调整经济政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山蜀水养育了朱德。朱德走出了大巴山,走向了大千世界,走上了历史舞台,在中国革命的画卷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朱德是大巴山的儿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怀有深深的眷恋。正如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的那样: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声明:欢迎点赞、评论、赞赏,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箫吹明月。本头条账号文章均为箫吹明月原创,受“维权骑士”保护,如对本账号文章有抄袭、洗稿等侵权行为,箫吹明月将依法维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Gordon520 发表于 2021-4-27 13:36:19 | 阅读全部
感谢朋友们对文章的点赞、评论,感谢对箫吹明月的“关注”、支持,我一定持续写出更多优质文章,希望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关心、支持,在今日头条发展的越来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