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周子古镇 追寻红色印记
宇宙无限 发表于:2021-6-26 05:12:1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96


党员们在红军树下重温入党誓词



蓬安县周子古镇内的红军街

蓬安是川陕革命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周子古镇,红军街墙上的“红色”标语清晰可见,红军树下依稀还有革命先辈们留下的足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一部分,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游客,踏着红色足迹,追寻那段峥嵘岁月。蓬安这片红色沃土也在红色基因的滋养下迸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6月23日,在蓬安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南充日报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红色南充”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一行,来到蓬安县周子古镇,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

踏寻红色遗址感受红色文化

一棵树亭亭如盖,因为红军而名扬四海。一条街沧桑古朴,因为红军而四方瞻仰。23日上午,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蓬安县周子古镇龙角山,从山下的红军街到山顶的红军树,采访组成员一步一步去找寻红军留下的足迹。

龙角山虽然不高,但是葱郁的树木比肩接踵。记者拾级而上来到石梯最高处的转折梯,梯顶有一个宽阔的望台。望台正中间便是一棵高大的黄桷树。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军树’,起码要四五人合起来才能抱住。”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解说员杨艳告诉记者。

关于红军树,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33年,红四方面军一支部队攻占龙角山,并在这个制高点短暂驻军。部队需要的粮食和日用品,都需要后勤部门的战士下山采购。当时一个红军战士挑回一担军粮,在龙角山顶卸粮时,将一截当成扁担的黄桷树枝插在地上。时间一久,这截黄桷树枝竟然成活,发出嫩芽。后来,红军离开,当地人把这棵小树保护起来,长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

为了再现那段遥远的故事,有关部门特意在树下安放了一组铜像。留着胡子的红军战士坐在粮挑的麻袋上歇息,年轻女战士热情地送水为其解渴。

红军街过去叫盐店街。据相关资料记载: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某部由营山方向经盐店街进入周口镇,发动群众干革命。为了宣传群众,红军“錾花队”在盐店街石门坊和民房石板墙壁上书刻了革命标语多幅。由于历时久远,这些石板墙壁出现险情,于2001年6月进行危改,部分重做基础,墙体修旧如旧。盐店街,被有关部门命名为红军街。蓬安县政府早在1982年12月便将此街仅存的石刻标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温历史记忆讲述红军故事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解说员杨艳说,1933年,红四方面军发起了营(山)渠(县)战役。红军在仪陇、营山取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同年10月5日,红九军带领游击队分五路进军,直插蓬安。红军来到蓬安后,首先就是搞宣传,建立了很多苏维埃政权,接着是打土豪分田地。

距蓬安县城40多公里的鲜店乡东南有一座铜鼓山,铜鼓寨就在群山拱卫之中,四面峭削,高高耸立。铜鼓寨的山壁几乎全为悬崖绝壁,高约170米,四面均设有寨门。这里地处驿道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杨艳介绍,1933年10月中旬,以鲜店大恶霸魏福堂为首的地主武装,以及燕子窝的土豪唐博安,徐家的劣绅杨发清,周口的匪首沈尚清,组织“扇子匪”近千人,盘踞在铜鼓寨,依仗驻万和的罗泽州部和驻蓬安城的杨森二十军为后盾,向驻扎徐家、金溪、鲜店的红军进犯,并多次骚扰附近的老百姓。

1933年10月23日,红军二十五师和二十七师配合游击队,兵分两路向铜鼓寨开进。驻寨匪首魏福堂趁红军未形成合围之势,令部下杨发清偷袭徐家场。红军占领鸡公梁之后发现“扇子匪”下山,布下阵势,待匪徒进入包围圈后,红军突然发动猛攻,打死打伤不少匪徒。尾随在土匪之后的杨发清发现情况之后一溜烟躲回了山寨,并紧闭寨门。红军、游击队围住寨子之后,利用竹梯隐蔽接近寨墙,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攻下铜鼓寨,此后,红军又在西阳山、地藏寺等地展开战斗,将蓬安的匪患全部清除。

据史料记载,红军1933年10月到蓬安,同年11月20日离开,短短40多天,建立了区苏维埃政权8个,乡苏维埃政权36个,村苏维埃政权156个。杨艳告诉记者,当时全县参加红军有名注册的达590人,7000青壮年男女参加了游击队。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嗣千 文秀佳/文 乐校臣/图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